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

【摘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和提升思辨能力和品质的任务。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路”作用更在于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在审美情趣的培养、文化底蕴的积累、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直接接触并理解文本、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部分,诵读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诵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诵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诵读就是出声地念(诗文),是阅读的一种具体实践。从学习上看,诵读是传统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也缺少不了诵读、情感、态度和观点。

二、诵读的要求

(一)重视关键词句段

在诵读的过程中,眼口是紧密相连的,眼看和口诵是诵读的基本形式,通过用双眼看文本,理解作者在字词句上要表达的意思。通过用口诵读文本,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刻体会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和不同的思想境界。出声读,将自己当作文本的作者,可读出文章的“精、气、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关键的字、段。尤其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为了塑造丰富的形象,作者通常苦心孤诣地炼字炼意、遣词造句。

(二)拓展审美意境

首先是音读及读准字音,请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其次是在读的过程中圈画出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再次是品读,走进作者的世界,站在作者的位置上思考、融入,要读出节奏,读出心情。

三、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诵读

(一)从音律和重读音节把握作者写作意图

在梁实秋先生的写人记事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梁任公先生在演讲中引用了古诗《箜篌引》,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重读和断句。“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16个字,构成了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泪写成的。王国维先生曾这样评价。怎样通过诵读来理解含义?第一句是劝诫,重在“无”字。表明不能渡河。第二句是质疑,知道渡河的结果是必死无疑的,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地去渡,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白发狂夫”飞蛾扑火,令他决然而行?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把重读放在“竟”字上了。第三句是结局。渡河导致的死亡这个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但纵有万种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抵挡这一个渡河的冲动。故“死”字要重读。第四句是追思,应重读“奈何”二字,悲剧发生了,任凭后来者悲痛欲绝地哭泣呼喊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那么,我们再次理解文本,带着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一个人奔赴死亡的困惑,理解文本隐藏的深刻含义。从诗的音律上看,“无”是平声,到了“公竟渡河”的“竟”字,则给人以急转直下、毅然果断的感觉,至于“渡河而死”中的“死”字,读三声,读时一咏三叹、沉郁顿挫,末尾“其奈公何”的“何”,则回归阳平,余音久久萦绕在我们耳畔。一字一音节,每个音节都掷地有声。通过反复阅读,我们结合作者的生平,即可理解到历经沧桑仍近似疯狂的执着与信念的梁启超,不正是那个明知前面是条死路,却赴死不悔的“白首狂夫”吗?梁启超投身于变法洪流,踏上救国救亡道路,饱尝艰辛却义不容辞,这短短16字的《箜篌引》,或许就是他自己执着前行的生动写照吧。

(二)从关键词句抓住人物形象及特点

语言是门艺术。一部戏剧艺术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戏剧的语言表现力的高低,我们以戏剧《雷雨》的潜台词为例来做分析。鲁侍萍对自己与周朴園的私生子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们经过分析不难发现这句话的潜台词。鲁侍萍要和周萍相认,但她终于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巧妙用了一个谐音词“凭”转换了话题,“凭什么打我的儿子?”鲁侍萍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我们着重体会主人公想认却不能相认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这句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尖锐的阶级对立和鲁侍萍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这个人虽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和地位卑微的自己早已不是一路人了。教学中在读这一对白时,既要让学生注意这个关键的潜台词,又要把自己当作鲁侍萍,读出内心的矛盾和愤怒等复杂的心情,在音调上要激昂,尤其要注意停顿。这样才能将鲁侍萍悲惨的命运表现出来,戏剧的冲突把情节推向高潮。

(三)从诗文中选取的事物确定作者的感情基调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中,首先要了解作者艾青的身世,他是地主家的孩子,却是大堰河将他养大。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

场景一  破旧不堪的茅草房,冰冷的炕铺、简单粗糙到极致的寥寥家具。屋子外有蹲在地上劈柴的大堰河,她穿着打满补丁的袄,沧桑的脸上写满了生活的艰辛。当她看到旁边的小孩子(艾青)时,双眼流露出母亲的宽厚、慈爱的情愫,嘴里哼着歌,像是要把世间的美好都带给孩子。

场景二  作者(艾青)看着红漆雕花的家具、睡在有金色的花纹的床上、看着悬挂着的写着“天伦叙乐”的匾、穿着用贝壳做的纽扣的褂子、坐着安了火钵的炕凳、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在如此优越环境生活应该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但艾青呢?本该欢欣雀跃的他为何变得如此忸怩不安?此时的他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受作者的心情,不难理解作者和大堰河的深厚情感,这是一种母子之情,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因此,在读“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这句诗时,节奏一定是缓慢的,停顿一定是明显的,读“新客”一词时音节要延长并重读,整句话末尾也要延长音,读出作者复杂的心理情感。“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我们对作者选取的典型的事物进行研究后再诵读,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大堰河真挚而深厚的情感。

(四)从诗韵节奏品味音乐之美

诗歌,不仅是意象的艺术,也是音乐的艺术。应该说,诵读是通往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在节奏,品味音韵之美的唯一途径。在诗词教学中,作者引导学生这样诵读理解:一是读出节奏之美,如引导学生诵读诗仙李白的《蜀道难》,朗读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篇的一句诗文时,要注意结合李白的写作背景和他的生平经历。让学生在诵读中自然体悟,诗人开篇就用了“噫吁嚱”三个感叹词,一词一顿,形成一种惊讶叹息之情,然后再长短句相结合来表述。二是读出韵律之美。诗中共出现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四、诵读在阅读中发挥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终身受益。有了良好的语感,养成了阅读习惯,我们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这类语言运用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培养审美意识,提升审美情趣。诵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语文教育也是提升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感受美、培养必要的审美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独特的创造力。

探索新思路,多给学生阅读策略上的指导,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交流会,博采众长。要求学生在不同学段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制定寒暑假阅读书单。将形式多样的“读”贯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多表达,多创设机会,多提供平台,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对美的感受,在班级、校园营造诵读氛围,让校园处处充满琅琅读书声。

参考文献

[1]吴同芳,徐松.无声焉能品“三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6).

作者简介:张春芳,女,1982年生,江苏徐州人,大学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