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雕塑文化的特点

摘 要: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其中所蕴含着的独特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韵味的独具一格的雕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古代雕塑;文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038-01

中国古代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之前它就已经存在,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客观、形象地记载了中国文明史的演变过程,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心理情结和审美意识,也彰显着中国古代雕塑文化的独特价值。

一、原始时期的意象性特点

原始时期雕塑文化的最初形态是陶制品,造型多样的陶器为中国雕塑的多向性发展奠定了基础。雕塑作品可以根据其外形特征进行分类,有以动物外形为造型的器皿,有小型动物或人物捏塑,还有装饰用的雕塑配件。不管何种造型,原始人都把对象归纳为简单、不规则的几何形,例如在人物眼睛的塑造上,或是两个凸球,或是阴刻线纹,或是凹洞,这种意象反映了原始人对事物的模糊直觉,它是后世盛行的写意风与抽象风的基础。原始时期的这种意象性特征是原始人生命自然状态的发散表现,是直觉感受的表达,其形成基于原始人主客未分的混沌心理状态,泛神论与空间恐惧在此演化为造型手法的稚拙与朴野。

二、商周时期的抽象性特点

商周时期雕塑文化的形态是青铜器,作品以传统祭祀礼器为主。与原始时期的意象风不同,这一时期大行其道的是抽象风——东方的抽象,带着神秘主义色彩,它是万物有灵与抽象本能的结合,它追求表现人物特征,通过信仰神力而达到美,把对自然的感受通过宗教的观念转化为形象。所以,其神秘——富于图腾意味,其抽象——视复杂事物为简单之概念。例如三星堆的青铜雕塑,特征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雕塑作品的抽象性特点,运用夸张手法表现的巨大青铜面具,用简练的线条勾出五官,再以突出的圆柱状眼珠,鹰钩状的鼻子,前倾的下巴和两只招风大耳,塑造出异常神奇诡谲的形象,这与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神秘自然界的敬畏密不可分。

三、秦代的写实性特点

秦代在雕塑方面的重大成就,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型陶兵马俑和铜车马,作品承袭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朴实特点,趋于写实性。例如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秦军的实况制成的。秦以前的雕塑以装饰性为主,而秦俑采用了写实的刻画方式,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征,秦俑一般身高1.8米左右,最高者可达2米,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通过对面部的精心刻画将秦军的各种人物表现得生动形象。陶马一般身长2米,通高1.7米,与真马大小相等,形体比例正确,栩栩如生。这种写实性是区别于西方写实主义的中国式写实,体现了东方人善于将形体平面化的倾向。

四、汉代的写意性特点

汉代雕塑文化的主要形态是石雕群艺术,汉代的写意性是中国雕塑最强烈、最鲜明的艺术语言。例如霍去病墓前的代表性石刻——《马踏匈奴》,作品长190厘米,高168厘米,艺人用隐喻的手法,借战马的形象来体现霍去病的威猛和战功卓著,雕塑的外轮廓准确有力,形象生动传神,具有丰富的表現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整件作品富有诗意的想象力和生命力,彰显了中国人重“意”的艺术表现思维方式。

五、隋唐时期的造型性特点

隋唐时期雕塑文化的主要形态是石窟、佛教造像,呈现的是佛教理想化的造型风。庄严与慈悲是超越现实造型的精神基础,工匠艺人们把它外化为形式,并综合了严谨的法度与理想的形态,弥漫着普渡众生的慈光。从形式上看,汉代雕塑重“体”,而隋唐时期的雕塑则发展了中国雕塑艺术中线的元素。例如唐代著名的敦煌石窟,其所塑造的菩萨造像,不管是形象,还是装扮,基本上都是依据那一时期典型的美人形象来塑造,其造型性特点明显,世俗化的美丽已打破了宗教禁锢的气氛,真实地体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思想和艺术水平。

六、宋代的写真性特点

宋代雕塑文化的主要形态是佛教雕塑,宋代的雕塑作品在样式及手法上都有新的发展、创造,其题材明显世俗化了,以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为主要特征;在表现手法上,也具有明显的写真风格,比较注重局部、细节的刻画。例如南宋绍兴年间的大足石窟,其菩萨像除外形上表现为世俗的写真外,用于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特征的身体姿态手势、瞬间表情的捕捉与刻画等也接近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总而言之,宋代写真性特点可归纳为:题材的世俗化、形象的生活化、心理人情化、手法逼真化,内容及形式与宗教教义背道而驰,形成表现生活的画卷。

七、明清时期的程式化特点

明清时期雕塑文化的主要形态是皇家仪卫艺术------陵墓雕刻与宗教雕塑,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受到当时封建典章礼仪的规制,大多数的雕塑都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显现出定型化、程式化倾向。例如明十三陵,陵前神道长1200米,神道的两侧设有左右相对的人物、动物雕刻,皆用巨大的整石雕成,风格写实,崇尚简朴,不追求华丽。为守护帝陵,神化了的人物、动物立于天地之间,它的体量、神气要镇住一个广阔的空间、悠远的时间,所以,造型“夸张”是其必然选择,同时,程式也与“尽忠职守”并存,放眼当时的陵墓雕刻,程式化是其雕刻艺术的一大明显特征。

参考文献:

[1]王家斌,王鹤.中国雕塑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