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竹雕工艺的艺术特色与审美意蕴

竹雕源于竹器,从使用竹器的史前时代开始,到竹雕艺术独立发展并成熟的明清时期,无论是工艺水准,还是美学意蕴都达到鼎盛。这一时期的竹雕艺术具有和华夏文化与历史交融的背景,是艺术再创造与承袭传统。所谓对传统的承袭,并不是指传统形式一成不变,而是指将传统精神延续,承袭传统的目的就是为了新的艺术创造。“传统是一个发展的范畴,它具有从过去出发,穿过现在并指向未来的变动性。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传统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它的原生文明因素因为吸收了其它文化的次生文明因素,永无止境地产生着新的组合、渗透和裂变。”(李泽厚《美的历程》P144—145,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而就明清时期竹雕艺术而言,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主要体现在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与基本工艺和艺术因素的变化上。

一、 工艺形式的多样性是其变化的艺术语言

竹雕的艺术语言,就是竹雕的表现形式、手段、方法,以及表现的材料、工艺等。竹雕工艺的形式丰富多变, 除了圆雕、浮雕等不同表现形式之外,还引申出留青、贴黄、镶嵌等工艺。不同的工艺采用不同表现形式、手段、方法、材料来表现其丰富的艺术语言,呈现不同的艺术特色。

圆雕是指完全立体的雕刻,具有三度空间,在不依附于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可从四周的任何角度进行欣赏。以圆雕技法刻制的器皿,大都是取竹根为材,根据竹的自然形状进行构思和设计,略施碉镂,使其成为或巧妙、或古朴、或精致,供人观赏的艺术品。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封氏家族。他们的圆雕技艺,以竹根为原料,模仿现实写生,所制作的器物多以新奇制胜,如模拟的梵僧佛像,奇形异状,诡怪离奇,让人感到毛骨悚然。但他们刻的散花天女、采药仙翁、刘海戏蟾、布袋和尚等人物,却面部慈祥,神采奕奕,使人又有轩轩霞举、超然出崖之想。

浮雕是指在平面基础上雕刻艺术形象,是界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浮雕的制作过程也表明了这一点,即在雕刻前,先将画稿贴在刻板上,然后依据画稿进行雕刻。根据浮雕立体程度的差别,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薄意雕”、“线雕”等。高浮雕,与圆雕相接近,所雕形象起伏较一般浮雕大,有的局部为圆雕,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浅浮雕,与绘画相接近,所雕刻的形象起伏较一般浮雕平缓。薄意雕,最浅薄的浮雕,所表现的形象仅是一层平缓的起伏,意到即止。

所谓“留青”,也称平雕,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把图案之外的青皮铲去,露出竹肌。竹材干后才能奏刀,此时表皮已由青转白。所谓“迹若粉描”,与留青之花纹正合。这种雕刻方法不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泽莹润,年代越是久远,竹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温润如玉,色泽近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是清晰突出。

贴黄又称“竹黄”、“反黄”、“文竹”等。其工艺是取竹筒内壁的黄色表层翻转过来,经煮压、粘贴在木制胎骨上使其成器。贴黄器以木为胎。木胎可随意造型,故能突破竹材为圆筒形的限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物,并因此而增加其实用价值。不过贴黄甚薄,只能浅刻。一般民间的贴黄器,造型雕饰都比较简单。但清宫所藏,精工华美。运用了多种制胎、镂刻及装饰技法:在贴黄面上划锦纹并与镶嵌工艺相结合;在本色贴黄上施火绘花纹;贴黄器与火绘、镶嵌等工艺相结合;在镂空的紫檀器上嵌贴竹黄;贴黄器与嵌玉工艺相结合;在竹丝与金属丝的编织物上贴竹黄花纹等等。总之,技法繁多,工艺复杂,变化无常。

二、 传统文化与绘画艺术赋予竹雕更深层的审美意蕴

竹本身带有美好的意蕴,给人高雅、唯美的心理感受,正如“人的审美感知已不是单纯的生理感官的快适,不是简单的同构对应,不是单一的感知和感受……是多种心理功能相综合的协同运动的结果……将生理感知赋予特定的社会含义如圆形之代表成功、圆满……在一般的审美感知中,便已包含着朦胧的理解,这理解不是社会的约定……不是逻辑的认识,而是一种对自然形式的领悟。”(同上)

明清时期,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迅速攀升。这时,文人画的勃兴,促使了竹雕与书画、雕塑艺术的结合,导致竹雕艺术的空前发展。这一时期的名工名匠能把握各种材料的性能和各种技法,使雕刻如有神助。又因精通书法、印章篆刻、构图绘画,兼具文人画家的素养才能。所以竹雕作品富有创意而无匠气;多以利用材料的自然形态,删繁就简,衬托出竹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寓意,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

中国竹雕艺术于明末清初成熟后,流派也逐渐形成并展示出来,最为著名的有嘉定派竹雕、金陵派竹雕、浙派竹雕等。各流派之间都创造了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但因都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艺术为依托,所以竹雕流派的艺术涵养又是共通的。

嘉定派的竹雕作品能表现丰富的画面层次及立体效果,因此在中国竹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嘉定三朱”的基本风格,在明代时评价极高,称其“花鸟规抚徐熙写意,人物山水在马、夏之间,画道以南宋正法,刻竹则多崇尚北宋。盖以刀代笔,惟简老朴茂,逸趣横生”。这就是说:“嘉定三朱”的竹雕花鸟画,与五代时期著名画家徐熙的文人画一脉相承,注重“水墨”,而且多为粗笔写意,计有大写意、小写意,兼工带写等技法,颇能传达文人的高雅、“野逸”之气;“嘉定三朱”竹雕的山水画面采用“截景式”构图,逸趣横生。皆因吸取南宋时期著名画家马远、夏圭为代表的画风精神。

金陵派竹雕以浅刻、简刻为主要特征。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却古朴有味,虽看似几笔,却意境深远。金陵派对圆雕的运用颇为讲究,对材质的选择很严格,雕刻时善于因形取势,不多做人工修饰。金陵派还擅长于竹雕书法,使中国的传统竹雕平添了浓郁的文人气息。

浙派竹雕艺术改进了唐代以来的传统“留青”竹雕技法,在同一器件上,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以服从画面内容的需要,分出层次。经年后形成色彩从深到浅,自然褪晕的效果,把毛笔国画在纸面上体现的浓淡色泽变化,巧妙地反映到竹雕中来,因而使留青图纹突破图案形色,兼备笔墨神韵和雕刻趣味。从其山水楼台画面,就能领略到唐代李昭通青绿山水画中,笔调细密、设色浓重的韵致;其袖珍小景,也透出了像北宋赵令穰平远小景图所表现的那份清丽;题句行书飘逸,真令人称绝。

观明清时期的竹雕艺术,经由这种表现形式,领悟品味出的美学意蕴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虽不做出实用反应但能理解审美对象;第二层,需认识审美对象所表达的内容;第三层是从心理上认识对象的情感性质、技术特征;第四层是更为内在和深刻的感受,所谓“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都是讲的这种审美中所特有的理解因素。这就是说要品味中华明清时期竹雕艺术的美学意蕴,不能脱离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明清时期竹雕工艺品无论是用色、工艺、雕刻图案等都根植于本土厚积的历史和文化,它们所表达出来的美的万千意蕴,只有深谙中华传统文化、触动内心情感才可能完全被体会,这也是透过中华明清时期竹雕艺术品的各种表现语言能体会到的最深刻的美学意蕴。

从历史背景来看,在一个社会安定、商品经济繁荣、都市娱乐生活丰富的时代,消费需求的旺盛总能推动手工业极大的发展,而思想的开放又促使设计意识不断更新。中国明清时期的传统竹雕工艺以及各大流派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意蕴都受到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化的深远影响,沿续了独立的民族个性与轨迹。显示出竹雕艺术特有的纤巧洗练、冷澈沉静,却又不乏精致绚烂的品格,将世俗艳丽的美和超脱清寂的美糅合在一起。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