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引领校园文化策略刍议

【摘 要】本文从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以及泛在信息环境给高校校园文化及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引领校园文化的策略:重新定位空间功能,构建高品质的图书馆物质文化;遵循校园主流文化,导读引领阅读新气象;适应数字载体发展的需求,做好网络导读服务;推行图书馆主导下的多机构参与合作“泛阅读”计划;创建阅读文化品牌,建立持续有效的文化活动机制。

【关键词】泛在信息环境  高校  图书馆  引领  校园文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C-0048-03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也是衡量学校竞争力的关键。作为一种环境教育的力量,它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高校图书馆也被称为大学校园的“第三空间”,其功能和作用决定了图书馆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及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当前,泛在信息环境不仅改变了高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还对整个校园文化格局产生影响,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任务与思考。本文试从阐述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泛在信息环境给高校校园文化及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并就高校图书馆如何引领校园文化进行探讨。

一、大学校园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内涵

(一)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 以大学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大学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大学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二)图书馆文化内涵。关于图书馆文化的内涵,何杰瑛、田金蕊、章春野等学者均做过阐述。其中,何杰瑛的有关论述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图书馆文化是实现图书馆目标的过程中全体馆员共同认可并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等,包括馆员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包含图书馆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等。

二、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一)图书馆文化必须置身于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多种文化相互依存与融合发展的。高校图书馆文化亦如此,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必须依附于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发展,受到校园文化的引领和约束。换而言之,校园文化决定了图书馆文化内涵建设的发展方向,而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着校园文化的价值与内涵这一核心发展。综合上述,高校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并非为两种孤立的文化,应保持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和谐关系,才能有效推动校园文化和图书馆文化的协调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发展和建设的主要场所。《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直接点明了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概括而言,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导向功能。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和依托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寓思想教育于阅读服务中,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与课程教学相比较,图书馆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的获取便利快捷,完全不受时空的限制,能较好地弥补传统课堂学习讲授知识面偏窄,信息获取方式单一等方面的不足。再加上近年来的“空间热”使图书馆的服务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幽雅舒适的服务环境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有利于实现“环境育人”的教育功能。图书馆这种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是学校其他教育手段和其他文化元素无法替代的。

三、泛在信息环境给高校校园文化及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泛在信息社会(Ubiquitous Information Society)也称未来信息社会,泛在信息社会是任何人或任何物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与网络连接,获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一种全新信息社会。泛在信息环境是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它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使人们能超越时空、行业领域的限制,享受到“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资源服务。

(一)泛在信息环境给高校校园文化来的影响。泛在信息环境对校园文化带来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在多种文化思想的交汇碰撞下,校园文化突破了长期以来相对封闭的发展模式,为校园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泛在信息环境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校园文化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网络信息获取模糊性和误导性的现实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环境,给文化建设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二)泛在信息环境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一是阅读危机。泛在信息环境下给图书馆带来的强烈冲击就是传统阅读方式几乎被打入“冷宫”,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网络阅读”,随之而来,高校图书馆需要面临的是“借阅率逐年下降、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度和信任度不断降低”等阅读危机。二是传统服务模式受到冲击。信息资源的泛在性、信息利用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信息传递的即时性等等这些都是泛在信息环境的显著特征。相对于网络资源而言,“资源开放获取”“资源共建共享”在图书馆界和用户群当中呼声很高,业内人士也为此做出种种努力,但是现实中的图书馆资源仍处于一种相对封闭自守的格局,资源仅限于固定范围用户享有,数字资源的获取也受到各种限制,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共享,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因此受到巨大的冲击。

四、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引领校园文化策略刍议

(一)重新定位空间功能,构建高品质的图书馆物质文化。泛在信息环境不仅改变了读者信息需求的方式,也带动了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的革新。在当前信息获取日趋便捷的时代,高校读者希望图书馆除了能够提供资源自由存取的信息交互平台之外,还要构建虚实资源并存,集学习、交流、娱乐为一体的复合型空间,以满足他们对信息资源和学习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未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空间服务与开发将成为图书馆服务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新任务。

(二)遵循校园主流文化,导读引领阅读新气象。关于图书馆导读工作的界定,俄罗斯丘巴梁在《普通图书馆学》一书中曾明确指出:“阅读指导这个概念反映的是图书馆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内容为:在了解读者的爱好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宣传图书和推荐图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读者阅读的内容和性质,影响他们对书籍的选择和领会。”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应主动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根据的读者阅读特点,加强传统导读工作。常见的传统导读方式主要有热门图书推荐、阅读排行榜、读者培训、新书通报、书展等。这些传统导读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知识导航的作用,但是由于形式单一,針对性不强,导读内容陈旧,不能很好地适应读者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释放一个“预警”信号—— 传统的导读工作需要创新。然而,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创新并不是简单的“旧瓶装新酒”,而需要从导读的载体揭示、导读的方式、导读主体的扩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挖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做法就非常具有亮点,该馆以专业知识为切入点,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和阅读指导融合到在线课程中,寓教于乐,有效提升了读者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同时,深职院图书馆还在阅读环境上下足功夫,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完善馆内陈列布局,让馆内的每一片墙,每一张图片都融入导读元素,为读者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适应数字载体发展的需求,做好网络导读服务。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开展网络导读服务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嵌入式阅读服务。如将WAP服务、链接技术绑定等手段引入到导读工作中来,为读者提供细节化、个性化的网络导读服务等。例如,台湾大学图书馆将本馆的书目检索嵌到搜索引擎上,目的在于使读者即使是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也会很快发现他要找的资料其实在本馆就有对应的馆藏,由此将读者重新吸引回到图书馆里,有效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二是深度挖掘网络资源。图书馆可通过设立专门链接将因特网上的有效资源按照专题进行筛选、归纳和整理, 在每个条目下注明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和存取方式,方便读者快速地进行访问和查询。华中科技大学在此就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其全面梳理国内外各大图书馆的网址,将其划分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国外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特色图书馆四种类型,对各类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和服务进行揭示,方便读者利用和选择。

(四)推行图书馆主导下的多机构参与合作“泛阅读”计划。“泛阅读”是相对于深阅读而言,指广泛的、轻松的、休闲式的阅读。加强“泛阅读”宣传,使学生了解到“泛阅读”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各类型文献,加大阅读量和拓宽知识面,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图书馆可通过与学工处、团委和学生社团的合作,根据不同年级和层次的学生阅读水平能力与兴趣,设计阅读计划和项目。如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每位新生入校前都会收到一册入学前花5到7小时读完的图书,并从所提的10个思考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论文。新生报到后第一周参加与这本书相关的一系列跨学科讲座、讨论,分享阅读经验。韩国江原大学将“读书认证制度”作为大学生毕业条件之一,通过制度手段将阅读计划贯穿至大学生活的始终。国内的多所大学也曾做过类似的尝试,如苏州大学推行的必读书制度和山东理工大学的“阅读学分制”,以上这些案例都很好地彰显了图书馆在服务育人方面的作用。

(五)创建阅读文化品牌,建立持续有效的文化活动机制。当今,校园文化活动可谓五花八门,图书馆的文化活动如何在众多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树立品牌,站稳脚跟,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和参与,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的一些高校图书馆早些年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2008年,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就开始以“世界读书日”和“全民阅读月”为契机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在组织方式、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上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张散发墨香的名片。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推出的以弘扬民族传统医学壮医药学、针灸学等为轴心的“八桂书香”读书活动在本区域高校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通过梳理这些高校图书馆的做法,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创建,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以阅读推广为核心,把活动与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能力提升、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参与品牌建设中真正受益,并建立起对品牌的归属感。

总之,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必须立足于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夯实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基础、服务空间改造、提升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入手,在校园文化建设这块领域里发挥价值引领、导向作用,促进健康、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吴凡.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J].图书馆,2006(5)

[2]何杰瑛.浅谈图书馆文化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

[3]秦殿启.泛在信息社会图书馆功能定位及建构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3(15)

[4]王一方.读书遭遇了什么[EB/OL].(2010-01-21)[2018-01-21].http:///con-tent/2007-04 /27/content 599022.htm

[5]肖启亮.试谈企业图书馆的导读工作[C]//广西图书馆学会.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 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09

[6]陈晓玲.台湾大学图书馆的特色与经验[J].现代台湾研究,2015(5)

[7]邵敏,李欣.图书馆拓展服务探析与案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

[8]王立新.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新举措:阅读学分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高校图书馆‘有声读物’服务平台建设研究”(2018KY0999)

【作者简介】覃 珍(1975— ),女,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推广及青少年阅读辅导。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