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皇泽寺

广元,唐代称利州。皇泽寺旧名乌奴寺,又名川主庙。现在的皇泽寺,系清代修复,建筑依山取势,朱栏画栋,古典雅朴,气势巍然。皇泽寺钟灵毓秀,融自然风光与文物古迹于一体。它的最高处为大佛殿,下为则天殿。它的得名,传说有二:其一,武则天出身在广元,曾在这里度过童年,后来当了皇帝,人们为了纪念她;其二,皇泽寺是武则天执政期间,当地人用她的赏金改建的一座寺庙。僧侣们出于不忘女皇的恩泽,改寺庙为皇泽寺,表示永远纪念她。

跨入庙门,是郭沫若题"广元皇泽寺"五个红色大字。蜿蜒的夹道两旁,翠柏簇拥,女贞枝条,迎风摇曳;花台石壁,宛如画屏。透过林木仰望,峭壁的石刻、碑刻、楹联和书画作品比比皆是,琳琅满目。涉足通道尽头,沿"壁峡"拾级而上,拐一个弯,"则天殿"出现在面前。则天殿保存有武则天的真容石像。大门两侧,悬挂一副木刻对联。联语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这副由郭沫若1962年秋题写的对联,对武则天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武后真容"石刻像是艺术造诣极深的石雕,头戴佛家宝冠,身穿长袍金褂,袒袍露臂,龙颈凤眼,神态安祥持重,展现了"千秋一女皇"的气质和风度。石雕左侧的题词是"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宋庆龄,一九六三年五月。"右侧写着"公元一九九三年四月,四川省省长萧秧接受了中华民族促进会副会长、泰国著名华侨陈世贤先生捐赠的金箔两万张,为保护武后真容石刻像,中共广元市委副书记郝振贤代表广元人民在成都接受捐赠后交文管所具体实施,在省文化厅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武后真容石刻重现金身。---广元市人民政府,一九九三年十月。"殿内玻璃展柜内陈列着郭沫若考证武则天之后回复当时的广元县人民政府的亲笔信和他创作的四幕话剧《武则天》。郭沫若选择了我国历史上这位遭到很多非议的武则天,赋予她"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高尚品德和"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正如吴晗同志评价的那样:"沫若同志尽可能忠于历史,做到无一字无来历,无一事无出处。通过艺术手法,把武则天这个历史上伟大政治家的形象更加强化、集中,和现代人见面了。"展室内还有一块明初的大理石碑,上刻武则天像:头戴皇冠,身着宫装,扬起水袖在翩翩起舞。殿内右侧有一块后蜀广政二十二年(公元959年)的细砂石碑,碑约856厘米见方,1954年修宝成铁路在皇泽寺出土,是一件珍贵文物。碑题是:"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碑文有:"天后武氏其人也,事具实录,此不备书,贞观时,父士彟为都督于是州,始后生焉。"这广政碑是武则天出身广元的重要依据,也告诉我们:她的父亲武士彟(山西文水人)在唐朝贞观年间任过利州都督。

展室内陈列武则天制定的《武后建言十二事》,这十二条纲目最重要的是:发展生产、减轻赋税徭役;改变行政作风;提高低级官僚的地位;提倡孝道和提高妇女的地位;提倡学习《老子》则是迎合唐高宗的需要。这十二条纲目,与当时的舆论相吻合。一经颁布于天下,人民称赞武则天贤明,就在这一年,她积极推行富民路线,重视农业发展。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稳步上升,人口由太宗时期的380万户增长到女皇晚期的615万户。在她的领导下,国力强盛,国家版图东西南北四域达到了整个唐代的极致。在军事上的成就也远远超过了贞观时期。她任人唯贤,对有才之人破格重用。她善于纳谏,有时连农夫樵人都可求见皇上申述意见,使唐代出现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武后被百姓称之为"天后"。

武则天一生执政49年,在位21年。67岁正式改唐为周,登上了帝王之位,成为大周的神圣皇帝。她是中国封建王朝中独一无二的女皇,是一个充满政治魅力而又充满争议的人物。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武则天当皇帝,谁敢说男尊女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