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旅游地景观场构建

zoޛ)j馟iڝj	&ziMt
^yi__饨ky活动,增强互动参与性。再以名人故居为例,它们是旅游者感知过往历史的载体,但多数游客是走马观花,瞄一眼,印象不深。因此,可以考虑以游线形式将历史名人、历史故事、名人故居、历史记忆串联起来,在景区安排每日定时的“秦淮画舫巡游”活动,利用画舫可以停靠的功能,推出“游秦淮画舫、赏秦淮夜景、品秦淮船宴、听金陵白局、观名人故居、看实景演出、寻六朝烟雨”的系列活动,强化游客对该地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六朝变迁的记忆。

2.百年老字号食铺:推陈出新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夫子庙地方美食的名声颇大,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但实地到达景区后,他们多数还是选择现代快餐连锁或西洋美食店铺。究其原因,一是很多地方老字号食铺已经搬离景区;二是现代美食和快餐连锁企业遍布景区周边,不仅标示牌醒目,而且就餐环境舒适。因此,恢复“百年老字号”食铺,不单单是重塑“秦淮八绝”“晚晴楼”“金陵”鸭血粉丝汤、“蒋有记”锅贴等店铺的招牌,更重要的是让地方风味走进百姓生活,成为便利的大众美食消费品。比如,构建线上线下的运营模式,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对美食店铺的宣传力度,开展微信、微博、网上BBS等在线营销渠道;对线上关注者进行多种形式的促销和优惠,比如网络优惠券派发,实体店“试吃”活动,多买多赠,多人参与价格更优惠等,从而将线上促销和线下销售结合,再现“百年老店”的繁华景象,让人们找回记忆中的老味道。

3.街巷老地名:尊重和保护

街巷老地名是沿袭街巷肌理、维系街巷空间关系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具有文化象征功能的景观符号。案例地现存的老地名,有的和古桥相关,如“来燕路”“长干里”,有的和名人故居或遗址相关,如乌衣巷、桃叶渡等。因此,对街巷老地名的保护,除了保留名称、维系历史街巷的肌理,更重要的是挖掘街巷变迁的历史事实,传承老地名承载的地方文化内涵,将承载着城市历史、地方文化、市井民俗生活气息的老地名“活态”传承。因此,在分类收集归档老地名的同时,推演和再现历史场景,如桃叶渡曾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与爱妾桃叶约会之地,以此为背景,进行老地名的宣传;再如,开办“老地名”书法景观大赛、“老地名”寻宝网络竞技赛等,从而扩大老地名的知名度,凸显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三)非物质文化景观场构建

传统文化旅游地中除了可观、可赏、可触摸,具有具象特征的各种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也是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包括表1中罗列的历史文学作品、休闲娱乐活动、民俗演艺和节庆等。因此,对非物质文化景观场的构建,尝试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蕴含的城市记忆要素,改变原先单一静态的景观陈列方式,将文化与休闲、文化与娱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创意相对接,变静态参观为动态体验,变被动游览为主动参与,强化其游憩体验功能,从而加深旅游者的记忆和印象。

1.历史文学作品:推陈出新

《红楼梦》《桨声灯影秦淮河》《桃花扇》等描绘的都是与夫子庙秦淮河相关的历史场景,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出自名家之笔,而且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比如,《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史实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描繪的主人公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的唯美爱情和人性故事,正是借用了夫子庙秦淮河周边的历史场景,反映出封建社会末期这里的历史变迁景象。又如,《桨声灯影秦淮河》出自散文家朱自清之笔,是一篇游记性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从作者与友人一起雇“七板子”游秦淮河写起,巧妙地以“桨声灯影”为线索,由利涉桥到大中桥外,自夕阳西下到素月依人,描绘了秦淮河的美丽夜色和繁华景象,证实了该地在历史上为文人墨客云集之地的事实。因此,传承夫子庙秦淮河的历史记忆,可以从颂扬国学的角度,将这些丰厚文化内涵的历史巨著进行重新包装,融入现代元素,以金陵十二钗人物集刊、秦淮八艳剪纸画、红楼梦系列书签、桃花扇连环画、红楼梦的雨花石雕石刻等精美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形式推出,从而宣传了南京本地的地方文化,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旅游纪念品同质低价恶性竞争带来的隐患。

2.节庆娱乐活动:营造市井民俗的生活氛围

节庆娱乐活动是繁荣旅游地文化、延续城市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载体。秦淮灯会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从古代沿袭至今,成为南京城市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活动。正所谓“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盏灯,等于没有过好年”,秦淮灯会在南京居民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秦淮灯彩作为省级非遗项目,不仅是我国传统灯彩艺术的重要流派,也是南京本地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历史上的秦淮灯彩艺术主要分布于南京秦淮河流域,以家庭作坊形式生产。明代以后,主要集中在“十里秦淮”两侧、评事街、上新河等地。发展到今天,每年元宵佳节,都会有无数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开始出现一种淡化的态度。在调研访谈中得知,部分南京本地的青年人,已经开始不习惯在过年时候逛夫子庙,他们感到人太多、灯太杂,除了灯,也没什么可看;还有一些本地老年人,来此后感慨,曾经的灯会繁华已去,看大戏、喝大碗茶、聚会聊天、艺人沿街表演绝技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而想买一盏手工制作的彩灯,就要好几百元,实在觉得物超所值,不值得购买;更多的外地游客抱怨,充满期待和喜悦的心情来赏灯,最后看到的却是黑压压的一片人,无瑕赏灯。因此,秦淮灯会的传承,必须融入非遗文化和城市记忆的“活态”元素。如以秦淮灯会的主题形式,增辟秦淮画舫游的新游线,将“瞻园(赏灯制灯)—夫子庙景区(启灯亮灯)—桃叶渡遗址(爱情灯火)—白鹭洲公园(携灯赏景)—中华门城堡(寻找宝莲灯)”这些景点节点串联,在瞻园开展“赏灯制灯”活动,包括民间的猜灯谜、让民间彩灯艺人现场展示并传授扎灯技术;在夫子庙景区的庙前广场,以弘扬儒家文化、科举文化等多种形式,开展“启灯”仪式,以此送上对莘莘学子求学之路的美好祝愿;在桃叶渡遗址,针对适宜的游客群体,开展“爱情灯火”仪式,让情侣们来此放灯,寄托对爱情的美好祝愿,在中华门城堡,开展寻找“宝莲灯”的主题灯会活动。由此,灯会的活动范围扩大了,旅游感知和体验的内容也切实得到了丰富,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灯会传承的秦淮文化底蕴。

3.民俗演艺:再现民俗繁华景象

历史上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周边,民俗演艺活动繁盛,诸如剪纸、绳结、抖空竹、面塑、白局、秦淮灯会、庙会、清明节放河灯等,都深受老百姓喜爱。目前,这些民俗表演活动大多聚集在民间艺术大观园,但少有游客问津,而本地居民前来观赏的也不多。历史上,这里曾是百姓聚众闲聊、民间艺人自由表演绝活技艺的场所(图1)。可是,现在不仅参观者需要付费进园,而且园内基本以静态陈列展示非遗品为主,旅游者的兴趣并不大。因此,民间艺术大观园作为非遗景观的重要体验空间,应恢复历史上繁华热闹的景象,可以巧借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场景,设计“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历史展演节目,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考虑为本地居民增设适宜的休闲游憩设施,包括增开一些茶馆或听南京白局等地方戏曲的剧院;还可以建造“民俗游戏演艺坊”,设置多种参与性、体验式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如龙跳乌龟、扳麻雀、踢跌子、斗田鸡等有趣的小游戏和舞龙灯、鱼灯、竹马灯、鹞灯、地方戏、民间游戏杂耍表演等,在吸引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注意力、增强其旅游体验的同时,满足他们怀旧的需求;还可以定期邀请一些著名民俗艺术家,来此表演展示绝技,也可以邀请他们前来现场传授技艺,并让观看者一起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游兴等,真正让民间艺术大观园成为一个汇集南京地方民俗的“百花园”。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