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基层科技情报单位情报能力的思索

〔摘 要〕本文在阐述什么是情报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基层科技情报单位的特点指出,基层科技情报单位生存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情报能力的大小。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提升情报能力的重点是以人为本提升情报分析能力,作者据此提出了打造领军型人才和优秀团队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情报能力;基层科技情报单位;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G35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3-0162-03

对基层科技情报单位而言,信息化、网络化环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规模、设备、人员和经费等因素的制约下,如何合理分配精力,顺应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搞好基层科技情报工作的自身建设,加强基层科技情报单位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自身的情报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和决策需要,成为基层科技情报人员需要认真探索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 情报能力的概念和含义

信息不等于情报,但情报来源于信息,情报是经过智力加工的信息,是信息的浓缩和升华。情报比信息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靠性,因而具有更高的传播价值和使用价值。情报是决策的基础而信息不是。因此情报机构必须具备提供情报而不仅仅是信息的能力。

那么情报能力就是指获取、分析、加工处理和应用信息,从中产生情报并提供给特定用户的能力。信息只是情报的原材料,我们需要加入分析、处理、判断、推理,才能从中获得做出决策必需的知识或者情报,因此可以用简单的公式表示为“信息+情报能力=情报”。有价值的情报能否最终产出并付诸应用取决于情报单位的情报能力。

一个完整的“情报流程”(Intelligence Process)包括6种相互联系的情报行动:计划与指导、搜集、处理与加工、分析与生产、分发与整合、评价与反馈,那么一个情报从产出到被利用就可以归结为3种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搜集过程)、情报分析能力(计划与指导、处理与加工、分析与生产过程)和情报服务能力(分发与整合、评价与反馈过程)。

1.1 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就是从各种信息源中收集和获取相关信息的本领。科技情报人员最常用的信息源包括各种信息机构、互联网等。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占有丰富的材料即是具备良好信息获取能力的具体体现。

信息可以引起人们的感知、思维和行动。不同的信息反映不同的情况,具有不同的信息强度。一般来说,信息强度大,就会引起人们的深度思维;反之就很可能不会引起人们思维,或者不会引起人们的深度思维。而强度大的信息即具有针对性、重要性和新颖性的信息,分散地隐藏在各种信息源中,需要情报人员掌握各信息机构的运行和工作规律,熟练驾驭信息检索工具,才能及时准确地从信息海洋中查找到有用的信息。这种能力更多的依赖于经验和技术。

1.2 情报分析能力

情报分析能力就是将杂乱无序、良莠不齐的情报素材加以鉴别、整理,使之纯洁化、有序化、浓缩化、深刻化,并从中发现、发明或创新知识,最终形成高品质情报的能力。

按照知识管理的理论,在以数据为起点的增值链上,分布着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4个层次,笔者认为第四层即最高层的所谓智慧即为情报。数据的堆砌不是信息,大量信息的堆砌也不是知识,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情报,是由在情报信息推动下的思维活动,即情报分析串联起来的,通过情报分析后产生的新的情报比它所依据的情报素材、资料的内容更系统、更丰富、更深刻。这种能力主要依赖于人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素质。

1.3 情报服务能力

情报服务能力就是在恰当的时机,将恰当的情报提供给恰当的用户的能力。情报服务是联系用户与情报的桥梁,是组建情报系统的依据。笔者认为服务能力大小取决于用户和情报单位之间在思想沟通和资源流通上的通畅程度,网络化服务是现代化情报信息服务的最新标志。这种能力即依赖人的服务意识,又依赖网络通信技术,良好的情报服务能力是情报单位健康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

2 基层科技情报单位的特点

基层单位如研究院所、工厂企业等,无论是搞科研,还是促生产,均离不开科技情报的支持,因此都要设立专门的科室负责科技情报工作,它与国家级、部门级等独立的、专门的情报机构相比,规模小、范围窄、专业性强,服务对象也主要是基层领导机关、科研和生产一线人员。

虽然相比于独立的专门情报单位,基层科技情报单位所从事的业务并不是单位的主体业务,但却是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效益的、先行性的科技基础工作。基层科技情报单位共有的宗旨和任务,就是要走在本单位科技发展的前端,突出新概念、新技术、新举措的持续跟踪和系统分析,借鉴世界先进技术,强化对科技创新发展和创新应用的引导、启发和预警,为本单位、本专业的科研、生产等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可以说基层科技情报单位规模小、人员少、经费缺,但任务重大、功能专一,这些特点使得基层科技情报单位不能平均分配精力,做到面面俱到,只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在刀刃上,即大力提升自身的情报能力,尤其是情报分析能力,才能出情报精品,从而充当起“尖兵”和“耳目”的角色。

3 提升情报能力的工作思路

情报研究一直是科技情报工作最本质的活动,但在信息化、网络化大潮的冲击下,很多基层科技情报单位急于改变传统现状,将全部精力用在了信息化资源建设上,专职做起了媒体、图书资料等“信息工作”。笔者认为对基层科技情报单位来说,这些工作是必要的,但绝不应该是主业。如果一个情报单位失去了情报功能,决策者即使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增加了,但其直接支持决策的可能性却会大幅度降低。决策者更多需要把握的是对关注对象的发展趋势、本质、规律等真相的揭示,以及对背景和诱因等的合理推断。因此情报分析研究能力仍是科技情报单位的核心能力。笔者认为,面对当前的信息化、网络化环境,基层科技情报单位要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提升这种核心能力,就要处理好“拿来”与“原创”的关系。

3.1 在提升信息获取能力、情报服务能力上,“拿来”是捷径

在信息化时代,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信息环境 ——网络环境。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全球性计算机互联网络,为人们构筑了一个多元化、全球 化的信息获取和传递环境,将人们带入了信息的海洋。网络通过数字形式将分散在不同载体 、不同机构、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存储、链接到网络上,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获取和传 递的方式。这种网络环境为采集知识和信息收集、存储、加工、传播和再创造的基层科技情 报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充分显示其价值的有利条件,科技情报人员在工作过 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广泛浏览、筛选、处理和传递情报信息,可以说网络 工作环境的日臻完善给科技情报工作带来了资源便利、手段便利、协同便利、服务便利。

基层科技情报单位要提升信息获取能力与情报服务能力,必须将自己融入到网络环境中去。在这一环节中,笔者认为基层科技情报单位要走“拿来”这条捷径,因为IT技术既不是基层科技情报单位的强项,也不是它的主业,而是实现信息获取、情报服务必须借助的一种工具,因此完全可以借助专业的技术公司来实现自己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需求,单位只需要付出一定的经费,培养1~2名技术管理人员就可迅速、轻松地解决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在提升情报分析能力上,以人为本走“原创”道路是根本

信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是做好科技情报工作最重要的因素。 认知的主体是人,一个情报系统能否及时而有效地感知外界,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一批“通晓 当今外界、洞悉未来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笔者认为基层科技情报单位要提升情报分析能力 , 应当注重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的培育及其效用的有效发挥,以人为本走“原创”道 路。

3.2.1 单兵作战向团队工作模式转变

一个团队是为了实现同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集成的正式群体。团队工作模式,可以集各自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技能互补,知识互补,在共同目标激励下,使每一个人积极投入工作并可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

科技情报工作横跨多个学科领域,技术性、专业性要求高,需要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单凭个人难以完成规模庞大且日益复杂的研究工作,必须依靠知识密集、优化组合的团队来完成。而目前基层科技情报单位普遍存在的“散、小、全”和惯于单兵作战的工作模式仍未得到大的改变,这是基层单位情报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3.2.2 复合型人才向领军人才转变

领军人才的内涵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必须学有专才,术有专攻;二是必须具备成为一个团队 的核心和灵魂的能力。领军人才绝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必须是能够领导一个团队认清局 势,具有战略发展眼光,并能在工作中统筹领导的专门人才。

领军人才能够掌握大的发展脉搏,洞悉大的潜在需求,确定大的研究课题,解决大的决策疑虑,提出大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辐射性,能够大大提升整个团队的效能,促进单位情报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而复合型人才是指一人能够掌握多种专业技能,提升的仅仅是个人专业能力,其作用的发挥只能是阶段性的、局部性的。实际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基层情报单位缺乏领军型人才,或者领军型人才出现断档局面,其情报能力将会大打折扣。

4 结束语

在信息化、网络化大潮的冲击下,基层科技情报单位能否在科技发展和决策中突出其价值和地位,取决于对其核心能力的认识和定位。所以,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基层情报工作要找到自己的感觉和出路,就必须识别出自己的情报能力结构,识别出情报能力的优势与不足,注重情报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基层情报工作才能确保有“为”有“位”,良性、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元清.论网络环境与国防科技情报工作模式的转变[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1):6-10.

[2]战培国.对基层国防科技信息工作一些问题的思考[J].情报学报,2006,(10): 76-77.

[3]贺德方.自主创新 情报先行[J].中国信息导报,2006,(10):12-13.

[4]池建文,顾小放.科技情报工作需要尽快摆脱“非常态”[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6):721-724.

[5]霍忠文,史秉能,等.国防科技信息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6]史秉能,赵澄谋,等.情报研究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7]Joint chief of staff.Department of Defense 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ated Terms[EB].http:∥www.dtic.mil/doctrine/jel/newpubs/jp102.pdf,P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