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行把课间操改为课间跑操

[摘 要]针对我国沿袭多年的系列广播体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引发了对课间操进行改革的尝试:把每天上下午学生必做的系列广播体操改为实效性很强的课间跑步,以此来配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实践证明,通过课间跑步的实施,学生在体质、思想、文化课学习等多方面都较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让我们体验到阳光体育运动所带来的良好效应。

[关键词]课间操 课间跑步 阳光体育运动

[中图分类号] G8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2-0123-02

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已证实,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已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耐力素质。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7年5月7日,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简称7号文件),并要求广大中学生每天要完成不少于2000米跑的阳光体育运动计划。为了积极倡导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增强青少年的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我校于2008年秋季开始,对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改革,即把原来每天上下午必做的系列广播体操改为有利于学生耐力素质提高,重在激发学生生活激情的课间跑步。实践证明,通过课间跑步的实施,我校学生的耐力素质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加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有力地促进了班风和校风的建设。

一、课间跑步的具体做法及经验

(一)学校领导重视,把课间跑步当作一项战略工程来抓

为了大力推动我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学校领导在深入调研、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文化引领、专业突破、特色创优、机制激励的战略,为争创苏北一流学校而努力奋斗”的规划。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课间跑步活动作为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亮点工程,以实际行动来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二)全员参与,分工协作,把课问跑步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课间跑步是一项大型的全校性活动,每天都要组织全校6000余名同学在有限的校园中既要完成规定的跑量(每天上下午各跑1200米)又要跑出本校特色(我校课间跑步特色为:队伍紧凑,整齐划一,口号声此起彼伏,洪亮而有气势),真是头绪多,组织繁琐,工作量大,因此,学校领导要求全员参与,协同工作,从部门到年级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确保每天课间跑步的质量和效果,并做到安全有序。

1.学生处是课间跑步活动的协调、督促、检查部门

在课间跑步活动中,学生处的职责是协调、检查评比和反馈督查。在课间跑步实施的前期准备中,学生处要协调总务处、系部部、体育组等部门为全校七个系部(机电系、电子系、汽车工程系、信息系、商贸系、管理系、基础部)设计好各自的跑步起始集合地点、结束集合地点和跑步路线,并要保证跑步线路上无障碍。

2.系部是课间跑步活动的落实部门

为了抓好课间跑步工作,学校领导明确年级部“一把手”为年级课间跑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他的主要职责是:第一,组织本年级体育老师做好课间跑步的指导与组织工作。要求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认真操练,并把跑步作为学分内容进行组织教学;每天大课间的铃声响起时,所有年级体育老师必须准时到位,用短促的哨声催促学生迅速集队,一名老师在跑步过程中全程引领,其他体育老师站在各自的“岗位”上,对跑步过程中出现的堵塞、学生摔倒等问题及时纠正处理。第二,组织班主任做好本班级的学生管理与引导工作,在每天跑步过程中要做到全程陪同、监管和调控,并定期召开专项班会,不断提高学生对课间跑步活动的认识。

3.总务处是课间跑步活动的保障部门

学校总务处的职责是:为班级制作课间跑步时用的班牌,要在跑步道路上画定引领路线标示,要定期检修跑步线路,修剪沿途植物枝干,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机制保障、坚持不懈,把课间跑步当作一项长效工程来抓

课间跑步活动看似简单,其实要想做好、做优、做长久、做出实效,就必须把它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来做。为此,我们建立了多项制度,坚持不懈,长期推动。

1.定期比赛推动

为了检查课间跑步的质量和效果,学校定期(两月1次)开展课间跑步会操比赛活动。比赛由下而上,先是由各系部举行年级比赛,系部选拔再参加全校比赛。对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系部颁发“课间跑步示范班级流动红旗”,并在系部常规考核中予以加分。通过层层比赛,激发学生和班主任参与的热情,提高课间跑步的质量和层次。

2.荣誉激励制度

为了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学校以颁发红旗为渠道,让课间跑步成为各系部展示集体荣誉的窗口,除了每次系部及学校会操比赛获奖班级的“课间跑步示范班级流动红旗”外,还设立了“尊师守纪流动红旗”、“自我教育流动红旗”、“文明班级流动红旗”等,并制定了严格的颁旗、摘旗规定。

二、思考

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状况,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有关部门从战略的高度果断提出了我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计划,这是非常英明的决策。为了积极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全国各地都积极行动起来。当然,我校也不例外,我校针对课间操中存在的不足,从课间操入手进行改革。实践证明,通过课间操改为课间跑步的实施,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而且还提高了综合效益,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尽善尽美,在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距7号文件精神差得还很远,所以,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向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做得好的兄弟学校学习取经,把阳光体育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就我校而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打算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多动脑筋:第一,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可以再延伸和扩展,形式上要向多样化、简便易行、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注重实效性。第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机制要不断完善,要切实把课间跑步当做一项长效工程来抓,坚持不懈,长期推动,让我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得更好,走在本县乃至周边县市的前列。

[ 参 考 文 献 ]

[1] 耿培新,王占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8).

[2] 钟秉枢,刘亚平.中国学校体育[M].北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9.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