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里,听着水声入眠

我对上里古镇的认识是从侯哥的嘴里开始的。侯哥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却对雅安的上里情有独钟,用他自己的话说:到上里总能找到感觉。上里的水、上里的桥、上里的人、上里的古建筑、上里的古风、上里的古貌、上里的山药炖鸡、肥而不腻的红烧肉,以及农家的老腊肉等,真可谓原汁原味……侯哥对上里的迷恋、对上里的情有独钟,使他常常陶醉在自己的讲述之中,弄得我也蠢蠢欲动。于是,在2006年8月16日,我跟着侯哥,兴致勃勃地前往上里。

独树一帜的上里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还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现在又是影视作品的外景地,《聊斋志异》、《山那边好地方》、《今夜不回家》、《被告山杠爷》等影视剧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

上里初名罗绳,被称为“四川的周庄”。上里又称“五家口”,以“五子登科”而著称,这五大家族是“韩家的银子(钱多),杨家的顶子(官多),陈家的谷子(田多),许家的女子(美女),张家的砣子(好斗)”。

上里古镇建造在白马河与黄茅溪相汇的青山绿水之间,依山傍水,木屋为舍,“井”字街道,石板铺街,周围还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的18座山丘,在民间有“财源”、“聚宝地”之称。

车在成雅高速公路轻缓起伏的丘陵地带行驶,原野风光和人文景观一一映入眼帘,从蒙山盘龙亭的位置向上里方向望去,中里、下里以及著名风景区碧峰峡尽收眼底。

一路上,侯哥讲得最多的还是上里:古时,沿陇西河流向每相距10里就要建一场,所以才有上里、中里、下里。上里处陇西河上游10里,最早为青衣羌人所居,因地处临邛古道,从汉初开始,就不断有外地人迁来扎根,到了清代,逐渐形成街市。清嘉庆、道光年间,上里古镇已有相当规模,经济发达,道路通畅,物产丰富,一些人家靠做生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更得益于读书、做官,成为大户人家。这些人家购田买地,修建深宅大院,使上里更加繁荣。

据清嘉庆年《桥路碑》记载,上里“自先贤开道,东通名(山)邛(崃),西达芦(山)雅(安),往来经商士庶络绎不绝,亦为要道也”,由此可见上里自古繁华。

很快就要到上里了,侯哥把手一挥,高声曰:“小小的上里,用小桥、流水、人家、牌坊来概括,足矣。”

小桥

上里四周有十余座透着神韵的古代和近代石桥,这些桥均取当地石材建造,类型有石拱桥、石板桥、石墩桥,称得上是“石桥博物馆”。在众多的石桥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独具江南风韵的二仙桥和历史悠久的立交桥。上里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这些桥梁不仅是南来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现了古镇历史和匠师的造桥技艺。

车到上里已是中午,来不及吃午餐,我们就背起摄影包匆匆上街了。穿过古镇青石板铺成的古道,绕过一排排明清时期的木板房,我们到了镇西大约300多米的二仙桥。二仙桥是一座单拱石桥,桥高10多米,长15米,跨度19米,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弧形石拱桥,石板桥面,条石桥栏,桥身覆盖着翠绿的青藤。桥西建有一座桥塔,清晰地记载了二仙桥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的历史。

驻足桥头,两岸杨柳依依,河里小鸭戏水,清清的河水掩映着造型优美的二仙桥,好一幅绝佳的小桥流水画卷。

说到镇东的立交桥,上里人无不感到自豪与骄傲,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祖祖辈辈走过的,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间的石拱桥,竟然是现代立交桥的鼻祖。立交桥下的三个拱形桥洞上有七个防汛小孔,是为清澈的河水流过专用的通道;桥的两端因地制宜地各建有一个高2米左右的陆上桥洞,既可行人又可通车马,东西南北,畅通无阻。能在那样悠远的年代就认识到桥的多功能性,这充分展现了设计者的聪明才智。这座桥可能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立交桥。

沿着陇西河往下走,这才发现上里的一大特色就是桥多。我粗略地数了一下,镇上的石桥和板桥就有五座,镇外的桥就更多了。

流水

上里的水来源于四周的山林和绕镇而过的陇西河。正是因为陇西河千百年来孜孜不倦地冲积,才使上里变成大山中少有的平坝。这里的先民们因水造屋,最终使上里成为今天的水上乐园。

在古镇以北4公里处有白马泉和喷珠泉两处独特胜景,这也是迄今为止四川省境内最为奇特的风景区之一,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白马泉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宋乾道元年(1165)诏封泉池为渊泽候,石砌泉池,泉底巨石上镌刻龙马浮雕和临水石刻“龙洞”二字,周围还有圣水井、喷珠泉、鹅项顶、舍利塔等人文古迹。

为古镇赢得“神灵之地”美誉的白马泉就在白马寺内。《蜀中名胜记》曰:“昔日,白马自泉出田野间,云拥之覆没,名曰白马泉。”有泉而出白马,清澈无比的白马泉是我国有名的恒温间歇泉,温度始终保持在14℃左右,汩汩的泉水从一个雕刻精美的石龙嘴里吐出。泉水时涨时退,大小无常,能见者极少。涨潮时风浪如雷,可以在几分钟内把一个近10平方米的池子装满,走廊遍地都是泉水,让人称奇不已;退潮时发出骏马奔腾的蹄声,好似千军万马驰骋在古代疆场之上。据记载,这样的间歇泉在世界上也不过十多处,极为罕见。

白马寺外的喷珠泉也值得一看,它因池底不断有珍珠般的气泡喷出而得名,池边有清代雅州太守黄云鹄所书“喷珠泉”三个大字。有人这样赞誉白马泉和喷珠泉:“雅州山水秀,二泉天下奇。”

白马泉的背后是始建于初唐的白马寺。庙早已不见踪影,而寺内古物仍基本保持着原貌,古色古香的塔林、石牛、石虎、高僧墓等古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从四周散落的残垣断壁仍能看出当年的盛世香火。

我们沿着寺外的盘山公路,慢慢走到山顶,发现山上风景如画:微风中白絮飞舞,放眼望去,绿树成阴,云雾缥缈……

人家

走进老街,发现街面不宽,街道两旁的民居一字排开,楼上楼下金黄色的玉米棒和鲜红的小辣椒格外耀眼。所有民居无一例外都是砖木结构,一楼一底,雕梁画栋。家家户户的小天井散透着悠闲的天光,古色古香的小景观比比皆是。小河两岸还保留着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透射出典型的明清风范。

上里古时有五家大姓聚居,俗称“五家口”,即韩、杨、陈、张、许五大家群聚。韩姓是上里五大姓之首,其宅自然居大,现在保存最好。

镇北四家村的韩家大院最为人称道。此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有4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体,全是穿斗木结构。整个建筑工艺精美,门、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和镶嵌雕刻作装饰,内容以花草、鸟兽、人物等为主,特别是高超的工匠居然将韩家祖先——清代官吏韩廷藩的创业史一帧一帧地雕嵌在香案四侧,真可谓匠心独具。

据当地人讲,韩家大院历经三代人修建方才完工,占地几十亩。当时的韩氏在朝廷为官,见多识广,所以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了以北京官家宅第的构架为主体,辅以当地建筑之精妙手法,特别是木雕方面,多采用浮雕、镂空等手法,构思独特,布局巧妙,技法高超,堪称一绝。这些民居建筑特色及建筑装饰中的精美雕刻给古镇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明末清初上里镇人口聚集、经济繁荣的景象。

在大院正中,我们看见一块流光四溢的金匾,上书“瑞绕华堂”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我们穿行在韩家大院之中,亲身体验了韩家大院“七星抱月”的结构:以七个小四合院串连成一个独特的大院,大天井两侧是厢房,正面是上房,厢房与上房之间是耳房,耳房小于其他房间,紧贴着小天井。大小天井之间有走廊相通,尚有凿痕的红砂石条错落有致地在大小天井四周镶出与之相匹配的阶沿。穿不完的走廊、数不清的圆柱、看不够的木雕、道不明的房间……

如今的韩家大院已经蒙上了岁月的尘埃,里里外外充满着农户村舍的气息,但从高大的全木结构和精美的雕刻上,依稀可见当日的荣华富贵。

牌坊

古镇内尚存三座石牌坊,即双节孝石牌坊、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

从韩家大院步行1公里,便到了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双节孝石牌坊前。它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系韩氏婆媳历代守节、奉旨而建的石牌坊。远远望去,双节孝牌坊建在一大片阡陌纵横的田野里,肃穆庄重。牌坊前一对高11米的全石双斗桅杆,更增添了磅礴气势。牌坊用红砂石建造,是典型的石质门楼式建筑。坊体为四柱三间牌楼式双层双面,多脊12翼,重檐5脊石雕坊,高11.25米,宽6.4米,出檐1.1米。牌坊上刻有戏曲故事20多组,戏剧人物100多个。牌坊正中镂刻二龙戏珠、双凤朝阳图案,基座石刻青狮、白象,雕工精细,形象生动。牌坊总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气势颇为恢弘,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

这三座石牌坊是上里的又一景观,也是古训和旧礼节的活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