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传统工艺研究

马来西亚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其中以雕刻、蜡染和风筝制作工艺最为著名,这些传统工艺作品反映着马来民族心灵手巧以及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马来西亚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华裔和印度裔的工艺承接自祖辈传统,马来民族在生产实践中也积累并形成了令世界惊叹的传统工艺,而其中以雕刻、蜡染和风筝制作工艺最为著名,这些传统工艺作品反映着马来民族细腻而敏感的心灵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欣赏和热爱。

一、雕刻艺术

传统马来雕刻艺术可追溯到“东山文化”时期,曾出土于马来西亚境内的“东山文化”铜鼓上刻有动物和人物形象。古代马来文化是在印度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古代马来雕刻艺术受到了古印度文化的深刻影响,公元七世纪前后的雕刻作品多以印度教及佛教文化为主题。公元十五世纪前后,伊斯兰教开始流行于马来半岛地区,寺庙及宗教雕刻艺术逐渐沉寂,木雕和金属雕刻技艺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木雕艺术在马来西亚有着悠久的历史。马来木雕所表现的主题主要是生物、宇宙、大地、有规则的几何图案以及使用爪威文或者阿拉伯字母书写的经文书法等。马来人喜欢在传统的木屋上雕刻花鸟虫鱼,古代马来君王也常常让人在其宫殿中雕梁画栋以显贵气,现在依然能从一些遗址中窥探马来木雕工匠巧夺天工的精湛艺术。马来木雕在雕刻艺术和风格上独具一格。要完成一件好的工艺品,一方面取决于所选木材的材质、造型以及天然纹理,另一方面取决于雕刻家的审美意识和雕刻艺术。在传统马来木雕的雕刻技巧中,以直接穿孔、半穿孔和凸面雕刻这三种技艺最为重要。

马来雕刻艺术的风格,大致可分为静物木雕、场景木雕和混合木雕三种。静物木雕所刻画的是一个独立、单一的物体,如月亮、太阳、动物、花朵等。场景木雕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场景,动态感很强。雕刻家常常会给这些作品取一个生动的名字,如“下午回家的鸭子”、“逆流而上的犀牛”等。这类木雕作品集实用与艺术为一体,即可摆放在家中作为装饰品,同时也可作为置物盒使用。混合木雕作品集静物木雕与场景木雕的特点为一体,其主题大多刻画植物、树木的繁茂锦盛。在雕刻的过程中,雕刻工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马来木雕艺术中常用的雕刻工具有很多种,如锯子、木刨、铁槌等,而最重要的是凿子。

在古代,男子佩戴克里斯剑不仅仅用于防身,同时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把完整的克里斯剑长度一般在30-38厘米之间,由剑刃、剑柄和剑鞘组成。刃面和刀柄的制作和装饰最能体现克里斯剑的艺术性。刃面锋利无比,焊接的花纹精美绝伦。剑柄一般用兽骨、兽角、象牙,或金、银等贵重金属做成,并雕刻有花、鸟等,做工精细。剑鞘上往往饰有花纹,家境富有的人还会镶嵌珠宝,彰显富贵。可以说,克里斯剑的制作和装饰艺术是马来文化最为精致、最集中的表现。在如今的马来西亚,已经很少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克里斯剑,它犹如马来民族的传家宝,已经成为力量、智慧、坚韧、勇敢以及吉祥的象征。

二、蜡染艺术

巴迪是传统马来蜡染工艺中的集大成者。马来西亚巴迪是一种传统的蜡染布料,其工艺复杂,历史悠久。因为巴迪很难长时间保存,有关巴迪的起源已经很难考究了。根据民间流传的说法,早在十三世纪,马来王国和爪哇之间就存在巴迪交易,爪哇在巴迪制作工艺及设计上影响了马来半岛。早期马来半岛上的巴迪制作者们以木块为器具生产类似巴迪的纺织物,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爪哇的蜡染技术方才传播至马来半岛,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具马来西亚特色并体现马来西亚独特美学价值的蜡染工艺。

马来西亚蜡染布料上的图案选择很讲究。因为伊斯兰教禁止任何形式的动物崇拜,因此马来西亚巴迪蜡染布上的图案大多是花与树叶,不过,蝴蝶是一个特例,马来西亚的蝴蝶种类繁多,堪称世界之最,以蝴蝶为主题的蜡染布料也很多。此外,讲究对称是马来西亚传统文化中考量美的重要标准,规则的几何图案设计也是巴迪的特色之一。马来西亚巴迪在着色上也比较特别,基本上采用毛刷涂装的方式,色彩看上去非常明亮。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迪的生产开始商业化,各种巴迪服饰出现在大街小巷。政府鼓励民众多穿巴迪,支持民族产业,国家领导人也将巴迪视为“国服”,常在重大场合着巴迪出场。色彩鲜艳、制作精美的巴迪也成为游客在马来西亚首选的纪念品。

三、风筝制作

风筝在马来西亚具有特殊的意义。传说在很久以前,一名庄稼汉救下了一名迷路的小女孩,将其领回家中悉心教养。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孩出落成一位美丽的姑娘,而村子里的庄稼也长得特别好。谁知庄稼汉的妻子此时妒意横生,将女孩儿赶出了家门,从此村里的收成一落千丈。有人说那位姑娘实际上是稻神,犯错的人们只有将美丽的物体升入空中,向稻神诚心忏悔,情况才会好转。于是庄稼汉和妻子便制作了漂亮的风筝,风筝飞入高空,地上的收成也好起来了。久而久之,在收获之后放风筝渐渐成为马来人的习俗,在表达对稻神的感谢和敬意之时,也祈求神灵能继续眷顾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

马来人制作风筝的过程非常考究。风筝的长宽大致为1至1.2米,形状各不相同,大多是模仿动物的形状,如鱼形风筝、鹰形风筝等,其中以月形风筝最受大众青睐。风筝材料的选择相当考究,制作风筝所选用的竹子须挑选那些向着东方生长的竹子,选好的竹子经过处理后,在制作风筝之前要先在泥里浸泡一个月,之后将其劈成6厘米宽、150厘米长的竹条。接着,用准备好的材料捆绑成风筝的骨架,并在骨架上糊上一层薄薄的纸片,然后装上响弓。最后是风筝的装饰,这是最难的一步,也是最能体现出工匠手工技艺的一步。工匠们在风筝纸片上描绘各种图案,大多是当地的花卉以及天空中变换的流云,图案讲究对称,精美绝伦。在马来西亚的南部地区,有的风筝制作师们将传统的马来西亚蜡染印花艺术与风筝的装点绘画结合起来,创造了许多独特新颖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