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刻,岁月之痕

在刀刀雕琢渲染的工艺品上,品味一段古老的历史,一段属于中国古代祖先们的智慧,一种曾走上“海上丝绸之路”,风靡欧洲贵族间的珍玩,一种饱含了万千心血的器物。瓷刻,历经三百多年风沙,却依旧被无数中外收藏家所钟情,不仅因为它本身颇为珍贵,更因为其中蕴含的神奇智慧令人折服。

历史悠久但存世不多

瓷刻的历史非常久远,南北朝时期已出现瓷刻萌芽,当时的陶瓷工匠为了做记号,在刚刚出窑的陶器器皿上篆刻下自己的名号,以作区分。到宋代,陶瓷业蓬勃发展,大量精美优质的瓷器不断问世,皇帝和一些达官贵人在玩赏瓷器时,时常在晶莹如玉的瓷釉上题诗作画以自娱。为了使笔痕墨迹永久弥新,就命手艺高超的工艺雕刻家进行镌刻,瓷刻便正式诞生,但由于它的创作难度较大,历来在民间流传不广。明末清初时,瓷刻才在一些民间顶尖的手艺人和书画家中流行,使瓷刻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

瓷刻艺术主要分南北两大流派。以广州、上海、扬州等地区为代表的南派瓷刻,刀法浅而细腻,作品小巧玲珑,温婉考究,风格清秀飘逸,以镂刻为主要刀法;以北京、天津、山东为代表的北派瓷刻,刀法粗犷豪放,刻层较深,色彩浓烈,对比度强,以凿刻为主要刀法。南北两大流派的作品,带有当地人性格的一些特点,因此对于瓷刻作品来说,根据地域和自身特点很好区分流派。

瓷刻工匠不仅需要熟练的技术,更需要能书善画,深谙书画之妙者。在坚硬光滑的瓷器表面,以刀为笔,自如地写字作画,实非易事。用刀须果断,胸中有成竹,线条该流畅时酣畅,滞涩时婉转,沉着时铿锵,飘逸时洒脱,刀刀传神,笔笔到位,一气呵成,不容更改。正因为工艺难度较大,对瓷刻工匠的艺术素养要求很高,所以优秀的瓷刻之器传世不多。

工艺繁杂却不断创新

明末清初,工匠们的工具是钨钢或金刚石刀具,现在则选用合金制的专用凿子。瓷刻用的小锤子也十分特别。小锤用藤条做把子,利用藤条良好的弹性,避免了硬碰硬做工时对瓷器的磕伤。合金凿子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圆头凿,用来处理国画的线条;另一种是平头凿,用来处理西画的块面和细节。

在瓷刻的刀法运用上,圆头凿刀法比较简单,主要有左右侧点法、顺点法、逆点法和最难的跳点法。一般来说,只有一定造型基础的高手,才能灵活运用跳点法;而平头凿刀法则分为平凿法、角凿法与捻凿法。这就使得平凿刻出的作品,有着强烈的金石感,这正是瓷刻艺术的最大特点。

瓷刻通常是在瓷器上先刻后染,而瓷刻的染色一般分色染与釉染两种。色染工艺是直接用稀释后的颜料进行渲染,但经过长时间比较后,工匠们发现色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后来工匠们成功研发出可以长时间保存的低温釉染工艺,这种工艺对于瓷刻艺术品上图案或字迹的颜色保存,有着很好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由于低温釉染工艺的出现,也为“瓷刻彩绘”这种创新型工艺营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从而使得瓷刻工艺得以创新。

由于传统瓷刻工艺品只有黑白两色,存在色彩单一等缺陷,自从低温釉染工艺出现后,工匠们逐渐探索出瓷刻彩绘、瓷刻影雕、瓷刻镶嵌金属和螺钿等复杂工艺。而这些大胆的创新,也普遍被收藏家们接受。

随着工艺的不断演变,瓷刻艺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工具及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非点图工艺的开拓,更是将瓷刻艺术引向微雕、微着色的微观工艺世界,并且演化出工艺难度更高的灯泡雕刻艺术。

来自民间又走向民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瓷刻工艺品的艺术价值。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些瓷刻精品也经由海路流传到欧洲,一时间风靡了欧洲上层社会,一位英国公爵曾说,瓷刻是东方人精神与审美的经典浓缩。但那时,瓷刻在中国却因为地域以及原材料紧缺,工艺过于繁杂等诸多问题,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随着喜爱瓷刻艺术的人越来越多,来自民间的瓷刻艺术再次走向民间,不再是达官显贵的专供,而现代技术制造出来的瓷刻作品,往往更讲究新意和工艺,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近些年,很多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单瓷刻一项,就有北京、南京、商丘等地先后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都涌现出该项目的指定传承人。瓷刻艺术不但有授徒传承的传统方式,在民间还有了专门的培训班,有的大学甚至为瓷刻开设了专业课。

编辑 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