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宋代雕塑的世俗化

【摘 要】宗教雕塑包括石刻雕像和彩塑像,是宋代雕塑艺术的集大成之处。宋代以前,宗教雕塑多为写意象征性意象造型,而宋代宗教雕塑造型则高度写实,风格也趋向平和典雅,雕像内容富于生活情趣,反映出雕像柔性、舒缓的一面。并且,宋代宗教雕塑在选址和选材上也渐渐贴近普通百姓生活,这一宗教雕塑审美转变充分体现了宋代宗教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世俗化倾向。

【关键词】宋代;雕塑;世俗化

中图分类号:J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2-0136-02

宋代以前,汉唐盛世带来的经济大繁荣构建起富有浪漫主义和集体精神,气质阳刚宏大的美学体系。到宋代,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转型,艺术作品的风格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更加倾向于关注现实生活和个体情感,美学气质相较于之前显得阴柔、抒情。这种美学特征不仅体现在我们熟悉的宋词文学和宋代文人绘画中,在雕塑艺术中也有体现。

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主要是儒、释、道三家,这对审美情趣也有极大影响。宋代美学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风格,并从之前以佛教为首转变到以儒教为主。在儒学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影响下,宋代艺术作品更加关照现实,强调了审美的社会作用,艺术作品反映的精神倡导人们直面现实人生,并追求平淡和自然性的人生境界。受这种美学思想影响,宋代雕塑的主要特征就是审美趣味的世俗化、生活化,以及在此带动下创作手段的写实化。这些艺术作品风格的变化也推动了宗教世俗化的进程。

一、宋代雕塑和前代雕塑相比的重大转变

(一)空间的转换——从石窟转向寺院。北宋之前,为传播宗教思想和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宗教雕塑选址多在交通发达的地区,并以石窟雕塑为主,故在这一时期,石窟雕塑的影响力甚至超过普通的寺庙。但石窟雕塑造价高昂,耗时日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需要强大的社会经济实力作后盾。两宋时候,北方边境外族侵扰不断,大小纷争不息,极大拖累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的不安定和军费负担使得较大规模的石窟雕塑建造显得十分奢侈,因此石窟雕像在宋代并不流行。

与此同时,城镇经济在宋代迎来了大发展,市井文化在这个背景下兴起,刺激了城镇中寺庙的建设,寺庙雕塑的宗教宣传效果逐渐反超石窟雕刻。佛学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在中国开始流行,当时寺院格局受前文所述原因影响,多采用“前院后窟”的式样,并一直延续到唐代。直到宋代,寺庙开始摆脱石窟的制约,拉近了佛教寺庙和社会日常生活环境之间的距离,并促进了宗教雕塑风格的世俗化。罗汉像就是佛教雕像世俗化的代表形式,罗汉像的人物表情、动作和神态刻画非常形象,宋代寺庙的罗汉像雕塑中,以山西晋城青莲寺的十六罗汉像为代表,大量罗汉造像遍布全国。

(二)材料的转变——从“石”转向“泥”。宋代以前的宗教造像多为石窟像,取材为天然石窟石料。为适应宗教雕像选址变化,宋代的宗教雕像在材料上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单一的石刻到石刻与泥塑并存。泥塑作为一种中国民间传统的雕塑工艺形式,早在东晋时就已经发展起来,宋代时将泥塑与彩绘结合,形成彩塑,并与所属构筑物相配合,浑然一体。在此基础上,雕塑家戴逵又受到传统漆工艺的脱胎技术启发,以泥塑为范,在外层层层贴麻刷漆后除去泥胎,形成“夹像”,又称“脱胎像”。

自古以来,中国封建社会思想为“守土重迁”,艺术作品受其影响也尽可能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保持其天然性能。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宋代雕塑材料从“石”到“泥”的转变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石头的天然属性坚硬、沉重、冰冷,容易让人与宗教的彼岸精神产生联系,而长期的农业文明积淀,让古代中国人民与泥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建筑多为泥木共同构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层面上,宗教造像泥塑化也可以看作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以温和的泥土肉体取代冰冷的石质躯壳。

雕塑材料从“石”到“泥”的转变,也促进了雕像技艺从“雕”向“塑”转变。石像雕刻是一种“减法”,需要雕刻掉石料的多余部分,属于“因材适雕”,石原料的成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呈现,对石料的要求较高,因此造像非常受限于当时的优质石料生产情况。不仅如此,石料雕刻过程是不可逆的,容错率很低,在雕刻过程中一点失误就会导致前功尽弃,这对雕刻者的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而泥塑则恰好改进了这些短板,一方面,泥塑原料的获取比石料容易,限制较小,泥土的好坏不会直接决定作品品质;另一方面,泥塑过程更像是“加法”,其间可以不断修改,即便稍有差错也并不影响最后的成品效果。这两个特点使得泥塑相较于石雕在成本上大大降低,技艺要求也相對降低,有大量制作的可行性,更方便佛教造像向日常生活推广。

二、宋代雕塑世俗化的具体表现

(一)雕塑形象生活化。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宋代市民阶层兴起,这一阶层的思想和审美意识极大影响了当时社会对宗教关系和地位的思考。在宋代,神的形象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更趋近于世俗中的平凡人物,完全“人间化”。宋朝大足石刻和麦积山的宋塑作为宋代宗教雕塑的代表,都鲜明地体现了宗教世俗化的特征,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前朝的审美典范。这一时期“水月观音”成为流行的观音菩萨式样,“水月观音”得名《法华经》中对南海珞珈山的描述——竹林依水,水月相映,观音菩萨盘坐于月光清幽的水面旁,面色淡定典雅,体态恬静婀娜,静观水中之月。这一式样的观音菩萨代表作当属四川省安岳县毗卢洞的紫竹观音。紫竹观音身后有椭圆月亮做背景,头戴宝冠,面部丰满,眼帘低垂,秀发披肩,璎珞敝体,着短衫长裙端坐于宝座之上。菩萨身体微微前倾,左足踏莲花,右腿置于座上,左手支在座旁,右臂轻搭在右膝上,神情温婉,安然圣洁。这一菩萨形象更像是一位人间潇洒自然的妙龄少女,与佛冠飞带的天庭菩萨形象大相径庭,完全反映了信众的世俗化审美情趣。尤其是身材与衣着配饰的式样,与宋朝的人物绘画中所表现出的风俗画形象大致相似,褪去宗教神秘色彩,实现了神像人间化。

(二)雕塑内容世俗化。宋代市民文化兴起于繁盛的商市交易,在瓦舍勾栏中悄然传播,与上层贵族文化和士大夫的文人情趣迥然不同,是宋朝文化体系中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性社会存在。在这种文化影响下,雕刻内容也逐渐世俗化,雕塑所反映的宗教与世俗差异从天上人间的巨大差别逐渐弥合,直到神性与人性相互融合,四川大足石刻就是宗教雕像内容世俗化的代表作。大足石刻大量采风于市井生活场景,将大量的经文故事演化为市井生活的映照,用连环画式的叙述方法,从普通市民的角度诠释宗教教义——佛教为主,兼含儒道,创造出更加生活化的宗教画面,体现宗教雕塑的世俗之美。

(三)雕塑手法逼真化。宋朝的宗教雕塑在手法上更加倡导写实,要求精密不苟,形神兼备,将雕像艺术的写实技巧推向新的高峰。造型语言上,宋朝雕像对细节刻画的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雕塑手法细腻,人物形象逼真。比如灵岩寺罗汉像,整体雕像在造型手法极为精炼的同时还能够将人物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各罗汉身材适中,手足比例协调,骨骼肌肉的刻画更是与人体解剖相差无几,姿势动作自然舒适,衣纹随罗汉动作变化流畅,具有深浅曲直、变化不一的韵律感。不仅如此,灵岩寺罗汉像还充分考虑到了角度光线的变化,时而曲铁盘丝、遒劲有力,时而轻巧纤柔、富于动感,整体造型更加真实。夸张与写实相结合,凸显了艺术家们高超的造型技巧。

参考文献:

[1]中国雕塑艺术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5.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石训等.中国宋代哲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