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与古罗马帝国纪念性雕塑之比较

摘 要 纪念性雕塑因其强大的政治功能,经常被作为帝国的政治符号而建造。汉代和古罗马帝国均是中西方两个伟大的时期,《马踏匈奴》和《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分属两个帝国的纪念性雕塑典型,两尊雕塑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点。它们的异同折射出两个帝国的社会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差异。

关键词 纪念性雕塑 《马踏匈奴》 《马克奥利略骑马像》 汉代 古罗马帝国

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

Comparison of Monumental Sculpture between

Han Dynasty and Roman Empire

——Research on "Horse riding Huns" and "Photo of Mark Oliver on the Horse"

ZHAO Jing, LI Haixia

(Jiangsu Xuzhou Tangzhang Middle School, 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Monumental sculpture because of its powerful political function, often used as a political symbol and construction empire. Han Dynasty and Roman Empire in the West are the two great periods, "horse riding Huns" and "a little horse like Mark Oliver," belong to two monumental sculptures typical of the empire, the two sculptures both in common, there are different point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reflect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s well as two Empire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psychology.

Key wordsmonumental sculpture; "Horse riding Huns"; "Photo of Mark Oliver on the Horse"; Han Dynasty; Roman Empire

所谓纪念性雕塑是指用于纪念重要人物或历史事件的雕塑作品,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件,以及某种共同观念也可为其主题。观者可以从纪念性雕塑的艺术形象中了解过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从作出伟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形象中感受到启迪和鼓舞。所以,通過纪念性雕塑,可以彰显国家和民族的崇高理想。

汉帝国是华夏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此时,汉文化渐趋成熟。纪念性雕塑则在承继秦代雕塑艺术的基础上获得巨大发展,现存的大型作品如霍去病墓石雕群、李冰像石雕等,均较典型。霍去病为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侵扰的军事家,可惜英年早逝。汉武帝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显赫战功,在茂陵东侧为其修筑了一座形如祁连山的巨大墓冢,又在墓前布置了各种巨形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墓前石刻现共存16件,其中以《马踏匈奴》为主题雕像,其余则围绕这一主题,与坟墓所象征的环境结合起来作全面性的烘托。

《马踏匈奴》高1.68米,长1.90米,竖于霍去病墓南侧,是霍去病墓石刻群中最为注目的作品。它以凝重、庄严、蕴含着高昂饱满的刚毅气概和卓然屹立的神情意态,散放出强劲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汉代人的自信和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意志。整体来看,作品之上下两部分动静对比鲜明,汇成了力量的冲突。战马形象雄壮,坚实有力,被赋予了百折不挠,坚定不移,威武有力的象征;马下仰卧的人(被认为是匈奴人)却显得干鏖无力,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虽然如此,却依然手握弓箭,作挣扎状。石刻浑宏奔放,线条疏朗概括,形神兼备。

几乎和汉帝国同一时期,古罗马人则以地中海为中心,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古罗马帝国。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致使罗马人的文化具有较强的实用色彩,以雕塑艺术为例,古罗马雕塑家更加注重写实,倾向于人物情绪的表现,经常为贵族或帝王歌功颂德。《马克奥利略骑马像》(高424cm,161—180年)就表现了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利略的形象。奥利略在位期间恰是帝国的衰落时期,奥利略具有哲学家的理念而少有统帅的气概,政治、军事斗争和自然灾难摧残着他的帝国以及他的理想,使他成为悲观的没落君王。该雕像中的马克奥利略没有其他罗马皇帝那样的霸气,虽然居高临下但是他挥动着的右手却显得很无目的,神态亦流露出不确定性,沉着却又凸显焦虑,坐骑的神态非常低迷,暗合着主人的心态。总之,整个雕塑形象笼罩着失望与惆怅,低沉与彷徨的情调。

虽然,两尊雕塑在创作时间上大致属于同一时期,前后相差约三百年,但是,汉代和古罗马帝国均属于那个历史阶段世界上最强盛的两个国家,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端。因此,如果将二者作比较,并力图发现其内在的文化含义,那么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差别。

首先,艺术题材和功能方面的对比。《马踏匈奴》是为纪念霍去病这位伟大的战将及其赫赫战功而创制;《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则是纪念古罗马帝国的一位皇帝及其丰功伟绩。所以,这个层次双方存在共同之处,即都是为了服务于帝国的政治需要。如果考量当时的历史背景,或许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其中的缘由。古罗马帝国是在不断的武力征讨基础之上建立和拓展而成,所以,他们对专制制度和军事特别推崇。为此,统治者就必须通过大型纪念性雕塑来宣扬他们的强大,让臣民们服从罗马皇帝的统治。汉代同样是历史上非常强大的王朝,不仅继承了强秦的武功,并长期同北方游牧民族特别是匈奴人作战,努力向西域拓展汉帝国的版图,因而,汉帝国也崇拜武力。汉武帝开启了古代中国的又一次强盛阶段,此时,国库充裕,军事力量达到最大值,对匈奴作战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汉帝国的这种自信自然折射在霍去病墓石刻艺术之中。总之,《马踏匈奴》和《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在题材上和艺术功能上基本一致。

其次,材质和表现技法层面的对比。材质直接影响表现技法的运用。《马踏匈奴》属于石雕,创作者在一整块的花岗岩石中雕刻而成;《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则是青铜雕塑,辅以镀金。青铜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可以更加细致地表现神情;花岗石却坚硬易碎,难以雕琢细腻的变化。这样,《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就可以运用写实技法,如人像的头发和胡须都被塑造得异常逼真,坐骑的鬃毛也都被如实表现。《马踏匈奴》则以写意为主,采用了线雕、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按照石材原有的形状、特质,顺其自然,以关键部位细雕、其它部位略雕的浪漫主义写意方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雕塑的外轮廓简约、有力,构图别具匠心,形象生动,技法朴实、明快。

《马克奥利略骑马像》的镀金技法无疑增添了这个雕塑的华丽,不过,却也失去了质朴和庄重以及内在的张力。相比较,《马踏匈奴》就具有极强的张力及其表现张力的空间,呈现着升华之感。或许,这也是两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投射,当时的中华民族在不断融合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奥利略身处罗马帝国晚期,多重危机的打压下,此时的帝国已是风雨飘摇。

再次,两者放置地点的对比。罗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几乎全部由大理石堆砌而成,各種雕像在街道中随处可见,罗马市民对雕塑艺术品的接纳和理解程度很高。《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因为材料昂贵,加之为帝国皇帝本人的塑像,所以必须放置于城市之中,成为整个城市的一部分,供罗马人瞻仰。《马踏匈奴》则不然,花岗石的材料几乎没有什么价值,而且属于陵墓雕塑,因此可以置于野外,直至近世,《马踏匈奴》的价值才被发现和重新评估,并加以保护,当然,这是指其艺术价值。据此可知,汉代依然属于农耕社会,工商业不发达,城市建设和功能也很简单,并不具备大型纪念性雕塑存在的因素。相比较,古罗马帝国的商贸业十分发达,城市生活在整个国家中处于支配地位,因而,很适于纪念性雕塑的摆放。《马踏匈奴》还属于陵墓雕塑的范畴,因为汉代具有厚葬的传统,“事生如事死”的观念很重,对霍去病的厚葬符合了当时的习惯。古罗马人务实,追求享乐,注重现实,习惯于为尚在位的帝王塑像,歌功颂德。所以,两尊雕塑还体现了两个民族的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最后,两者的艺术蕴含不同。《马踏匈奴》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精神,即雄浑、浪漫和包容性。雄浑是整个民族具有生命力的体现,“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雕塑《马踏匈奴》印证了鲁迅先生这句对汉代艺术的评价。汉代艺术还深受南方楚文化的影响,所以霍去病墓雕塑散发着浓郁的浪漫气息,譬如创作者运用了寓意的手法,用一匹气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来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的姿态伫立着,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而另一个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的武士则仰面朝天,被无情地踏在脚下,显得那样渺小、丑陋,蜷缩着身体进行垂死挣扎。汉代推行儒教治国,整个社会充满包容性,即对其他文化施以积极的吸纳和融合的态度。《马踏匈奴》显然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艺术特征,这体现了汉代艺术的包容性。

《马克奥利略骑马像》体现了古罗马雕塑的艺术特点,即写实和美化的双重性,此外,古罗马人在继承了希腊雕塑理想的同时还融入了自己的传统——肖像雕刻。对于古罗马帝王,创作者一方面忠实于原有的容貌及外形特征,一方面又强调气质、力量和神似。此外,由于出色的肖像雕刻传统,古罗马的人像雕塑还注重性格的表现,依靠眼神、嘴角和眉毛等传递被塑造者的内心世界,例如《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就体现了他的忧郁情绪。由于奥利略的帝国正处于衰落的轨迹中,所以,他的彷徨也是整个帝国情绪的表现。

伟大的权力往往产生伟大的艺术,这两尊大型纪念性雕塑都是国家资助,因而其艺术风格代表了那个时期的最高水平。古罗马雕塑,既减弱了古希腊艺术中的神的因素,也没有中世纪时期的宗教因素;同样,汉代的雕塑既没有商周时期的那种神秘感,也没被宗教因素所浸润。不过,古罗马和汉帝国都很务实,所以,双方的雕塑艺术均蕴含着强烈的世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