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漆器收藏掀起新波澜

zoޛ)j馟ivO7^5MNuom5ݴv]m5^tM<κiMy㽿}策划宫廷拍卖专场,漆器才在亚洲市场上逐渐受到重视。

在2001年,香港佳士得春拍就推出漆器专场拍卖,掀起了漆器拍卖的首波高潮。该次拍卖推出26件尤为珍贵的l2世纪至16世纪中国漆器,成交率高达92.3%。其中,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以1287.3万元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漆器的拍卖纪录。

据称,这种雕上牡丹和葡萄的朱红色圆状漆器制作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5)。此漆盒体型硕大,造工精湛,红漆层厚实,盖面精刻大朵牡丹花,围以不同姿态的花叶纹面,四周亦遍刻卷枝牡丹及趸草纹,被专家称为明代永乐年间漆器工艺臻于巅峰之作。

当这件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从120万港元起拍后,最初有10多位买家参战,最后被亚洲一位私人收藏家通过电话委托,以1287.3万港元竞得,高出估价10倍,并创造了当时中国漆器的世界纪录。

2003年,中国嘉德推出“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在该专场上,一件明金髹木雕雪山大士像以275万元成交;2003年,在上海崇源秋拍中,一件唐黑漆螺钿琴以220万元成交。

2004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永乐剔红雕漆云龙纹盖盒引起了漆器收藏者的关注,最终以1126万港元成交。

2005年,在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纹盖盒以214.5万元成交。2006年,香港苏富比以606.3万元的高价拍出一件清乾隆剔红御制诗笔筒;在2006年中国嘉德,一件清乾隆脱胎朱漆题诗菊瓣形盖盒以18万元起拍,最终以550万元成交。2007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明宣德剔红双螭荷叶式盘,估价150万元至200万元,最后以497.3万元成交。

从近两年的拍卖市场来看,出现在拍卖会上的老漆器数量很小,目前可见的老漆器中以元明清时期的作品居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受到皇家珍视的漆器品类,更是受到藏家的青睐,成为高价拍品的代表。

分析人士表示,明清漆器在拍卖市场占绝对优势,不仅因为其承继了宋元以来所创造发明的全部漆器技法,而且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皇家专用漆器生产和管理机构。这是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也使这一时期的漆器成为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最为重要的工艺品门类之一。

老漆器被视为潜力股

中国漆器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开始产生,在经历了秦汉时期的繁盛、明清时期的辉煌后,在民国期间却几乎灭绝。

1978年余杭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出第一只朱漆木碗和一件朱漆筒,将中华文明的历史维度拉到了七千年前。在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紧随着石器时代的,便是漆器时代。再往后,发展至秦汉时期,朱墨流转、壁薄如纸的漆器成为汉武帝案头至高权力和无双财富的象征。

明永乐时期是漆器工艺发展最快的时期,此时大批的南方工匠向北方调集,集中在皇城内,还建立了为皇家服务的官办作坊“果园厂”,专门造办御前所用的漆器,致使漆器从此远离了大众视线,成为了深藏皇宫、皇帝独享的艺术品。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漆器漆色润泽、技艺精湛、图案丰富,同时又出现了黄漆、彩漆,崇尚纤巧华丽,传递着明代漆器工艺的辉煌。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济空前繁荣,宫廷生活极为奢靡,一切物品都以精巧奇绝为尚,不惜工本和时间,漆器制作范围几乎涉及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文房用具、桌椅柜几,大到金銮宝座。表现的题材新、品种多,精美华丽,纤巧细腻。

乾隆皇帝酷爱漆器,经常亲自参与设计纹样。清宫所藏带有乾隆年款的漆器作品很多,现存乾隆咏漆器的诗文就有几十首。

漆器在清代达到了鼎盛,后于日本得到较好的传承。日本家家户户都以拥有一个漆器碗而自豪,且日本政府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日本,漆器工艺的传承仍以家族式传承为主,细腻而高级的传统技术继承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漆器成为出口创汇及赠送给外国友人的重要工艺品。改革开放后,随着艺术品市场升温,精美的老漆器成为艺术品拍卖不可或缺的部分。2006年中国漆器工艺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有关专家表示,就漆器本身的制作难度、工艺流程和存世数量而言,漆器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漆器的奢侈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首当其冲的是它令人称奇的制作工艺。先以木灰或金属为胎,再在胎骨上层层髹漆几十层或上百层,半干时再根据剔红、剔犀、螺钿和描金等种种不同工艺类型,或描上画稿,或雕刻花纹,或描金镶钿……整个过程延续数年,一件漆器才能大功告成。

漆器作为一门传统手工艺,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清代诗人袁枚曾以“阴花细缬珊瑚明,赪霞隐隐东方生”概括了漆器夺目的视觉之美,而漆器能耐千年不朽,能容百年寂寞的品质,又颇浸渍了一重“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东方艺术精神。

然而,漆器保存难度很大,漆器不怕水,但怕干燥,易裂,通常的恒温都不利于漆器的保管。因此,存世量稀少是漆器最为鲜明的特征。这样一来,完好无缺的精美漆器在收藏市场就显得尤为珍贵。

据称,唐代以前的漆器,除了考古发掘出的以外,流散在民间的极少。因此,元明清漆器便成了最值得收藏的对象。尤以元为首,漆器工艺发展到这个时代达到顶峰,出现了像张成和杨茂这样的名传千古的漆器大师。

明清时期,宫廷漆器取得长足发展,其中又以明永乐、宣德年间及清乾隆年间的漆器最为优秀。乾隆之后的漆器工艺逐渐失传。因此,清代宫廷漆器被视为最具投资价值和收藏潜力。

据介绍,这些年海外漆器的价格迅速上涨,10年前几十万元一件的精品漆器,如今达到上百万或上千万元。尤其是宋元及明初的老漆器最为精美,也最有升值潜力;清代漆器的价位虽低于前者,但成交情况也十分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老漆器在内地未能形成像瓷器、书画那样的气候,故而在内地的价位远远低于海外市场。随着人们认识的提升,老漆器存在着很大的升值空间。

老漆器收藏警惕仿品

分析人士表示,老漆器在制作时,工艺复杂,任何一道工序上出了纰漏,都会影响到老漆器的质量和艺术表现效果。因此,在挑选漆器作为收藏品时,也应该格外仔细。

对于出土保存状况较好的、已经脱水的高古漆器应该注重收藏。因为高古漆器目前价位偏低,而且很多都属于国家重要文物,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人们对漆器认识的提高,高古漆器将具有较大的收藏投资潜力。

有关专家表示,收藏者还应该选择的漆器品种包括大师作品、镶嵌作品、仿制历代经典的作品、髹漆及雕刻等工艺水平较高的漆器作品。

据介绍,大师的漆器作品附加值较高,升值空间较大;镶嵌作品的制作难度大,而且表面都以玉石、碧玺、芙蓉石等天然珍贵的材料做装饰,所以镶嵌工艺的漆器作品未来涨幅一定是水涨船高。

仿制历代经典的漆器作品不可多得,古代的一些技艺和品种目前面临濒临灭绝的危险,仿制古代作品技术难度大,所以即使是仿制品,同样也具收藏价值。

收藏者还应该挑选髹漆、雕刻等工艺水平较高的漆器作品。这类作品工艺精湛、制作精美、欣赏程度高,可作为陈设品和收藏品。在挑选时,要看彩绘是否有表现力,雕刻的线条是否流畅自然,有没有断刀等现象。

随着老漆器收藏的升温,在原本就存在着辨识难度的漆器市场,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仿制漆器和现代赝品,鱼目混珠。因此,老漆器收藏更要注重辨别真伪。

据称,目前可以见到的老漆器‌‌一般都是明清的,并且它们一般都具有款识,而这一特点就是老漆器鉴别的最关键所在。款识就是落款,年代不同,其内容也就不同。真品的款识自然流畅,而仿品的款识有雕琢的痕迹,两者对比就自然能够辨别出来。

辨别漆色也是新老漆器鉴别的一个重要内容。老漆器的年代不同,其颜色也不同,年代比较久远的老漆器,因为时间的关系,漆色发暗,表面有润光,具有年代感。而仿品则不同,它们大都颜色鲜艳刺眼,较易分辨。

有关专家提醒收藏者,辨别新老漆器,闻漆味简单易行。新漆器即便存放多年也仍然会有刺鼻的塑料气味,而老漆器漆味随着年代久远早已经散发完,而且过去人们使用的都是天然漆,现在都是化学漆,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收藏者不难辨别。

断纹也是比较重要的新老漆器鉴别方法。漆器断纹大体上分为两种,其一是细碎断纹,也称为“手皱断”,具有这种断纹的木胎漆器,随着时间的推移木质的纹理已经深入漆表,人工无法仿制。其二是“蛇腹断”,因为其纹路比较像蛇腹上的横断纹,故有此称,这种漆器断纹较为普遍,仿制的可能性较大。

辨别新老漆器可以掂重量。老漆器的胎质材料比较多样,有木胎、竹胎、皮胎、陶胎、脱胎及金属胎等。在选购漆器的时候可以用手掂器物的重量,木胎器物都有厚重的手感。而仿造漆器是机器一次成型,一般没有胎体,较之木胎的又轻便许多。

辨别新老漆器还可以敲声音。老漆器的制作工序繁复,成形的器物由里到外都非常缜密,拿在手上除了能感受重量以外,还可以用手敲击器物表面的不同位置,听其发出的声响。纯手工制作的老漆器,每个部位发出的声响大小、感觉都是一样的,说明整个器物匀称密实。而仿品敲击时发出的声响不均匀,会有空洞的感觉。

除了以上选购漆器优劣的方法外,还能从做工的精细程度、器表装饰的自然程度、产品来源等方面对漆器的选购引以为鉴。

当然,传统工艺的老漆器越来越少,所以它的市场价格逐渐上升,普通收藏者难以接受;而当代漆器价格相对低廉,收藏赝品的风险较小。收藏只要去正规的渠道购买,基本上都为真品。特别是一些现代工艺大师、名家制作的当代漆器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