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一:开拓创新,续写辉煌

紫砂杯做得很精致,杯身上雕着行楷“上善若水”四个字,张千一正坐在沙发上,欠身揭开杯盖,喝口茶润了润嗓子,他刚送走了一批来谈公事的客人。总算有个时间聊聊了,记者舒了一口气。“真抱歉,这几天太忙了!”张千一歉意地说,“这不,前几天到香港参加一个活动才回来,接着又进行考核,现在还在筹划明年建团60周年活动与双拥晚会的事儿。”是呀,他是太忙了,从约访到现在已近一个月了,总不得时间相谈。

张千一的办公室不算大,但处处透露着艺术家范儿。进门左手边是JVC音响,下面是功放器,一排四层四隔间的书架靠墙正对门摆着,左边隔间放着其主要音乐作品,有歌剧《太阳雪》,有信天游歌舞剧音乐精选《山丹丹》,还有云南题材的歌曲集《心不远,路就不远》等;中间两个隔间是一些文化艺术类书籍,右边隔间主要是文件资料。刚进门时。JVC音响正播放着歌曲,音质纯净优美,如水银泻地,惊为天籁。一曲放完,弹出光盘。张千一拿着光盘对记者说,这张光盘是玻璃制成的,比一般的光盘质量好,成本高,“这一张碟要6000多块呢,比蓝光的还好,国内还没有普及,一般要到国外去制作。”张千一说,作为一个职业习惯,他每天会在家定时听听音乐。

张千一创作的作品太多,好作品也太多。记者面前摆着其获奖作品单子,打开一看,真多!光获得国际、国内的大奖就有近百个。有人说,只要你爱听音乐,就会经常听到张千一的作品撞击你的心扉。有一段时间,你随意打开电视,调换频道,就会听到他的作品,这个台在放《赵尚志》,它的主题曲《嫂子颂》是张千一的作品;那个台在放《红十字方队》,它的主题曲《相逢是首歌》是张千一的作品;另一个台在放《孔繁森》,它的主题曲《走进西藏》,还是张千一的作品。

张千一有一种“点石成金”的手法,业界称他为“歌坛鬼才”,由他“染指”谱曲的歌捧红了不少歌手,一曲《青藏高原》使李娜红遍大江南北,而他的《在那东山顶上》又把谭晶推到了一线歌手的位置。从总政歌剧团到总政歌舞团,之后再走到总政歌舞团团长的领导岗位上,张千一坦言“担子很重,有压力”。但他认为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对他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与机遇。他说。虽然他在总政歌舞团团长的位置不久,但是感到总政歌舞团是一个人才密集度很大的地方,“大腕级”人物比较多,而且歌舞团的前任领导也留下了不少宝贵的规章制度和经验,他相信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一定能续写辉煌,把总政歌舞团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并开拓创新。

对文化深入了解才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军营文化天地:您有一部分作品,民族风情很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您注意吸收各民族的文化资源。据说您经常到各民族去采风,能否详细谈谈?

张千一:作曲家毕竟要有生活,要到生活当中去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地域非常大,民族也很多,所以就造成了中国的音乐色彩区很多。我们从音乐专业的角度来讲,光汉族的音乐色彩区就很多,有西北、东北、西南等等音乐色彩区。我写的《解放》《大唐赋》,包括舞剧《大梦敦煌》,它们都属于西北的音乐色彩区。但是我写的《嫂子颂》,则是属于东北的音乐色彩区。所以对我们从事音乐创作的人来说。确实应该多向生活学习,而且要了解生活的本质。音乐的本质。

军营文化天地:音乐色彩是一个什么概念?

张千一:音乐它有一个风格范畴,这种风格范畴就叫音乐色彩。我们说江南的音乐色彩秀美,西北和东北比较粗犷。各少数民族的音乐色彩也不一样,西藏和蒙古族受藏传佛教文化影响,新疆色彩区主要是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音乐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成为一个作曲家很不容易,你要了解方方面面。像我写藏族题材的作品,如《青藏高原》《走进西藏》《在那东山顶上》,包括今年给阿鲁阿卓写的《格萨尔》,这些都是藏族题材的作品。那么你要对藏文化有个全面的了解,不能只了解藏族的民间音乐。

再说蒙古族。它虽然也受藏传佛教影响,但是它的文化是草原文化,它低。而藏族则是高原文化,它高。所以他们的音乐色彩和文化背景有很大不同。歌唱草原的歌很多,它们有个特点,就是圆润浑厚,是接地气的。而藏族是高原文化,它是从天而降的。它是接天的。一个搞创作的人一定要对文化深入了解,才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反过来讲我们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并不是完全在写他们,其实是在寻找自己,写你最后感悟出来的东西,这是一个创作者真正需要的。我们采风是发现了对方还是发现了自己?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通过你的采风,通过你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了解,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找到了自己想要写的发自灵魂深处的一种感悟,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

军营文化天地:我看您关于西藏题材的作品特别多,您刚才用了一个词“从天而降”来描述藏族音乐,特别好,您是不是特别喜欢藏族音乐?

张千一:我对藏族的音乐确实是情有独钟。一方面我从小非常喜欢藏族风格的音乐,它给我的感觉是高亢、明快、不沉闷。那时候听才旦卓玛老师唱的许许多多的歌曲,像《毛主席派人来》《洗衣歌》等,很喜欢。我一直在强调,我通过写藏族题材的作品,借助雪域高原,其实是抒发我作为创作者的一种情感。比如说《青藏高原》,它所抒发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对应关系,人面对自然的一种感慨。这种感慨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人在自然面前那种渺小,人们感受自然的那种伟力,还有人们站在自然面前想和它对话等等。

军营文化天地:您的关于西藏的作品还有《走进西藏》和《在那东山顶上》,这两首歌也广为传唱。

张千一:《走进西藏》实际上是写人与精神之间的一种关系。西藏被誉为最后一块净土。而且它跟《青藏高原》是真正的姊妹篇,如果说《青藏高原》是从天而降,是天外的声音,那么《走进西藏》就是从海拔最低的地方一步一步走向高原。因为很多人是泛理想主义者,或者说泛精神主义者,到了西藏每个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歌词里面也写到了“走进西藏也许能发现理想,走进西藏也许能看见天堂,走进雪山,走进高原,走向阳光”,走向无限了,这是人与精神之间的关系。那么第三部西藏题材的作品就是《在那东山顶上》,谭晶的成名作,谭晶当年刚刚大学毕业到歌舞团来,那时候她22岁,我写这首歌的时候,需要找一个歌唱家来唱,我就说谭晶行。《在那东山顶上》是仓央嘉措的情诗,在这部作品里我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依恋关系。写的是在天边的那一对年轻的恋人,一种最纯真最美好的爱情。说这种爱情在天边,是因为那儿海拔高,是一个特殊的地域,那感觉就像我们到了纳木错湖,看到天上的河,在那儿有一对恋人一样。最后,我再说我另一部藏族题材的作品《格萨尔》,这肯定不是我创作的最后一部藏族题材的作品,这是我去年年底为舞剧《格萨尔》创作的主题歌,后来我专门请阿鲁阿卓演唱,现在这首歌影响力很大,也是她的代表作品,2012年8月获得了CCTV—MTV盛典的最佳音乐电视大奖。这首歌写的是人与历史之间的对应关系。让总政歌舞团成为先进军事文化的一面旗帜

军营文化天地:当了团长以后,对您的创作有没有影响?

张千一:我当团长以后,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待对我创作的影响了。一方面对我个人的创作是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创作是需要时间思考的,写什么,怎么写,这是需要思考的。你没有思考的时间了,就觉得受点儿影响。但是我会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把创作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用于整个团队这样一个大的建设和发展。所以我觉得,虽然个人创作时间少了一些,但是能有更多的精力来考虑团队大的建设和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团队建设和发展实际上也是一种创作。

军营文化天地:能不能具体谈谈团队建设这块?

张千一:人家都说总政歌舞团是全军第一团,作为团长,我自己不敢这样说。但是在有些方面确实是其他团队不能比的。我原来在总政歌剧团,来了以后的确有很多感触,感到这个团体优秀人才的密集程度是最高的。这个团有许多有名的歌唱家、舞蹈家和作曲家,其人才的密度,应该是中国文艺团体当中最高的,你在这儿逛,一不小心见到的都是名人,这是总政歌舞团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另外总政歌舞团有着它的光荣传统,这个团能够打硬仗,打攻坚战。就是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它肯定是冲在第一线的。国家需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重大的活动,比如说像建党、建国、建军周年庆以及每年一度的双拥晚会等活动:国家需要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国家出现重大事件,比如说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冰雪、地震,还有前线打仗以及平乱等。在这些情况下,总政歌舞团一定是冲在第一线的,去慰问演出,去鼓舞士气等等。所以说总政歌舞团真的是代表着国家,代表着军队的一种形象,所以说总政歌舞团是“国家队”。

总政歌舞团还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为兵服务”,我们的艺术家上得了殿堂,也下得了边防,既能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等国际一流的艺术殿堂开演唱会。也能深入到边防哨所为官兵歌唱。

军营文化天地:您是如何领导这些高密度的艺术家们呢?

张千一:从团里的工作来说。比如说现在重点思考的是明年建团60周年庆祝活动。明年是总政歌舞团成立60周年,按中国的老传统来讲,60年为一甲子,过一甲子这很重要。很多老领导、老歌舞团的团员,包括我们现在团里的艺术家们,也都希望建团60周年这个活动能够促进我们歌舞团进一步的发展和辉煌。

我们计划做一系列庆祝建团60周年的活动,具体来说是做好“六个一”:第一个“一”是一系列的演出,包括“为兵服务演出月”,我们“重走光荣路”活动,我们在国家大剧院集中演5台不同的晚会和作品,比如说“名家与经典”和“军旗下的歌声”等就是展示我们合唱团的实力。舞剧《铁道游击队》展示的则是我们舞蹈队的实力:第二个“一”就是拍一部电视专题片,共6集,集中反映我们60年的辉煌,并给观众全面地介绍一下总政歌舞团:第三个“一”就是举办一次高峰论坛。总政歌舞团成立60年。出现了这么多优秀的艺术家,涌现出这么多优秀作品,形成了这样好的一种优良传统,是有它的道理的,需要从理论方面梳理一下,这个是很有必要的:第四个“一”就是出一批出版物,包括画册,回忆录等,它的重头还是在光碟和CD,我们要多出一点。将来把它作为一种精神食粮送给部队的官兵。他们也特别喜爱这些歌唱家:第五个“一”就是我们要搞一次团史展览。还有一个“一”就是举办一台主场晚会。我们把它叫“六个一”工程。

军营文化天地:这确实是一个周全而又隆重的团庆活动,除了这些最近还有没有其他的动作?

张千一:同时我们也不能停下创作的脚步,目前有两个任务需要考虑,一个是建团60周年主场晚会,这个是需要一些新创作的。另一个就是2013年的全军舞蹈电视大奖赛快开始了,这个都要做好准备。彭丽媛团长曾讲过我们要有演着的,有排着的,也有想着的,我觉得她讲得非常精辟。作为一个文艺团体一定要有演的东西,你没有演的不行,在演的同时你还得有排的作品。你排着这部作品你就得有想着的东西。作为团长我是主管创作的,2014年那一年有全军文艺会演,我现在就得思考。只不过我们现在在行动方面先把建团60周年活动搞好。

军营文化天地:很多人都说总政歌舞团的团长是最难当的,你觉得难当吗?

张千一:我觉得当总政歌舞团团长确实不容易,但是好在这个团的团风非常好,传统非常好,作风非常过硬。我们的政令是很畅通的,我们有什么重要的任务布置下去,各个二级队包括底下的每一位演职人员都是坚决地执行,这一点总政歌舞团确实是非常的优秀。这也使得我这个当团长的感到虽然很辛苦,但是对工作还是充满着乐观,而且也充满自信。我想尽我的可能,把总政歌舞团的工作做好,让总政歌舞团的传统发扬下去,让总政歌舞团的辉煌延续下去。

军营文化天地:那您上任以来有没有什么新的举措?就是所谓的烧“三把火”?

张千一:没有。因为我想是这样的,歌舞团它本身的管理制度是比较完善的。每一个团在制定规章制度方面可能会有微小的差异,但这没有关系。我现在就是做好贯彻和解释的工作。因为我们过去有的时候对上面的规定理解得也不一定是特别细。

军营文化天地:刚才您说在这个岗位上确实有些不容易,有哪些方面不容易呢,能否详细谈他一下?

张千一:我觉得第一个是它工作量很大,因为总政歌舞团的歌队、舞队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演出能力也很强。所以说我们很多演出,包括任务性的,非任务性的,都要我进行协调,而且工作的范围也比较广。我原来在歌剧团的时候相对单一一些,因为歌剧团就创作歌剧,它没有歌舞团的工作量大,工作范围广。

军营文化天地:这对您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张千一: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所以说这是我感觉不容易的地方。你比如说我每天都要在单位坐8个小时以上的班。我每天早晨很早就得起来。在家吃完饭后到团里来,下午有的时候到晚饭以后才能回去,这就打乱了我过去的生活节奏。到歌舞团来当团长使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自己的节奏,这也算是一个不容易。

另外,因为歌舞团它有优良传统,有很多已经成型的、成熟的这样一种建团规律,发展模式。我们一方面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沿着这种好的传统继续努力工作。同时也要想一些新的问题,寻求一些能适合歌舞团未来更好发展的一个思路,这个对我来说也确实是不容易。

还有一点不容易就是明年正好是我们总政歌舞团建团60周年,彭丽媛团长把接力棒交到我手上了,要把它做好,感觉到压力很大。还有一个压力就是我本人是搞创作的,我不仅自己要创作,还要带着我们的团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的作品。我接任团长以后,也应该在抓新作品搞好作品方面下功夫。另外后年全军文艺会演,我也感到压力很大,一直在思考总政歌舞团应该拿出什么样的好作品参加这个会演。这一下子就把我两年的时间占满了。但是我想,我可能能力不是那么强,但我有这种愿望,尽自己所能,努力地把歌舞团的工作做好,能够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弘扬先进军事文化。为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尽到自己应有的努力,让我们这个团队也在这几个方面能够继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军营文化天地:最后一个问题,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全国一流艺术团体,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方面,您还有哪些想法和做法?

张千一:目前团里主要还是配合双拥晚会展开工作,因为双拥晚会是明年非常重要的晚会。我们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投入到双拥晚会具体筹备工作中去。双拥晚会有很多节目是直接歌颂十八大的,歌颂这十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的成果,我们很多演员,也都在参加歌颂十八大的一些演出活动。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以十八大为契机,更好地从文化建设方面。努力建设好团队,让总政歌舞团成为先进军事文化的一面旗帜。

杯子里的水浅了再满上,窗外的落雪在一点点融化,时针与分针不知不觉地在12点处合在了一块儿。张千一的语调时而缓慢,时而严肃。谈到他的创作经历,他语调缓慢而沉静,好像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谈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总政歌舞团的责任与担当时,他又严肃认真,字斟句酌仿佛在思考百年大计。这是2012年12月21日的一个中午。天气晴好。

责任编辑: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