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工匠

在我国民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走街串巷,开店设行,从金银首饰到锅碗瓢盆,用自己的手艺服务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手工匠人被统称为“九佬十八匠”。“九佬”指的是阄猪、杀猪、骟牛、打墙、打榨、剃头、补锅、修脚、吹鼓手这九个行当;“十八匠”包括金银匠、铁匠、木匠、箍匠、篾匠、弹匠、剃头匠、皮匠、伞匠、雕匠、称匠、锔盆匠、补锅匠、织布匠、磨剪铲刀匠、石匠、刻章匠、纺线匠等等,已不止十八匠,只是一个总的泛指。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的一些工匠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传统手工艺正在式微,工匠种类日益减少,但倾注一辈子心血去精心打磨产品的工匠精神,却依然值得传承与发扬。

让我们走近这些正在消失的工匠,感受传统手工艺独具匠心的魅力。

篾匠

“篾”指劈成条的竹片,篾匠的基本功就是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

篾匠的工具包括篾刀、小锯、小凿子,最重要的工具是篾刀,特殊的工具是“度篾齿”,它是将铁打成像小刀一样,再安上一个木柄,有一面有一道特制的小槽。它独特的作用是将其插在一个地方,把柔软结实的篾从小槽中穿过去后,蔑的表面会修饰得更光滑,这种刮蔑方式可起到打磨的作用。

篾匠的基本功包括: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

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木制品和篾制品逐渐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剃头匠

剃头匠挑着一根剃头担子,走街串巷上门服务。扁担的一头是个火炉子,上面置着一个黄铜盆,里面是热水,用来洗头、敷面、刮脸。

一般来说剃头的师傅有必备的十六般技艺:梳(发)、编(辫)、剃(头)、刮(脸)、掏(耳)、剪(鼻毛)、染(发)、补(梳)、接(骨)、舒(筋)。

剃头匠最大的特点就是全套服务,全套服务结束后再帮你做些简单的按摩,虽然手艺没有现在专业,但在当时也可以让整个人觉得很舒服。

弹匠

弹匠也称弹花匠,是指弹制棉絮(也叫棉被)的民间工匠。弹匠使用专门的弹弓,长度根据弹匠的个人习惯制长或制短。

弹棉絮工序繁琐复杂。首先要通过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来蘸取棉花将其弹活,丝缕理清后才能拢成棉被形状,然后在铺底线、拉面线后稍微压实,翻转弹定型,点缀花草,书写主人姓名,就能铺另一面的网线了,最后扎角,均匀地碾压成型。如果是旧棉被翻新,那还得多一道工序:撤除旧有的网线。

由于现代机械工具的工作效率是弹匠们效率的几十倍,弹匠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木匠

木匠亦称“木工”,指在制造家具零件、门窗框架,或其他木制品过程中用手工工具或机器工具进行操作的人。

木匠的祖师爷是春秋时期的鲁班。传统木匠的工具有:斧头(用以劈开木材,砍削平直木料)、刨子(用以更细致的刨平修饰木料表面)、凿子(用以凿孔与开槽)、锯子(用来开料和切断木料)、墨斗(用来弹线与较直屋柱等)、鲁班尺 (用以丈量与校正角度)等。

皮影匠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皮影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驴、马、骡的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做工十分考究,工艺精湛。

称匠

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源远流长。据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16两为一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

做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制秤时,先将取好的木材刨圆,刨成一头粗一头细,再用细砂布沾水,将秤杆打磨得又光又滑,经过着色后再制定刻度、钉秤花。这个环节是一个极为细致、精细的过程。一杆15公斤的木杆秤要钻将近300个秤孔。

修伞匠

过去人们使用的雨伞,不管是纸伞还是布伞,都是用竹子作伞把和骨架,日久了伞顶破裂,骨架易折断,所以常常需要修补。修伞顶比较简单,修纸伞顶需要在破洞处涂上桐油,贴一块用竹子做原料造的纸,再涂一遍桐油;修布伞顶需要换上一块布或整个全换。修伞骨架比较麻烦,简单的方法是用现成的竹篦替换。

箍桶匠

箍桶匠,在民间又称“圆凿”木匠,因为箍桶匠制作的马桶、脚盆、米桶、锅盖等家什都以圆形为主,与造房子的“方凿”木匠有所区别。

箍桶,就是用竹篾圈或铅丝圈将破漏或爆散的木桶重新束紧修复,其技艺主要在于“箍”而不在于“制”。桶箍分成三六九等,最好的是铜箍,铁箍次之,最差的要算竹箍。完整的箍桶制作遵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步骤,共有四十多道工序。制作茶盘这样的小件,一般的箍桶匠需要半天左右时间,而脚桶、浴桶这样的大件,需要更久。另外,别看上铁箍容易,好像只要往下敲就行,但光要敲得匀称、不歪斜,最起码也要练三个月。

磨剪铲刀匠

磨剪铲刀匠所需的工具非常简单,一般只需要两块磨石。工匠凭借自己的经验,刮掉刀表面的一层锈斑,再来回打磨,让刀锋锋芒毕现。这种技艺看似简单,却需常年的经验积累才可掌握。刀口的软硬、打磨的程度,都十分讲究。

锔盆匠

锔盆是指把破碎的瓷片拼接组合成原来的成品。锔盆匠将陶制的盆、瓮,钻上眼,安上锔子,敲打扣上,抹上石灰膏,最后完成。遇到瓷碗瓷碟,要先对好茬口,用细绳绷紧,再用金刚钻钻上孔,锔上铜锔子,抹上腻子,既美观又实用。古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的就是锔盆这项手艺。

纺线匠

纺线是中国传统耕织社会的主要生产项目。纺线时先是将棉花拿到弹匠那里将棉花弹成蓬松如火腿肠粗细长短的棉条。纺车上有一根教梃子的钢丝,尖端朝着纺线人,将棉条旋转并缠在梃子上,准备工作完备后就开始纺线。纺线时右手摇车,左手握棉条往外均匀地拉。

织布匠

织布匠的主要工具是一台木制的织布机。从扎花、弹花、纺纱、浆纱到织成布匹,大约需要三十多道工序,工艺繁杂。其中织布抛梭难度最大,手脚配合不协调或是抛梭用力不恰当,就会截断经纱。土布一般为纯白色,也有将纱染成各种颜色,织造成花布的,花布大都用来制作被里。

补锅匠

补锅时要安放好连着风箱的小炉子,在小坩埚内烧几块碎铁片,趁铁片尚未融化的间隙,先清除铁锅上的烟垢。铁片融成铁水后,将铁水顺着裂缝一点点补上去。补好了洞还得用粗砂轮将锅内凸起的补疤略加打磨,使之不妨碍锅铲的搅动,最后再抹上些黄泥浆,方能大功告成。

铁匠

“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是旧时铁匠师傅的真实写照。一张铁砧,几杆铁锤,几把夹剪,风箱、火炉是打铁人的基本家当。将锻打的铁块,烧红放在铁砧上,大锤、小锤轮番对打,一件件锨、耙、镰、犁、铲、刀、叉、钉等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工具、用具便打造出来了!

刻章匠

刻章匠将章胚打平后写上字,固定在小小的夹床上再用刀刻。至于阴字阳字、隶书行书,全都按照客户的要求,尖口刀和平口刀如何交替使用,全在于工匠指力的控制。在电脑刻字机已经面世多年,手工刻章就像日益稀少的珍稀动物一样。键盘已使笔纸不再辉煌,即使有人会刻上几刀,但有多少人能写出各种字体的、让人信服的反字?

石匠

从事手工石刻的石匠们在石头上雕刻,使之呈现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图案、民间故事等。经过雕刻的石头主要用作修建楼房或铺垫街沿等,民间树碑立传也往往要请石匠们进行雕刻。如今,电脑控制的机械石刻已十分方便快捷,手工石刻这种既耗力又耗时的民间手工艺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

铝锅换底

以前,家庭常用铝锅,漏了就要换底。铝锅换底的技术要求很高,锅底与锅身的衔接不上胶、不点焊,完全靠细致的敲打,均匀的锤击而严密接合。手艺好的师傅换的底,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技术差或潦草了事的话,那锅将被修得歪歪瘪瘪的,就只能带回家浇花灌菜了。

吹糖人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据说是麦芽糖溶化所得)。

吹糖这门手艺的祖师爷据传是刘伯温,当时的朱元璋为了能将皇位一代一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糖人担换破烂。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制作出来的东西煞是可爱,孩子们争相购买,人们也像刘伯温请教。这样吹糖手艺渐渐被一传百,百传十,传到现在据说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捏面人

捏面人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的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捏面人真正始自何时已不可考。但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年了。

捏面人的技巧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打土坯

土坯是20世纪60年代农村盖房子用的主要原料,打土坯使用的工具有模子、铁锨、小石夯。先用铁锨将土拌匀,支好模子,在模子内撒放土灰;将模子内装满土,用脚荡平后,使用小石夯反复压结实;起模子后,将成块的土坯按预先选定的筑基,筑成土坯垄。成型的土坯垄,弯弯曲曲,错落有致。

刨笤帚

笤帚是早年间扫地扫炕的,炊帚是刷锅刷碗的。刨扫帚一般都用黍子或者糜子杆儿。刨笤帚只有两道工序:捆紧和削齐。一道道捆下去,并根据形状需要,适时续进高粱或黍子杆儿,最后经过削齐整形,很快就能刨出一把笤帚。

绞脸

旧时无论城镇、乡村,妇女很少到美容店美容,当时主要靠一些从事绞脸手艺的妇女为她们绞脸。一根细线、一双巧手,靠手、口配合,为妇女绞去脸部的汗毛、污物等,就能使其脸部整洁、容光焕发!

【国外】

其他国家又有哪些正在消失的工匠呢?

订书匠

以前的书籍都是由订书匠手工完成的。当时,档案资料还没有电子化,订书匠的订单不少。

如今的书籍生产已经引入了机械化和联动化作业,手工装订书籍的订书匠也渐渐没了生意。

马蹄铁匠

人类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往往在马蹄上面钉上一层“U”形金属(往往是铁),故又称“马蹄铁”,是马、牛等牲口装订在蹄上的铁制蹄形物。马蹄铁匠除了要锻造马蹄铁和钉子之外,还要给马钉上。在此之前要把马固定好,防止尥蹶子。马蹄铁匠把马的旧掌取下来,用锉刀和刀等专业工具修整,再找一个跟以前用的蹄铁钉孔正好相反的新蹄铁给马钉上,这样就不至于还钉在以前的孔里,造成松动了。钉子是倾斜地钉到马蹄的角质层上的,然后用锤子把露在外面的钉子头打掉,最后用锉刀挫平钉子头就成了。

笔匠

纯手工制作画笔的工艺复杂,需采毛、齐材、剔锋等80多道工序。笔匠必须能够将每一支小小的画笔的笔须一根根地粘到一起。优秀的笔匠能够凭借一只手的感觉,就能准确估计出笔须的数量。现在有了专门的机器,从事笔匠这一职业的人越来越少。我国也存在这个情况。

木桶匠

与我国的箍匠类似,不过木桶匠制作的木桶主要是用来盛装葡萄酒。木桶匠用铁箍将橡木条和长木头紧紧地固定在一起,接着将木桶悬于火堆之上,并用水润湿。当木桶经过多道工序终于完成之后,便能够用其本身的香味使内部的液体变得更香醇。

兽皮裁缝

兽皮裁缝这一职业主要出现在高纬度的国家和地区,因为当地人需要兽皮衣服御寒。

新鲜的兽皮不能直接加工,需要先风干晾晒。之后进行“熟皮子”,即清除兽皮上的肉质和残渣,再拿锯齿一样的工具反复揉搓。皮子熟到干净柔软的程度,就可以准备剪裁和制作了。根据每块皮子不同的弹性,在缝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力度,两只手互相配合,一边缝一边留意两块皮子是否完整地拼接上了,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缝的过程中不要让皮子之间留有缝隙,否则拼接之处就容易被刮开。

如今,这项工艺也渐渐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