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樟树博物馆藏南宋开禧元年珍品

zoޛ)j馝}vӟ]v׎_}i_xM~=Z文化的发展,端砚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重,文人墨客除用于研墨,还喜爱端砚的鉴赏、馈赠、收藏和研究,如欧阳修的《砚谱》、米芾的《砚史》、苏轼的《东坡志林》等都有关于端砚的著述和赞美的砚铭、诗文。明代,由于社会鉴赏砚台和收藏砚台之风甚盛,端砚在设计、造型、雕刻方面均有所突破,主要是讲究“天然去雕饰”,往往利用天然的石形、丰富的石色、珍贵的石品花纹等稍作人工点缀就创作出天人合一的艺术珍品。清初,端砚也和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达到空前的繁荣,特别是制砚工艺十分雅致,刻工纤巧,加上附以名人题识,砚铭等作为装饰,使端砚身价更高。端砚已从实用价值演变为文玩之物,成为欣赏品和珍藏品。

该砚造型别致,纹饰雅致美观,纪年墓葬出土,为研究同类器型年代上树立了标尺。1995年经国家文物局全国馆藏一级历史文物鉴定确认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图二)。

3. 南宋龙泉窑青釉长颈瓶。平口,宽折沿,圆唇,细长颈,球形腹,圈足。素面。瓷质,通体施青釉,釉不及底。口径3.6厘米,腹径7.2厘米,足径4.2厘米,高13.3厘米,重251克。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瓷窑之一,因在今浙江龙泉市,故名,属我国南方青瓷系统。从出土的标本来看,它创始于五代,继承越窑传统,烧造青瓷,至南宋而鼎盛,于明代开始走下坡,最终结束于清代康熙年间,有700多年的烧瓷史。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宋代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其青瓷的釉色与质地之美,亦如巧夺天工的人造美玉,世人为之倾倒。南宋龙泉青瓷的造型亦形成自已的风格,稳重大方,浑厚淳朴而又不失秀媚,器型丰富多样,有碗、盘、盆、碟、盏、壶、罐、渣斗、水注、水盂、笔筒、炉、琮、投壶、瓶等,装饰普遍采用刻花和堆塑法,颇具艺术匠心。

该长颈瓶造型浑厚淳朴,釉色厚润,纪年墓葬出土,为研究同类器型年代上树立了标尺。1995年经国家文物局全国馆藏一级历史文物鉴定确认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图三)。

这三件器物均出自樟树市临江镇。临江镇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发达,古迹甚多。据清同治《清江县志·沿革》载,《尚书·禹贡》临江古属“扬州西南境”。“春秋属吴,属越,战国属楚。秦废封建,立郡县,地属九江郡。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改九江曰淮南,分立豫章郡(今南昌市),统县十八。”临江镇行政区域“隶建城”。“新莽改建城曰多聚……东汉建武初复故。”临江原名萧滩,以南朝梁天鉴初(约公元510年前后)吴平侯萧励袭封于此,因姓得名。唐武德五年(622年)“该建城为高安”。八年(625年)“以境内萧滩为镇”。南唐昇元二年(938年),洪州萧滩镇巡使吴鸾建议:“镇地南粤、虔、吉舟车四会之冲,请为县》。”八月,升洪州之萧滩镇为清江县,划出高安之建安、修德二乡,以及吉州新淦之崇学乡由清江县管辖,并以吴鸾为第一任知县,不隶州,直隶镇南军节度使。治城萧滩。宋淳化三年(992年),置临江军,以萧滩为军治,自此渐以临江代替萧滩旧名。又江滨有石蜿蜒如龙,长数丈,别名石龙城。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全国诸州、军俱为路。临江军则改为临江路,临江为临江路治所在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临江路为临江府,临江则为府治所在地。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于临江设立湖西分守道署。清宣统三年(1911年),撤销府的建制。自宋至清末,临江为军、路、府所在地共达920年之久,为道署所在地达108年之久。

相传临江历史上鼎盛时期“城内三万户,城外八千烟”。 明宣德四年所公布的全国33个课税大城市当中,临江就是其中之一。

樟树博物馆有很多文物均出自临江,南宋建窑兔毫盏、抄手钟形端砚、龙泉窑青釉长颈瓶是这些文物当中的珍品。这些文物的出土,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印证了当时临江的繁盛。

(责任编辑:刘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