结合“南海1号”出水漆器残片探析宋代漆器的工艺及艺术特点

zoޛ)j馟iM;M=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一、中国漆器的发展及宋代漆器的成就

中国人认识漆、使用漆的历史较早,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髹漆实物距今已有七千余年,是出土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朱漆涂饰的木碗。至商周时期,制作漆器的工艺技术就比较成熟了,出现了各种螺钿、镶嵌、彩绘漆器。战国时期的漆器工艺技术更加成熟,制作的漆器坚固、轻便、美观,逐渐取代了青铜器在生活领域中的统治地位,漆器工艺出现了第一次繁荣。汉代漆器工艺继续发展,漆器数量迅速增多,品种多样,工艺精湛,生产地域也十分广泛。唐代经济繁荣,漆器工艺也由生活实用器逐渐向工艺品方向发展,主要以昂贵的金银平脱和螺钿镶嵌居多,漆器华丽、精美,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

宋代是我国漆器发展史上十分繁荣的时期,不仅官方设有专门的生产管理机构,民间作坊也很普遍,漆器产品作为日用商品在市场上广泛交易,漆器被大量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漆器造型呈现出由繁入简、由宛转多曲到洗练概括的发展趋势,这一演变的过程与宋瓷一样。宋代的漆器艺术也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精品漆器漆质坚实致密,精光内涵,高雅古朴;有承袭前代注重华美装饰的工艺漆器,也有质朴大方、侧重实用的日用漆器和素器。宋代漆器的整体风格,以淡雅大方的色彩和朴素的装饰为主,但是造型有所翻新,式样多样而清新素雅。

二、漆器残片工艺及艺术风格分析

1.漆器工艺

宋代漆器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戗金、雕漆、螺钿等工艺的高档漆制品,另一类是素雅质朴的光素漆器。光素漆器产品多,使用广泛,是宋代漆器的主流,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特征。

光素漆,是指通体髹一种颜色的漆器,但也有表里异色,或底足内异色器物,依然属一色漆器的范畴,有“黑髹”“朱髹”“褐髹”“紫髹”“金髹”等。

一色漆器并不因为颜色简单而忽视制作工艺,器物在造型上十分考究,流畅舒展的轮廓曲线赋予了器物优美的节奏和韵律感,也正是朴素的色彩反而使器物更具单纯、典雅的艺术内蕴。

图1为褐漆朱绘云纹残片,这类残片为“褐髹”,并以朱漆描绘云纹装饰,漆面色泽润湿,色彩光亮,颜色纯厚。漆膜较薄,但漆质干固细密,漆料的涂髹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

螺钿镶嵌、戗金、雕漆等工艺是高档漆器的制作工艺,宋代最卓有成就的是雕漆工艺。据文献记载,唐代已有雕漆,但尚未有唐代的雕漆实物被发现,宋代雕漆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雕漆制品。分别以朱红、黄、绿、黑、彩色等色漆做底色,分别称为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等工艺品类。

雕漆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在漆胎上逐层髹漆,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一日可涂两层。涂层少者几十层,多者可达三、五百层。当髹漆达到一定厚度后,用雕刀按照设计好的画稿,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具有浮雕效果的纹样。

雕漆的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制胎、烧蓝、作底、着漆、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通常,一件普通雕漆成品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稍微高档和精细的雕漆制品则需要耗时一年左右,精品雕漆制品至少要两年多的时间。雕漆是漆器工艺中最名贵的品类,以木为胎、朱漆为地的雕漆制品较多见(该批残片也均为木胎制作)。

剔犀是雕漆工艺的一种技法,剔犀漆器在宋、金时期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剔犀漆器是用两色漆(或两色以上),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定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如此转换色漆涂刷,使两种色漆有规律地堆积达到一定厚度,然后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图案,在刀口的断面处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取得比纯色雕漆更富于变化的装饰效果。剔犀虽属雕漆范围,但是不雕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而是以雕刻线条简练、流畅、大方的“云纹”为主。

图2为剔犀残片,在三维显微镜观察下,这类残片的漆雕工艺剔犀特征十分明显。显微视野中,残片漆色纯厚、光润,雕刻精细,云纹线条婉转流畅,刀法圆润有力,富有韵律之美,剔漆刀口处依然可以明显观察到尤其鲜明的色彩层次,色彩层次依次为朱、金、黑色漆,纹饰古朴典雅,别具艺术魅力。

2.艺术风格

宋代漆器的整体特点是,大多胎体轻薄,造型简洁优美,色彩质朴无华,加工制作精细,以实用器皿为多,说明宋代漆器的民用产品得到了普及。

宋代漆器造型具备以下特点:其一,突出了实用功能。宋代饮食类用具有漆盘、漆钵、漆盂、漆盏托等,生活用品类有漆盆、漆盒、漆罐等,梳妆用品有漆镜盒、漆梳等。且这些漆器装饰简洁,素漆居多,但器物造型却端庄稳重、古朴大方,将实用性、经济性完美地协调统一起来,成为民间广为流行的日用品。其二,造型富于变化,讲究观赏性,胎体轻薄,比例匀称规矩,除了一部分方形、圆形的器物外,器物轮廓线条圆润流畅,起棱分瓣的器物较多,如莲瓣形、葵瓣形,有八瓣、十瓣和十二瓣。纹饰简练,多以造型本身的线条达到艺术效果。其三,器物造型别致、新颖,善于运用独特的造型和优美的线条进行装饰。其四,宋代漆器在其工艺不断发展的同时,其装饰题材也更接近现实生活,出现了园林、山水、楼阁、人物和花鸟虫草等装饰,颇似宋代花鸟画的独立作品,可能此时已有工艺大师将花鸟画移植到漆器装饰中来。其五,宋代漆器落款多在器物外壁边或底部,均为黑漆朱书,通常款文较长,内容包括漆器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或是作坊名等,其中制作时间多用干支表示,款识多朱书或墨书,书体有楷、隶或楷草相兼的。

图3为褐漆朱绘纹漆器残片,朱漆彩绘线条流畅,褐色底漆色彩稳重典雅,漆胎加工精细轻薄。

宋代漆器有揩光、退光之分。揩光用透明罩漆,其中加色或不加色,漆后不再搓磨,晶莹光亮。退光用退光漆,漆后再打磨,光彩内含。该残片(图3)应为退光工艺制品。

3制作材料

宋代,“透明漆”的熬制工艺和抛光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出水的该批残片中除了一件朱红色漆残片的漆色稍褪外,其余的漆色均较光亮,有湿润感,色泽纯正,说明髹涂技术水平很高。

图4为剔犀残片50倍三维显微镜图像,可见雕漆刻划面凹陷处透明漆层,证明该漆雕残片使用了揩光工艺。

该批漆器残片的胎体均为木胎制作而成,有厚木胎和薄木胎两种,由于残片较小,尚无法辨明是否有圈叠法内胎。圈叠法是先用薄木片裁成木条,经水浴加温,弯曲成圈,烘干定型后,一圈一圈累叠胶接成形,再打磨施漆灰。制作时因将各圈的接口错开,分散了木材的应力,故不易变形,经久耐用。圈叠法是从薄片屈木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在漆器工艺制作上是一大进步。

图5为木质胎体残片,加工精细,胎质轻薄,整块内胎密度均匀,选料极为讲究。圆形底片旋削得极薄,残缺的外圆边际极圆,虽为残片,但残片依然保持极为匀称平整的外观形状。

木胎制作好后,还要在上面施漆灰,先用腻子填补木胎孔缝,再作全面涂饰,腻子的颜色和面漆一致,以不见嵌补痕迹为宜,要力求涂饰表面完整。正式髹漆前,还要涂底漆,底漆必须与坯胎及面漆有较好的附着力,最后再髹饰面漆,面漆不仅能保护底层涂漆,而且使漆膜表面光亮,具有一定的耐水性能。

元末明初陶宗义编写的《辍耕录》所述的“黑光、朱红”等制漆方法和明人黄成撰写的古代漆书《髹饰录》所举的“木卷木素、合缝、梢当、布漆、垸漆、糙漆、漆际”等一系列漆器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以及质料的运用,在这批漆器残片中依然能被观察到。

三、结语

结合宋代漆器基本制作工艺及对该批漆器残片的显微观察和相关鉴别分析,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1.该批漆器残片制作工艺有两种。一种是薄胎单色漆工艺,漆色为褐色,褐色漆面装饰以红色云纹;另一种是剔犀工艺,分为双面剔犀和单面剔犀,剔犀器的内胎厚度相对较厚。

2.单色漆髹涂工艺,在漆灰上先髹数道退光漆,然后髹数道净生漆,再彩绘装饰性朱红云纹,施退光漆;剔犀残片髹涂三色漆,根据三维显微观察,三色漆分别为金、黑、朱红三色,漆面髹有揩光罩漆。

3.剔犀刀法纯熟,线条流畅,刀口处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的层次颜色,剔刻的深度均匀。

4.胎体有薄、厚两种,厚胎为剔犀制品,薄胎为单色漆制品。胎体加工精细,体积较大的内胎为拼接形式,这样可以保证制成品的稳定性,不易变形。其中一块残片具有一定的弧度,是否为圈叠加工工艺,需要结合其它文物信息佐证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