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延续1500年的石头传奇

以长屿硐天和石塘为代表的温岭石文化从纯粹的实用到成为观赏型景观,历经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这千百年在中国浩瀚的石文化发展史中将是越发重要的基因片段。石头在温岭已不单为简单的生产工具、生产材料,而是更多地层现着温岭这个古老而又年轻海滨城市越来越多的人文寄托。

石文化之于人类文明进程的独特地位

相对于漫长的数十亿年的地球历史,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史实在短得仿佛弹指一挥。但也就是这短短的几百万年间,人类创造了绚烂的地球文明。从三百万年前的非洲大陆猿类开始艰难的尝试直立行走、并用随处可见的树枝、石头或动物骨賂获取食物或对食物进行进一步加工,到20世纪人类运用自己这数百万年间创造的科技手段首次登上月球,这段漫长的时光人类走得无比艰辛。

而无疑,学会工具的使用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应该感谢那第一只用石头、树枝或者骨骼去猎取食物或者保护自己的猩猩。因为它代表着地球进入了最激动人心的进化史。

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这是辞海对“石头”的生硬解释,对于人类来说,同样生硬的石头则意味着更多。按照今天人类文明的简单划分,人类进行直立行走、并开始使用工具,是人类产生的标志,而后历经旧、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才真正步入今天所说的文明阶段。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是史学家划分原始社会的传统方法,划分的依据是原始社会人类的工具制造方法。在这个分期方法下,还可以把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分得更细,例如原始社会晚期的金石并用时代等。

工具的技术发展,对文明进化的影响巨大。人类蒙昧时代的工具制造技术发展,不可能是顿变的,只能是渐变的,每一次渐变的过程,都可能经历上千年。旧石器时代的标志是旧石器,旧石器的制作方法是用另一块石头砸打,砸出锋利的薄刃,用来切割兽肉、兽皮等。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新石器,新石器和旧石器的差别在于,工具是凿磨而成的,这样制作出来的工具比较精致,用途也分化了,同类石器的形制呈现出明显的统一性。有的新石器还安上木柄,钻孔穿绳。中国境内发现的山顶洞人、河套人、峙峪人、资阳人、柳江人等等大量1.5万年前到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这些7、8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着石头——这个大自然随时可见的玩意是如此巨大的影响着人类前进的脚步。

进入文明社会后,石头的易加工和随处可见的特性,依旧在人类生活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原始社会石头多数用来猎取食物不同,原始社会石头的功用越来越多元,人类也正是在对石头这样的工具进行不断开发着新的用途的过程中,不断开启着智力,从而不可遏止地催促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古埃及的尼罗河文明和稍晚古希腊的爱琴文明,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对石头的使用即使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为观止。埃及金字塔、希腊雅典卫城——这两大世界奇迹是古代人类使用石头创造又明的巅峰。古埃及人用动辄数吨的石头建起了巨大的陵墓,这样浩大的工程无怪乎会让人产生在生产上具如此落后的四、五千年前是不是真的靠人类自身所能完成的疑惑,而产生是否为更为先进的地外文明所造就的遐想,而古希腊杰出的建筑学家和美学家们则用石头创造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城市,洁白的石杆、高大的石屋殿堂俨然成为雅典神话的经典诠释。还有人类今天还未知其功用的复活岛巨大的神秘石像、英国引发大数猜想的巨石阵等等这些,石头不但是人类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的重要助手,也成为人类建立宗教,树豆崇拜图腾而不断探索人类无垠内心世界的途径。

所以,对石头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有着怎样高度的评价都不为过。石文化的历史归根究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地球上任何一个殊途同归的文明选择石头作为前进的载体。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巍巍壮观的万里长城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凿的敦煌石窟,从富丽堂皇的十三陵到南京中山陵,从故宫、颐和园的皇家建筑到人民大会堂、上海外滩,从皇宫庙宇雕刻到民间石艺……中国石文化丰富多彩,石材是古今中国人生活不可缺的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缩影。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开始尝试将石材应用于装饰艺术了。各历史年代开凿的石窟,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对于宗教的认同程度和建筑艺术的发展过程,同时也给石雕工艺者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使他们创造了无数座精美的石雕作品。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中华民族每个发展阶段的基因密码。

我们在这里要讲的是关于一个延续一千五百年的人与石头的故事,也许可以从中粗粗领略石头对于我们有着如何延续数百万年至今的影响。

这个故事发生在温岭的长屿硐天。

长屿硐天石文化:昨天的故事,今天的传奇

温岭长屿硐天,地处温黃平原之南隅。约两晋后,亿年前的火山岩被识别而开采,经隋唐两宋,逐渐成为浙东釆石中心之一。温岭因为长屿硐天的存在,自古就有“石板之乡”、“石雕之乡”的称号,长屿硐天位于温岭新河镇,最新的考古结果表明,对中国南方特别是浙闽一带有着较大影响的东瓯古国建都地在距新河镇不远的大溪镇。因东瓯古国都地和长屿硐天的存在令温岭的人文历史骤然厚重了起来,与其相邻的最早发端于晋代的临海古城一道,构建起了台州乃至整个浙东沿海的历史厚度。

长屿硐天在距今1亿多年的中生代,火山喷发活动频繁,大量的中酸性火山灰向上喷发进入大气层,形成分布广泛的火山灰流,落在长屿地区的平原、丘陵或水中堆积成凝灰岩。凝灰岩形成后,后期构造破坏和侵蚀影响不大,并具有储藏最大、厚度大、完整性大、规模大、成层性好、保存好等特点,且石质细膩,石色多样,为石材的开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于是,从六朝开始,新河镇内众山间叮叮当当的釆石声一直响彻了1500多年。长屿硐天的先民用铁锤钢钎在坚硬的岩石上一斧一钎凿成,当年简陋的开凿手段,其艰难程度不难想象。通常的开采方式是先在山顶挖孔,剔除泥土杂石,垂直往下开采。再有就是连硐扩展,由于底层岩石深埋地底,与外界隔绝,一直未受破损,中酸性火山凝灰岩保存完好,故而越往下开采,石材品质越好,釆出数量也就越多。于是石工在开采过程中,就实现横向扩展,不断地向边上拓张——这就是今天长屿硐天硐硐相连、虽是人工,却如天成的原因。

千百年来,长屿硐天的釆石工人们就这样共开采出了数亿立方的石材,留下了共计28个硐群、一千余个硐窟,无论开采年限及开采量,均为世界所罕见。长屿硐天的开采石料可追溯六朝,由于当时人口稀少,开采规模不大。自唐末五代至宋代,有大量外来移民进入长屿硐天,石板石料的开采规模才有所扩大。尤其是宋代利用长屿硐天的石料修筑海堤和水闸,需求量大增,使长屿硐天的石板石料

生产终于发展成为一种传统行业。明代时,倭寇扰乱沿海,朱元璋命亲信国公汤和在沿海一带建造70多处城池,长屿硐天石板石料再次受到普遍欢迎。清时规模更加扩大,已出现拥有数十人规模的矿场。民国时期,矿场增加到70多家。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末期开始,矿区设备逐步得到改善,由机械化代替人力运输,后又引进爆破及冲击钻孔等技术,使石板开采速度大增。“文革”后期,温岭当地兴起建造石板屋的热潮,长屿硐天石板更呈现供不应求之势。1500多年的石板石料开采和加工历史,造就了长屿硐天地区一代又一代的石雕能工巧匠。他们以锤、凿为器,以石为琴,弹奏了一曲又一曲凝固的音乐。

走进长屿硐天景区的村庄,至今仍可见到一间间的房屋,这是当地村民用石料制作的居室。柱、梁、壁、地板等均用精细平整的石板、石料制成,而石柱、石栏杆以及飞檐上的雕饰,更是古朴刚健,巧夺天工。石雕圣手们不仅以石雕美化了自己的生活,还为整个景区增光添彩,景区内的石亭、石桥、石坊、石碑无一不显示着艺人们独到的匠心。他们雕刻成大至百吨,小至分两的九龙壁浮雕、七仙女等。艺人的杰作不仅显现在普陀,雁荡山等名山胜景中,而且在海外亦有广阔市场。

长屿硐天留下的28个硐群,1314个硐窟,全是1500年来开采石板石料,一斧一凿凿成的。由于石工们是顺着岩性和石质的自然纹路开采的,如今留下的岩硐形态十分自然。这些硐群一般高40余米,宽30至50米不等,形态各异。有的如古代军旅中的巨大幕帐,长崖峭壁,雄伟惊险;有的硐体自山顶而下,深入山体,硐中有隧道,开口出山;还有的硐状如莲花、古钟等。这里硐最高达177米,比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湖南武陵源的黄龙洞厅高出2米。硐的组合形式也多样,有的是孤硐,有的是双硐,有的则是多硐相连,硐套硐,硐叠硐,硐硐相通,曲折回绕,幽深莫测。有的硐壁裂缝渗水织彩,形成各式各样的天然壁画,有的硐积水成潭或形成硐中长河,碧水涟漪,别有一番情趣。这里的硐,普遍比一般溶硐干燥, 空气中富含矿物质和负离子,硐中泉水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十分有益。因此,有的硐在500多年就被僧尼所识,在硐内建立殿宇庵堂,在硐壁上雕刻出各种摩崖石刻。长屿的硐群中,也有不少利用硐内天然岩石雕刻出各种人物、动植物及物品造像的,如观夕硐的石碗,直径达2.6米,可装水2吨,已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目前,长屿硐天代表性景点有:八仙岩、凌霄硐、双门硐、观夕硐、水云硐。八仙岩景区位于凤凰山东侧,因山巅岩壁上有八块酷似八仙聚会的山岩而名。景区以八仙岩寺为中心,连结着石梁纂、石梁古硐、凌霄硐宫等3g个景点,集宗教文化、自然景观于一体,人称“仙乡”。硐窟数量庞大,种类众多,观夕硐和水云硐是其中极具代表的硐窟,大致可以涵盖长屿硐天1314个硐窟的基本特征。

观夕硐与水云硐:长屿硐天石文化经典代表

观夕硐是现在长屿硐天开发最为完善的景点,观夕硐为千年采石留下的最宏伟的硐群,有348个硐体,观夕硐即是一个硐群。硐连硐,硐套硐,硐叠硐,大大小小的酮串连组合成一体,谓之硐群。观夕硐硐内面积为5.38万平方米,容积为131.21万立方米。硐是千年之硐,阅尽沧桑,任游人如鯽,敞口而无言;听凭百般指点,侧目冷对,说不尽气静神闲。

观夕硐硐口狭小,一入硐则豁然开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冽可人的池水,迂回曲折的水上长廊,还有三个字鲜红的“观夕硐”刻在硐门上。走过水廊,便是硐天弥勒坐镇的大厅,由巨石雕刻成的弥勒大佛,高高地坐在莲花宝座上显得四面佛光。看似开怀大笑的弥勒,好像正宽容大度地笑纳一切。大厅往右拾级而上就有硐内行舟的地方。从坚硬的山谷中以人工凿出来的千百年石硐,便是千百年的积水,而这里死水不腐,清纯如处子,兴许是不入尘世的缘故罢。

取道往左,沿着或暗或明的石阶走进另一个硐内,这里三三两两的陈列着不少明代的石用家具类,如巨大的“油碾子”,以牛牵引石碾子,碾榨油类。还有石用洗衣盆、古代水井等等。这些石用工艺品,都是古代劳动人民一锤锤,一钎钎,辛苦劳作出来的,也是那个时代落后的劳动工具的见证。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也给后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石景观。

观夕硐内还有一个闻名海内的自然岩洞音乐厅。显造化之神奇,勿用电声设备就具有立体声效。在2002年3月,国内著名音乐家在“观夕硐”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堪称天下一绝的国内首屈一指的自然“岩洞音乐厅”,并在此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岩洞音乐会”。长屿硐天真可谓“人力无意夺天工”,而成为我国独有的风景。

水云硐位于双门硐侧200米处,由52个硐体组成。现已在硐内建成石文化博物馆,进入硐内,在洞穴壁上可见一组反映当年当地工人开采石枓石板的老照片,一直延伸进内洞,黑白照片上的工人人数众多,条件艰苦,工具也异常简陋,可仍能见当时石板石料开采盛况。较之于观夕硐,水云硐不似那般曲折迂回,却胜在大开大合,硐内开阔非常。两个较大的硐体一个陈列着中国历代以石头为材料建造的各种生活、宗教器具,有的精雕细的,也有的雕刻朴素,线条简单,反映出各个不同时期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另一个硐则陈列着数目不小的各种天然奇石,似人似动物,惟妙惟肖。这两硐并称为中国石文化博物馆,人们可以从这里领略中国古往今来对石头的利用、审美所抵达到的境界。

石料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被广泛开发和利用,但利用开采后的石矿开辟为风景区的,并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国外未见报道。根据北大教授谢凝高的研究表明,在国内因开采石板、石料而成为风景区的,绍兴东湖最为著名,绍兴东湖从汉代开始成为石料场,隋代为扩建绍兴城而进行大规模开采,开山削壁成悬崖奇峰,凿石积水成碧水平湖。清代停止开采后,进行围堤、架桥、建亭等整修和建设,构成巧夺天工的人工胜景。从遗址看当年是露天开采。绍兴东湖为代表的这类景区,就其开采年代、规模及内涵而言,长屿硐天更有其特色。谢教授还认为,长屿硐天及其石板在全国同类遗址景观中有它特殊的代表性。一方面,长屿硐天的开采方式是以竖井开采、平硐运输、连硐扩展为特点,从而形成特有的硐天景观。一方面各地生产的石材包括古代遗存的石材,都不及长屿硐天石板的大,长屿硐天一块厚十几厘米的石板,可大至四五平方米。这种特殊的地质环境和开采方式不是同类石矿都能具备的,因此,石头,在长屿硐天是一种文化并不是过誉之词。

更何况长屿硐天还有着丰富众多的人文古迹,更是增添了石场之外的人文厚重。自古寺庵、庙观众多,佛教与道教历来香火甚盛,特别是始建于晋代的崇国寺,为浙东海滨名刹,如今还留有隋代名僧智顓遗迹智者泉。还有古代炼丹者的道源硐道观是温岭著名的道观,今天是温岭道教研究协会会址。最近开发建设的道源硐将使整个长屿硐天的道教文化更加丰富和多样。而著名的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更是长屿硐天的骄傲子孙,戴复古是江湖诗派中成就显著的诗人,其人爱国、反映民间疾苦,其诗词格调高朗,诗笔俊爽,清健轻捷,工整自然,“往往作豪放语,锦丽是其本色”(况周颐语)。此外,长屿硐天风景名胜区所在的新河镇还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古战场,戚继光在新河多次击败倭寇侵袭。

震撼人心的千古景观加悠久的人文历史,长屿硐天也得到了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在1998年4月荣获世界基尼斯之最,并获1998年度“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最佳项目奖,与方山一道位列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逐渐成为石文化的研究,旅游的热点。因此,游览长屿硐天,可以目睹堪称举世一绝的中华石文化精髓,还可以从这些硐群的形成中领悟先民们千百年来掘山不止,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