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建筑柱础艺术

zoޛ)j饨ky文化的发展而成为结构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构件。柱础是石刻艺术与木构建筑体系的天然结合点,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其中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文化。建筑规划者根据建筑的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人文环境、主人的喜好和审美情趣而使其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柱础艺术特点。

【关键词】 建筑艺术;福建古建筑;础柱

柱础是中国古代建筑石构件的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柱也,建筑的支撑;础也,承托立柱的基础。柱础就是木构架建筑中立柱下面为加大受力面积而增加的石质基础,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它可起到起平、隔潮、保护柱子不往下移动或下沉,加强柱基的承压力的特殊作用。

柱础作为传统木构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建筑纯粹的结构构件,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并成为结构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构件。柱础是石刻艺术与木构建筑体系的天然结合点,它犹如一扇亮丽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其中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文化。建筑规划者根据建筑的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人文环境、主人的喜好和审美情趣而使其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柱础艺术特点。

一、柱础的种类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依山面海,各地区降水量,湿气差别较大。对木构架建筑而言,潮湿容易使木材腐蚀,因此地面以上的柱础高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柱础越来越具有装饰性与审美性。精心雕刻反过来衬托出建筑的精美。柱础早期分为两种,一种是埋于基面以下的,为了承受柱的荷载,防止柱子下沉;一种是基面以上的,是为了隔绝地面的水汽,防止柱脚受潮腐蚀,起了一个保护作用。早期的柱础大多数为未经雕琢的天然卵石,它们质地坚实,有的埋在基面下,有的暴露在基面以上,也有的为铜铁块、石块或火烧土。铜铁柱础大部分是器物碎片组成的,由于在所有材质当中,铜铁柱础的原料昂贵,制作流程繁琐而且要求技术高,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传播和发展,因而比较少。而土柱础的抗压能力、防潮能力、耐久能力都不如石柱础和铜铁柱础。福建盛产石材,作为石柱础的原材料被广泛推广,它既防潮又抗压,还可以随意切割形状,方便雕刻纹样。加上石材内部结构致密,蒸汽渗透细数小,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毛细水上渗,具有较强耐久性和防潮特性。石柱础的造价低廉,使得它利于传播和发展,成为首选的材料,越来越平民化,并且融入了更多民俗民风成份。正是这些形式背后的社会文化、民俗生活和技术水平对于柱础艺术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柱础的造型形式多源自几何形体、生活器具、宗教文化、民俗生活等方面,如寺庙的覆盆莲花式,民居的鼓镜式和鼓式,以及束腰复合式、瑞兽式等造型,并融入其实用功利性。

二、各地区不同的文化差异

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在闽北群峦叠峰、河流纵横的土地上,崛起了一个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它就是司马迁《史记》中为之列传的闽越国(当时亦称东越)。[1](P1)汉末以后中原人有三次大规模迁徙入闽,因此,中原文化艺术得以在八闽大地传承和保留,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这些都充分体现在福建古建筑艺术装饰上。早期迁入闽西一带的人,他们的根在中原,历史上因战乱和自然灾害使他们举家南迁,明清时期,就有许多人定居在赣、闽、粤交界的地方,成为客居他乡的客家人,世代的迁移流动使得“根”在他们心中至高无上。他们怀念中原生活并且有着强烈的敬祖宗观念和集体意识,古建筑的装饰雕刻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显赫昔日的家族,建筑中的柱础往往受到严格的等级宗祖之分。不同的柱础,位置也不一样。不同位置的柱础,装饰程度也不一样,雕刻精美的柱础,一般在重要的位置,祠堂或公共大厅。这些都与客家人的传统思想有关,并折射出他们的民俗文化,许多装饰艺术来自中原。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汇,实质是中原遗风与本土文化的交相辉映形成的以中原文化为主、兼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的艺术风格。最典型的是体现在闽北的下梅古民居方形柱础、闽北书院弧形大束腰和南靖客家致广园围屋中的清代矮复盆础造型。这些柱础在造型上有其独特的风格,题材比较注重激励进取,尊老敬老,教化作用,做到“有图必有义,意必吉祥”的美好喻意(图1)。

泉州地区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东南亚、西亚,以至欧洲大陆通商。这里聚居着异域商人,他们分别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据考证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并留下大量遗迹,使这里成为多元文化融洽交汇之外,它们和谐共处、互促共荣。同时泉州作为唐朝中期以后中原移民集中的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秀丽东南的自然风光。海神信仰是泉州海洋文明的直接产物,泉州海洋文明的世界历史地位决定了其海神信仰的世界级的重大影响力。泉州开元寺是众多木构建筑中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建筑,其特点是将雕饰艺术与构造技术巧妙地融为一体,既有浓郁的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韵味,又有鲜明的闽南建筑风格。开元寺大雄宝殿外立有四根八角形连础斗龙柱,造型别致奇特。它以整石雕砌而成,底为双层方形柱础,柱身呈八角形,柱头为坐斗式。大雄宝殿原本是百柱殿,只是后来因为建筑功能的需要,加长了汴梁,减少了柱础,最终被建造成只有86根柱子的“百柱殿”,其气势之宏伟,景象壮观,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图2)。后在公元1637年,据史书记载,右参政按察使曾樱与总兵郑芝龙重修开元寺紫云大殿时,为防潮、减少白蚁侵蚀、延长建筑的寿命而将木柱础换成石柱。[2]这些柱子的式样千变万化,艺术加工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个时期的海棠式花柱、圆柱、方柱、楞梭柱、蟠龙柱等,这些雕刻作品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改变了以为一味的追求“形似”而更加注重“神似”,更加追求它的动态美和神态美。更叹为观止的是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这些都吸引着中外学者纷沓而至。它的式样、格局和图纹都反映了泉州在宋元时期海外交通便利、多元文化融合的风格和特征(图3)。还有蔡氏古民居,位于泉州南安市的官桥镇漳里村所属的漳州寮自然村,其厅堂两侧的柱础设计独特,雕饰精美,是闽南清代传统民居中的典型代表。它大量沿袭、保留了传统的闽南民居建筑风格,集中表现了闽南独特的建筑技艺,因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图4)。

福州大多为入闽的中原人,受传统儒家审美观的影响,他们要求祠堂、宗庙、民居的柱础以厅纵向为中轴线作对称分布。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庙宇是供奉神明的。福建民间庙宇众多,有“村皆有庙,无庙不成村”之说。比如福州闽王庙宇中的柱础就较具中原文化特点。福州是清末的五口通商之一,又是福建政治、文化中心,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在此交汇,城区著名的南宋时期的木构架建筑“华林寺”,其柱础带有强烈的后唐中原遗风,又如,自唐代以来的官宦繁居的“三坊七巷”古民居,其柱础多以光宗耀祖,或文人雅士所喜闻乐见的琴棋书画来抒发文人的情怀(图5)。

三、题材与寓意

福建各地民风民俗不同,经过历史的冲刷,各地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和民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柱础也会受到各地独特民族风情的影响而独具一格,呈现出形式多样、雕刻细腻、题材丰富、风格迥异的特点。柱础中,反映民间信仰、风土人情与时代背景的各种装饰题材,在民族个性的影响下,有具象的写实纹饰、有抽象的图案装饰等。柱础造型以似圆凳形及碗形的为主,表面施以朴素淡雅之线条浅雕;有的下半部内宿。柱础一般分为三段,上段为础身,中下段为包含束腰与圭角的石座,其形式有鼓形、方形及八角形、须弥座等。福建各地柱础题材的多样以及风格上的自由活泼,使得福建柱础雕琢琳琅满目。在雕刻形式上,大都采取厚的浮雕形式,较少挑空设计,消耗时间心力的细部雕造也不多见。这些装饰题材的背后,都蕴涵极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福建柱础雕刻图案的内容,从它重复出现的比例分配上来看,大致分为祥瑞动物纹样、器皿实物图样、寓意植物纹样、生活气息的自然形象以及吉祥富贵的图案组合纹样。柱础的装饰手法多样生动,雕刻技艺精湛娴熟,极富感染力,通常采用浅浮雕、深浮雕、镂雕、圆雕、平雕等多种雕刻手法。它们充分展示了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技术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柱础表面的传统纹样设计也精彩纷呈且蕴意深刻,一般采用对称式和二方连续的设计手法来诠释人们吉祥愿望。柱础造型的演变,从另一侧面反映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一个缩影,是中国几千年建筑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闪光点。

在研究中,我们会发现,生活的土壤和风俗习惯给予创造者丰富的创造空间,使柱础的实用与审美更好的结合。人们逐渐突破柱础功能的约束,越来越重视对其审美要求,他们进行精致地雕刻,以功能为基础,兼顾装饰与审美的要求,甚至散发着浓郁的装饰性。福建柱础多受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影响,在装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其题材通过运用比喻关联、寓意双关、谐音取意、传说附会等形式,体现人们浓烈的祈福求吉的功利目的,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它了解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理想追求。如富商多以光宗耀祖为题材,以彰显人生;文人雅士多以琴棋书画为题材,表明淡泊名利;百姓多以民风民俗的美好生活故事、夙愿为题材,以丰富自己的生活。不同建筑、不同信仰、不同身份地位的主人,反映于柱础上的题材和审美情趣,真是丰富而迷人,由此也可见福建民风民俗的淳朴,这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山云蒸,柱础润。”[3]又是一个新时节。福建古建筑的柱础,不仅保护木构架建筑,是建筑不可分割的重要构件,同时也与建筑本身精湛的工艺融为整体,通过生动的雕刻工艺叙说着美好的故事,铭刻着先人对生活的乐观与期望,透过柱础,我们可以窥视先人的精神,展示出其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福建各地区自成一体,又有地方特色的柱础艺术,丰富着后世子孙们的精神世界,装点着他们朴实的生活,具有较高的审美与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踪.闽越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2]http://baike.baidu.com/view/114509.htm.

[3]刘安.淮南子·说林训[O].北京:中华书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