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莫里斯的几个主要设计思想,设计实践以及设计的局限性。认为虽然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存在一定局限性和矛盾性,但他提倡艺术与手工艺结合,主张艺术家、设计师应向大自然学习;强调艺术应该为大众服务,本质上已经构建了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思想。因而,在世界设计艺术史上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 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设计实践;局限性

威廉·莫里斯在英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英国设计家、作家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作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人,他是将约翰·拉斯金的思想理念付诸实践的设计先驱,同时他也是拉斐尔前派的主要成员。莫里斯早年原本成为一个神职人员,学习过哲学、神学与建筑,当时在绘画上有一个拉斐尔前派,拉斐尔前派是19世纪中期兴起的一个英国绘画流派,他们主张绘画艺术应该像意大利绘画艺术那样客观真实地表现自然。作品表现出优雅真实的风格。他们主张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手工艺传统,设计的目的是“诚实”的艺术。莫里斯与当时的拉斐尔前派成员都是莫逆之交,特别是与画家、建筑师伯恩·琼斯志同道合。在他们的影响和劝说下,莫里斯毅然放弃了建筑而转向绘画和手工艺术设计。

一、水晶宫对莫里斯设计思想的影响

17岁那年,莫里斯随母亲一道去参观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这个在水晶宫里举办的工业产品大展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次博览会一方面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在当时的产品中,工业产品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外型都相当的粗鲁。博览会的组织者德国建筑师G·泽姆佩尔、英国首相亨利·科尔和理论家欧文·琼斯都对此提出指责。琼斯称其中的产品是“趣味最恶劣的、丑陋和不协调的奇想。”“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但是“水晶宫”展出的内容却与其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为装饰而装饰的盲目的热情,漠视了基本的设计原则。莫里斯深深感到不安,并决心要投身艺术设计领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英国的工业产品设计。他还继承了著名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的思想理念,主张从社会和伦理的角度更深刻地去审视设计问题。

二、莫里斯的几个主要设计思想

1、主张以大众为设计的服务对象

他认为艺术、设计都是为大众服务的,提出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活动,具有较强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倾向。就因为莫里斯理解、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境遇,他希望通过设计改良社会,使人人都能够愉快地生活。这不仅是对艺术的精神和实质的探索,更是对理想社会制度的追求。

2、提倡手工技艺,重视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挖掘

他认为在机器大生产中,人变成了机器的奴仆,在生产过程中人的个性受到压抑,人的工作兴趣丧失,艺术创造的能动性也受到了遏制,他认为手工做的东西比机器制作的更富有艺术气息。人类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手工艺术,必然蕴含着人的某些个性,并为人们所接纳。他推崇中世纪哥特式的传统风格,在产品装饰上他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和各种复古的古典主义风格,提倡设计应该“回归自然”。

3、主张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相互协作,以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他认为艺术应该与技术结合,艺术家应该走进生活,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东西,认为艺术的主体应该是实用艺术,反对在艺术领域划分出高低贵贱。他在1877年撰写的《小艺术》中提到:“我没有办法区分大艺术与小艺术,这种区分对艺术并无好处。因为一旦如此区分,小艺术就变成无价值的、机械的和没有理智的东西,失去对流行风格或强制性改革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小艺术的帮助,大艺术也就失去成为大众化艺术的价值,而成为毫无意义的附属品或有钱人的玩物了。”

三、莫里斯的设计实践

他对于新的设计思想的第一次尝试是对他的新婚住宅“红屋”的装修。“红屋”是由他的建筑师朋友菲立浦?韦伯为他设计的。为了给新房购置家具和装饰品,莫里斯跑遍了城里大街小巷的家具店、地毯店,竟没有选中一件适合自己审美品位的家具和装饰品。在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帮助下,他按自己的标准设计和制作了家庭用品。在设计过程中,他融合了程式化的自然图案、手工艺制作、中世纪的道德和社会观念,并使其达到简洁的视觉效果。在莫里斯看来,装饰应强调形式和功能,而不是去掩盖它们。现代主义建筑的拥趸H.R.希契柯克与P.约翰在1932年出版的《国际式—1922年以后的建筑》一书中提出了现代建筑的三原则:不是体块、而是体量的建筑;舍弃对称中轴线,提倡规律性;舍弃过度的装饰,注重比例和素材原汁原味的表现。这三条所谓的现代建筑原则在“红屋”上都有所展现。

1861年,莫里斯与朋友马歇尔、福克纳一起在伦敦成立美术装饰商行,简称MMF。一年后改名为“莫里斯设计事务所”,这所世界上最早由艺术家领导的设计事务所,自行设计、生产、销售各种精美、格调高雅的家具、织物、陶瓷、玻璃以及金工产品,到了90年代又发展到书籍设计。成为一个包括建筑与室内设计、工业产品、平面设计等各种内容的完整的设计事务所。1890年,他在凯尔姆斯科特创办了出版社,亲自设计、铸造字体,并出版了许多精致美丽的书籍。

他在图案设计方面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他设计了大量壁纸、墙布、壁挂、刺绣和地毯的图案装饰,一生共完成了600多种纺织品的设计。在染织设计领域,莫里斯非常重視传统艺术样式的分析与研究。“果树女神波莫娜”就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由莫里斯与他的好友、著名象征主义画家琼斯共同设计,整体风格借鉴了文艺复兴初期的艺术特色,人物的造型具有画家波提切利的画风,而背景中的奇花异草的描绘则沿袭了15世纪法国、佛兰德斯等地的装饰风格。

除纺织品外,莫里斯还擅长书籍装帧设计。他致力于中世纪装饰风格的复兴,以对抗19世纪庸俗放纵的商业化装帧。由于以高质量、高艺术性和个性鲜明为标准,凯尔姆斯科特出版社6年间仅出版了52种66卷图书,每一卷都精美绝伦。纸张、油墨、铅字、单词、行距、页边空白都考虑非常周全。莫里斯摒弃了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流行的正统罗马字体,而复兴了久已废弃的哥特式粗黑字体,并亲自根据书的内容设计了相应的铅字式样。同时,他还设计了古风色彩的大写花式字母。1896年他为《桥莎集》做的装帧设计,采用黑红两色双色印刷,这是莫里斯最杰出的作品,被人们誉为“现代书籍装帧第一书”。由于该书是英国中世纪晚期著名作家乔叟的代表作,莫里斯为其量身定做了高雅古朴的“乔叟字体”,并饰以近似于爱尔兰中世纪凯尔特手抄本插图风格的精美边饰,整幅版面如同地毯般繁丽缜密。

莫里斯公司出品的家具并非莫里斯本人的设计,但风格却始终与莫里斯的主张保持一致。这些家具与室内设计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富丽且装饰精美的豪华风格,专门适应上层社会的收藏家以及富有人士的需求;另一种是形式简洁、价格便宜的实用风格。最畅销的当数“苏塞克斯椅”系列,其设计者是莫里斯的好友罗塞蒂。它很好地体现出大众服务的原则,完美体现了莫里斯的精神追求和设计思想。

四、莫里斯设计思想的局限性

莫里斯的艺术设计思想深受约翰·拉斯金的影响,既表现出进步性,又有局限性和矛盾性。严格的来说,莫里斯并不是一个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因为他的探索的重点恰恰是否定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而这正是现代设计赖以生存的中心。他的目的是复兴旧时代风格,特别是中世纪的哥特式风格,他不仅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而且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认为只有哥特式、中世纪的建筑、家具、用品、书籍、地毯等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其他的设计风格都应该被否定,推翻。只有复兴哥特式风格和中世纪的行会精神才能挽救设计,保持民族的、民俗的和高品位的设计。对于他来说,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中世纪的、哥特的、自然主义这三个来源。他强调实用和美观的结合,但是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对他来说,依然是采用手工艺生产的方式。他的这个局限使他不可能成为真正现代设计的奠基人。

莫里斯在理论与实践上也有较强的矛盾性。理论上反对工业化大生产,而在具体实践中又和其生产发生关系,当然这也是他不可能避免的,因为机器大生产的时代毕竟已经来临;他提倡大众化、平民化的艺术设计产品,而他晚年设计的作品因越来越复杂和昂贵,不可能被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

综上所述,尽管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存在一定局限性和矛盾性,但他的设计思想和他领导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世界设计艺术史上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他提倡艺术与手工艺结合,主张艺术家、设计师应向大自然学习;强调艺术应该为大众服务,本质上已经构建了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思想。因此,他被后人尊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他的这种理念,使得他所倡导的运动得到了大力推广,并先后出现了一大批立志设计改革的设计家。1896年,威廉·莫里斯去世,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也落下了帷幕,而其追随者则继续振兴莫里斯拓展的设计艺术运动事业。

【参考文献】

[1] 董占军.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3] 张道一.工业设计全书[M].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1994.12.

[4]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朱云飞(1983-)女,山东临沂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