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板·销子·拴马环

几年前,我在河湟地区的一个县城里搜集一些民间民俗事象的照片时,偶然发现了两块黑黢黢的漆雕木板,上面镌刻着美观的吉祥图案。其中呈长方形的一块上是“福”字的象征图,另一块呈矩形的上面是“万”字的象征图。这两种图案,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中积淀下来并已经程式化了的东西,在一些古建筑和旧器具上经常使用。但将它们刻在两小块不大的木板上,而且看上去年代旧远了的样子,颇使人费解和讶然。之后我才了解到,它的名子叫做“印板”。

在以农耕为主的河湟地区,印板是用来在粮仓和粮食堆上做印记用的原始工具。秋收季节。粮食归仓。人们先用木制的刮板,将放在仓子里的粮食表面刮平整。再用不同形制和不同花纹的印板,在上面戳上一个个明晰可辨的印记。就像在书写工整的契约上面摁上了手印,在即将寄出的信件封口上盖上了邮戳一样。它们具有一种最基本的法律效应。而粮堆上的印记警示人们:那是属于集体的五谷,谁也不得私自占有。

然而,印板在那时候对人们的约束,更多的是出自于道德上的。它实际上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在颗粒欠收,食不果腹的饥馑年代,面对有限的粮食,就是面对着一种巨大的诱惑。但人们即使吃糠咽菜,节衣缩食,勒紧了裤腰带,也从不打别人或者集体的主意。在既没有防盗门,更没有报警器。就连起码的防护栏都没有的情况下,一块小小的印板就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就成了一种检验人们道德行为的标准,就是一种不成文的“法律”法规。更为重要的,从印板上折射出中国人信守了几千年的一种美德。

印板虽小,可它毕竟是一件历史的产物,它深深地记录了人们的心理和品质的变化轨迹。就像过去的人们对物质的占有要“取之有道”,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现在人们在欲望的促动下,总想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已有。那些坚固的防盗设施和诸多的规范条文。又怎能阻挡得了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又怎能替代得了心理上的自觉约束呢?我想,我们在遗忘并失去了印板的同时,还遗忘和失去了更为重要的东西吧!

知道销子的作用,是从了解木轮大车开始的。木轮大车作为过去的一种原始交通工具,在河湟地区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它虽然笨重、缓慢,使用起来很费劲,但比起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肩扛手抬,却是当时令人羡慕的一种先进。它是劳动者的智慧,也是劳动工具上的一种创造。长期以来,它与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联系。至到如今,有些地方的村民,还把那些废弃了的木轮大车车轴,埋在村头的土壤里,以祈求村庄的安宁和五谷丰登。

木轮大车也叫杠梢车,除了木辕、木轱辘和木车盘,最关键的部分应当是木车轴。木车轴中间粗两头细,是由坚韧耐磨的桦木做成的,在一辆载重的木车上,它是最吃重的部位。在穿过木轱辘的车轴外侧,两头各有一个小小的圆孔,圆孔中插入一个结实的小木棍儿(后来也用铁钉代替),叫作销子。销子的作用是固定车轮,防止车轮在行驶转动过程中脱离车轴,同时也便于拆御修理。所以,销子虽小,但事关重大。只要取下那叫作销子的小木棍儿。整个大车就无法行驶了。

早先的时候,民风淳朴,人情尚笃。冬日农闲时节,当有交情甚厚的亲戚或朋友,驾着牛车或马车前来造访的时候,主人家自是欣喜异常,正应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那句古话,急忙叫家人御车喂马,并亲具鸡黍,治酒相待。主客同饮,陶然忘忧。及至红日西坠,暮色四合,客人起而告辞,好客的主人为使客人尽兴,便悄悄让人取下客人乘车上的销子,以断了客人寒夜回家的念头。于是主客同回坐席,秉烛长谈。那一夜的窗外西风,那一夜的雪染寒林,浑然不知。只因了情谊二字。这是由销子引发出来的一段佳话,也是曾经的一种民俗。事至今日,我们的交通工具早已今非昔比,但人情冷暖的变化也自在心里,说起来不禁让人喟叹唏嘘。

在湟源县城的老街上,我曾经徜徉过多次,而每一次总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收获。那些由青石条铺就的曲径幽巷,那些被历史的风雨驳蚀了的老城门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至到最后一次,当我从一家古旧的大门里跨出门槛的瞬间,发现大门右手的门柱上方,悬垂着一个锈迹斑斑的小铁环,它的颜色与深黑色的门框几难相辨。显然,那就是在岁月的烟尘中遗留至今的拴马环。与那个拴马环相匹配的是大门两侧的两块圆形上马石。

拴马环和上马石,同样印证着一段历史,印证着曾经的丹噶尔城中茶马互市的热闹非凡。络绎不绝的牲畜商队,川流不息的集市贸易。那时候的商家与歇家之间,农业区与牧区之间的往来交易中,最离不开的就是骆驼和牛马。所以,除了应运而生的大客栈和车马店以外,那些大户人家的门柱上,几乎都有拴马环,商家们远道而来,歇家自然是好茶好饭相待。生意谈定,主客相握而别:解下拴马环上的缰绳,踏上门旁的上马石。翻身上马,缓辔而去。这来去的中间,演绎了多少友谊;演绎了多少故事。往事如烟,留下的只有那些沉寂了无数春秋的拴马环和上马石。

印板、销子和拴马环,都是如今生活里极难见到的历史陈迹。它们虽然简单老旧,却记载了一段淳朴的生活轨迹;它们虽然毫不引人注目,却潜藏了那个年代里人跟人之间无法割断的联系。它让我想起那些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想起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乘坐的老牛车;想起现在城市里早已绝迹的良马名驹。在小小的印板、销子和拴马环上,蕴含着让人值得思考和追溯的历史、生活和深深的哲理。面对它们的沉默,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