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木板刀刻—敦煌飞天之大运河非遗技艺探析

摘要:在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中,有一件雕刻作品《行走的石窟—敦煌飞天》非常引入瞩目。它高99宽126,由龙门石窟木板刀刻传承人手工费时费工完成,精湛入微,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敦煌,不同于江南,透露着厚重,站在无边大漠中,感受脚下细砂,一列驼铃声声的商队便放在眼前了,“西行古踪,孤烟大漠月牙湖,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洛阳,因运河舟楫之利得商贾云集,一条游龙穿越境内,被誉为“神都”。龙门木板刀刻在这块沃土上应运而生,它与高浮雕传拓术和雕版印刷术一起并称为活化石,享有盛誉。这项非遗取材于世界文化遗产,而又不拘泥于原雕,展现出开元盛世的魅力,不愧为古代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

关键词:龙门石窟;非遗;大运河;创新传承

一、大运河洛汴段非遗符号的缺失

洛阳地处洛水北岸九州之中,最早进入农耕时代,是中华文明发源地,自夏始就有13个王朝在此定都,河图洛书、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交汇于此。可这样一个乡土气息如此浓郁的大省,它的传统文化却显得相对贫瘠。这里有很多县乡都保留着最为传统的庙会、灯会和花会,保留着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杂耍等民艺,年过七旬的农村老太太都通晓剪纸年画,可为什么这么多的宝贝就是不能像陕北、山西那样推广开呢?这需要反思。下来就介绍在洛阳的龙门石窟,保留的土生土长的非遗技艺:木板刀刻。

二、龙门石窟木板刀刻非遗的历史传承

据族谱回溯考究,季氏祖先曾在宋朝和开封工匠高氏一同被朝廷招募开凿过龙门某处造像石雕,后来失传,到清道光年间,居北京的季明德经营门窗浮雕,参与了北海几所宫殿的修缮,后返居开封相国寺鼓楼街边,开始遵循古法绘唐卡,并钻研失传的祖先木板刀刻。1941年,季景铸赴敦煌临摹岩彩壁画,他改石壁雕刻为木板雕刻,遵循雕版印刷术(隋)染墨拓印,复原出龙门传拓术。随着工艺成熟,创作了一幅幅精美的龙门佛、菩萨和飞天画,还延伸出了敦煌莫高窟、云冈、麦积山、炳灵寺石窟等作品。1970年,季秀宪取朱仙镇木版年画,在作坊里将龙门雕版涂色传拓,印出龙门木版年画,当地乡亲们十分喜欢,从此传播开来。现传承人季云博,还拥有河图洛书商标。

三、木板刀刻渊源:源自雕版印刷术和高浮雕传拓术

历史沿革:隋,丽景门街坊里流行着木雕刻板后墨染拓印佛经图文的传统,由西域僧人通过大运河传至新罗东瀛,流传甚广,史称雕版印刷术。至宋汴梁,用此法刻年画皮影,盛况空前。毕昇改良活字印刷术前还沿用此法,后来季氏将板雕和高浮雕传拓术结合起来,雕出佛像、菩萨、飞天力士后再染墨拓印,因在洛阳龙门,史称龙门木板刀刻。

1、雕版印刷术(隋)与高浮雕传拓术(北魏)

传拓术的出现上溯到旧石器岩画,延续到汉画像砖和三国两晋的石刻线画,用于伽蓝寺佛塔门楣和台座纹饰的传拓。到了南北朝后,雕版诞生;隋,首次出现线描雕版传拓;唐,开凿石窟的工匠们往往在岩壁石雕前先把佛像、菩萨和飞天力士刻印在木板上,作为正式雕刻石窟前的参考稿,待石窟里大型石雕刻完后,这些木雕板就成为珍贵的艺术收藏品了。后来用这些木雕板进行染墨传拓,就形成雕版印刷术了。现存的一部咸通九年的《金刚经》,长一丈六尺,高一尺,卷首一幅释迦牟尼说法图,庄严素美,就是用此法刻印,是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刻画。

据明邵经邦《弘简录》记载:贞观十年,皇后长孙氏收集妇女典型故事,编写一本《女则》,唐太宗看后大悦,下令批量印。相传百名工匠耗时一年,在木板上用刻刀微雕打磨成百页图文雕版,这是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刻本。

四、季氏木板刀刻的艺术特征和主要价值

艺术特征:宋,季氏发现工匠们经常在木板上微雕透刻出镂空线稿,就尝试着将龙门佛、菩萨和飞天也镂空雕刻在木板上,当成门窗壁挂和屏风,放在家中祈福。那时洛阳,凡刻印佛经弘法传教的,几乎没有不加附雕版印画的,季氏镂空刀刻法刻出的图画构图严谨,表现的飞天体态轻盈、飘曳长裙、飞舞彩带、流云飘飞,最为有名,

季氏木板刀刻是挖掘十三朝古都精华之龙门石窟佛、菩薩和飞天形象,结合敦煌壁画而开发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打造丝路全新的符号。只要一把柳叶刀,一张实木板,就能雕刻成一幅精美绝伦的作品。其代表作:神态端详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精美绝伦的《宾阳洞观音》,古色古香的《潜溪寺飞天》,优雅的《万佛洞飞天群奏乐图》等。作品为洛汴段艺术提供了活化石级的样本,被各方肯定,还入选了《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主要价值:一个是跨越160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是千年古艺。采用原石雕等比例缩刻,能将不可移动的文物按10:1比例缩刻在平整木板上,既可以拓印为凹凸不平的立体雕,也可以传拓成墨色浓淡的水墨画,还能精雕成衣袖飘动、回眸而笑的飞天剪纸,不仅是考古的真实重现,也是可移动的活化石。

后记、龙门木板刀刻传拓是木板年画的始祖

隋,新安县工匠用雕版印刷术拓印被当做门神的荼和郁垒的神像画;唐,大将秦琼、尉迟恭也被当成门神刻在木板上传拓;宋,龙门木板刀刻结合分色拓印,开创朱仙镇年画的先河,故称鼻祖。

项目基金: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调研课题《隋唐大运河洛汴断区非遗技艺的现状调查和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SKL-2018-1284

作者简介:季云博(1979.4)男,籍贯:洛阳,民族:汉,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