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梢寺摩崖大佛像浮雕艺术研究

制度的变化与审美观念的转变,其造型特点与艺术风格自然也发生了大的变化。造型上一改早期佛教造像那种清俊秀美、面含微笑而又“秀骨清像”模式,代之而起的是一种造型圆润饱满、质朴敦厚,神情庄重肃穆、含蓄深沉而充满活力的艺术形象。

拉梢寺浮雕大佛像有两种比较明显的艺术风格。其一是佛像一般都作低平肉髻,形体敦实,穿圆领通肩袈裟,这基本上是北周佛像的共同特点。其二是作转法轮印的交脚或坐姿菩萨像。转法轮印的交脚或坐姿菩萨像在键陀罗造像中就已经出现,我国十六国至北朝早期受键陀罗的影响,也发现了许多转法轮印的交脚菩萨。北魏晚期至东、西魏时期,这种造型开始减少,因为这时期的佛教造像开始出现民族化倾向,而受外来的影响在逐渐减弱。随着佛教题材造像民族化和世俗化进程的加快,佛像在造型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形象由早期采用印度袒肩或者通肩的形式,改为北魏末期士大夫“褒衣博带”式的服饰风尚。菩萨的形象也由着披巾交叉于胸口转为一般女性服装形象。这种世俗化、“民族化”的佛教造像风格与特点,创造出许多仪态优雅、窈窕飘逸、韵味无穷的中国传统审美形象。拉梢寺的佛教造像正是以其概括简练的手法,豪放浑圆的造型,体现出一种庄重的气质和神韵,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在拉稍寺摩崖的佛陀像、菩萨像、飞天等形象中,都清晰得到反映,很具有传统民族艺术的代表性。

拉梢寺浮雕大佛像,既展现了北周佛教造像庄重、朴实的艺术特点,又闪烁着民族化造像艺术的智慧之光。其造型技法的独特与纯熟,塑造形体的端庄与挺拔,场景布局的严谨与宏大,和谐地将“刻(雕刻)、塑(泥塑)、绘(绘画)”等不同的造像技巧融为一体的独特应用,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家创造的又一辉煌。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典范之作,千百年来它特有的视觉冲击和精神感召力,给予人们多少心灵的震撼!

(徐越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