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解读孔子的乐与悲

[摘要]孔子的一生都不忘实现其政治理想,但除了在鲁国短期出任司空、大司寇外,其余时间大多不为统治者所重用。这是时代的悲哀,可也是时代的必然。孔子的一生可谓颠沛流离,期间经历了苦,也历经了乐,本文只从孔子的悲与乐谈起,分析那个天下纷争的时代所造就的孔子的人格特征。

[关键词]孔子之乐 仁义 克己复礼 忠恕 自省

[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007-02

伴随着国学的兴起,孔子的形象愈发地生动鲜活起来,人们不再只是把他当成圣人而朝拜,他更像是一位邻家的老者,抚着长须,娓娓地道着不因世事而变的至真之理。他怡然地坐在那里,讲述着发生在他身上的提携后人的一段段故事,故事承载着他的乐与悲。

一、孔子之乐

(一)学习育人之乐

孔子是一位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以说他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他不仅注重自身的修己以敬,更是将这一思想广泛传播,形成了在当时独树一帜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学习方面,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是因为乐知而勤学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师从老聃,向其问礼;郯子,向他问官;苌弘,向他问乐;师襄,向他习琴。作为一名老师,他的学识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他不仅仅只教学生六艺,他更注重弟子们在品行方面的塑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正是因为孔子以身示范,修己及人,才造就了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这些经验时至今日仍被我国乃至世界所应用着。

(二)对有德有才之志同道合者之乐

孔子一生淡泊名利,追求仁义之高远,不义而得的富与贵于他如浮云。孔子非常欣赏伯夷、叔齐的品德。伯夷、叔齐能做到礼让天下,不食周粟,乃为仁义之师,他们的言行与孔子所追求的仁、义、礼、忠、孝、悌相吻合,认为他们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可谓圣人矣。孔子对他的弟子的谦退,也是为人津津乐道的,曾几何时孔子欲让漆雕开出仕,漆雕开言对此事未能自信,愿学问修养更进一步时再做打算,孔子并不以不仕为高,但他更不愿他的弟子热衷利禄,汲汲求仕,所以当漆雕开说“吾斯之谓能信”时孔子是非常开心喜悦的。

(三)克己复礼兴仁之乐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一生中最大的乐趣就是对礼与仁的不懈追求。孔子所求之礼因于周礼但又有所不同,他采用了周礼的形式而变革了周礼的内容,将仁的思想贯穿其中。他认为孝是仁之本,本立而道生。所以他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我们不能不记得父母的年龄,一是因其高寿而喜,一是因其寿高而忧。只有一个孝悌之人才能做到不在须食之间违仁,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孔子之乐在于兴礼兴仁,那如何才能做到呢?他认为就普通民众而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就有道而正焉,道也就是正确的行为准则,也就是心中有仁,行为上要做到恭而有礼,慎而有礼,勇而有礼,直而有礼。礼是各种美德的标准和底线。心里有了礼,就知道什么该直,什么不该直,直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等等,这些都有了准绳可依,有度可以把握。就为官之人而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对于百姓要先使其富,再教化之,因为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口袋富了,脑袋也不能贫穷。居上的人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为百姓做好典范,在百姓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权威。现在我们经常提要树立政府的权威,怎么树立?孔子告诉我们:“政者,正也”,欲正人先正己;“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作为执政者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刚直不阿,其次还要以仁爱之心,礼仪之心待人,这样才会出现政治清明、上下团结的局面。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治国理念也是深有启发的,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渊源于此。

以上我们谈了一下孔子之乐,他的乐的最终目标是政清国富民安友信互谅。这样的一个理想在那样的乱世当中当然不可能实现,所以注定孔子的悲更多于乐。

二、孔子之悲

(一)痛失爱才之悲

孔子是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的,在众多描述孔子的著作中鲜见孔子大的情绪波动,仿佛他只是正色地述说着人事经纶,唯只两件事孔子将悲恸的颜色表现出来,一是颜渊的死,二是伯牛重疾。颜渊与孔子而言是亦徒亦友的,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德行科的代表,孔子对他的赞赏在《论语》中有许多,颜渊死后,孔子悲恸地说:“天丧予!天丧予!”悲痛之情溢于言表。伯牛得了重疾,孔子去看望他,拉着他的手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此时此刻,孔子的感情是复杂和痛苦的,他紧紧握着伯牛的手,不忍心与伯牛的眼睛对视,既是安慰伯牛,又像是劝说自己,更有对老天不公的愤慨,“伯牛啊,你好好去吧,好好去吧,这是天命啊,老天为什么让这样的好人得这样的病呢!老天为什么让这样的好人得这样的病呢!”孔子痛惜之情几乎不能自已。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充盈,充满着慈爱和悲悯的,对弟子的早逝,如同自己的子女一样肝肠寸断,嚎啕大哭。这样一个鲜活的孔子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二)礼仁不兴之悲

孔子的毕生以复兴周礼为己任,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体系。对于那些不合乎礼仪道德的行为是非常痛斥的。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是当时礼崩乐坏,诸侯争战,陪臣弄权,他的这一主张不得实现,所以,看到季氏八佾舞于庭,气得大喊:“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当然,光生气也不行,得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如何恢复礼制仁义呢?第一需要有仁心,简单地说就是“我欲仁,斯仁至矣”。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言礼,重在礼之本,礼之本即仁。礼乐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仁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若无内心之仁,礼乐都将失去意义。第二,克己复礼为仁。克者胜也,克己就是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战胜自己,不为外物所诱,不可以任性而为。简单地说就是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克己也就是做到“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自省”——吾日三省吾身。“寡欲”——枨也欲,焉得刚?人的欲望多了,为了实现其欲望自然就会凌驾于法制仁义之上。第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实行仁的重要行为准则,它要求我们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心换心,以己量人,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使大家共同成长,一起走向成功。

(三)民德败坏之悲

孔子注重言礼,礼是让大家遵守的,可如果世风日下,有道之士皆归隐,那是孔子最不想看到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由!知德者鲜矣。”“吾犹及史之阙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从几句话中我们可见孔子对世风的哀叹,中庸也就是平常的道理,人们连平常的道理都不明白了,这还不可悲么?那么如何恢复世风呢?就民众而言要做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也就是首先要孝,才能行仁,才能忠恕而爱人。其次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要言必信,行必果。孔子的论语中谈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君子了,他的诸多君子论就是对世人的品行要求,例如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文质彬彬等等。就为政之人而言,必须以身作则,为百姓树立榜样。“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俗话说,正人先正己。这一思想观念,在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当然,不是自己正了就行了,还要有很多配套的东西才行,孔子这样说,目的在于强调正身的意义重大。儒家的思想,讲究的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涵盖了求学、致知、达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个过程。正身未必就能够正人,但不正身是绝不可能正人的。

以上我们分析了孔子的悲,孔子的悲是甚于乐的,为什么呢?

三、悲甚于乐的原因

第一是时代的原因,“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也就是说想要胜残去杀得经历几代人的努力。孔子生于春秋末期,几经乱世,所以仅凭他一人一世是不能改变礼崩乐坏之况的。第二是性格使然,孔子是个非常执著的人,以致被守门人称为“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话说有一天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很。明知不可而为之,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勾画。一个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可望成功的,于是坚持干下去,最后果然取得成功。他固然是一个成功的人,但说来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不起。而一个人明知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他还是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通过自己的行为警醒世人,这才是真正的成功。这与当时的许多隐士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是固守人格的高节,道不同不相为谋,不与他人同流合污。孔子也是有很多次机会实施他的政治理想的,但孔子不屑与这些人为伍。他与当时的政要关系都比较紧张,从孔子回绝阳货指责季氏就可看出,虽然他们有可能助他走上仕途,但这些人践踏仁义,喜好杀伐,是不可能实现他的大同社会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的人;是一个乐于助人、待人以宽、严于律己的人;一个执著于理想、心怀天下、以仁为己任、兴礼安仁的人。孔子的乐与悲关乎着为人之本,兴国之要,他的思想如浩瀚星空,博大,深邃,指引着后人。他的思想、他的言行对后世影响之深之广,恐怕是他始料不及的。在巴黎召开的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参会者经过四天的讨论所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主编.论语今读.三联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2]钱穆主编.论语新解.三联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