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坐具中的龙

zoޛ)j馟i活动。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中国文化中的“龙”,不是这种曾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自然动物恐龙,而是中国人独创的精神文化——人文动物。成书于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说文》释“龙”字如下:“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这表明中国文化领域上的龙,是一种神灵幻化的理想性的人文动物。其神灵幻化概念,是中国上古原始文化长期糅合的结果。

龙是怎么形成的?存在一种观点是“模糊集合说”,其思路是这样的: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是以原始思维面对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维又是以直观表面性、整体关联性、非逻辑的神秘性和群体表象性为特征的“模糊思维”。这样的思维足以导致我们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确、不唯一地将身外世界的种种对象、集合、升华成若干个“神物”,然后加以崇拜。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先民们是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将自己对身外世界的畏惧、依赖、疑惑、想象、崇拜等等,都贯穿、投注、体现到龙的模糊集合中了。

最早提出龙图腾的是闻一多先生。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乌(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因此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二 中国古典坐具中的龙

在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中,很多装饰纹样的运用一直沿用至今,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图形。战国、秦以床为中心的家具上,彩绘龙纹、凤纹、云纹、涡纹等纹样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两汉、三国时期,一些齿纹等几何纹样得到广泛应用;南北朝时期,家具的装饰纹样出现了火焰纹、飞天、狮子凳;唐朝时期,家具造型简明,有金银绘、木画等工艺;宋朝则开始大量运用装饰线脚;明朝家具多为硬木家具,做工精巧,风格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如图1);清朝家具比较繁琐,常运用一些雕漆、雕填、描金等工艺手法。

我国古典家具中的龙纹,开始时从青铜器、砖画、玉器演绎而来,进入清代就更为写实。它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异常,常见的有形象生动的“正龙”、“升龙”、“降龙”、“行龙”;还有“戏珠龙”、“戏水龙”、“穿云龙”以及“拐子龙纹”、“回纹龙纹”、“夔龙纹”、“虬龙纹”等等(如图2)。

在这些不同的龙纹中,除了可以用不同的“龙”来装饰产品,更重要的是不同姿态的“龙”有着不同的含义。草龙是一种含有龙形象的卷草图案,是一种带有吉祥含意的“如意纹”,常应用在建筑、家具和器皿的装饰上。拐子龙整体协调一致,简洁、明快,又有一定的装饰意趣,常用在家具、室内装饰及建筑的框架上,拐子龙纹和回纹龙纹都寓意着子孙昌盛,绵延不绝。戏龙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多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繁华的器皿装饰上。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的使用以床为中心,如河南信阳出土的漆俎、周围绕以阑干的大床等,就有彩绘龙纹凤纹、云纹、涡纹等。这种床榻就是坐具的前身。到了汉代,榻的用途扩大,装饰纹样除了龙纹,还增加了绳纹、齿纹、菱形波形等几何纹样及植物纹样。龙的形象就由此最早出现在坐具中,以装饰纹样和吉祥寓意来呈现。

随着坐具的逐渐升高,出现了凳、椅等坐具,其装饰纹样越发丰富,并且包含龙纹。直到明代,中国家具空前发展,坐具类就分为官帽椅、灯挂椅、靠背椅、圈椅、交椅、机凳、圆凳、春凳、鼓墩凳。明式坐具中的龙纹往往只是在某些明显的部位如椅子的靠背板上进行小面积装饰,与大片的素面形成对比,龙纹图案方钢稳健、简练飘逸。清式坐具中的龙纹,则呈现出繁缛华丽的风格,符合清朝时期人们过分追求形式上的美观的心理特征。

在明清坐具中,龙纹的常用装饰手法有透雕、浮雕、圆雕等。与战国时期的写实性龙纹不一样,明式坐具的龙纹常见变体龙纹,其头部不变,躯体与各种抽象的云纹、几何纹或蔓藤纹组合演变。(如图3)清代的龙纹相比明代来说,身体较为粗壮,姿态略显呆板。

作为椅凳中的最高形式的宝座,通常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寝宫的正殿中使用。宝座后面常常要摆一件较大的带座屏风,两边放置香几、宫扇、香筒之类的器物,表现出皇家宫廷的庄重和威严。即使是摆在配殿或客厅里,也要把宝座放在室内中心或重要位置,以供皇帝和后妃所用。像是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正中就摆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宝座后是一件雕龙屏,凸显太和殿的皇权威仪。

我国古代最辉煌的龙纹坐具,就是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宝座,金漆龙纹宝座,其椅圈上,及六根椅柱上,雕刻着十三条金漆盘龙,其状栩栩如生,昂首张口,令人生畏,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龙椅周身雕龙髹金,在装饰上神圣化。宝座上部采用圈椅式椅背,下部承托以宽阔的“须弥座”式椅座和脚踏,设计均采用最尊贵的形式。除了十三条金龙分布盘绕于椅背上,其余各部位又雕火珠纹、云纹、卷草纹等,通体罩金箔并镶红蓝宝石作装饰,极显其尊贵。(如图4)

由此可见,在历代坐具的设计中,“龙”这一传统元素更多的是运用在装饰纹样之中,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龙的崇拜和喜爱。同时,也象征着皇族权贵的威严,不同的龙纹式样代表着不同的阶级等级。

三 结束语

到了现代,也有很多设计师考虑到在设计中引入“龙”的形象。在一些大赛中,出现过本土设计师以“龙”为元素进行设计,其中大部分的设计师仍然以使用龙纹为主,将“龙”作为装饰象征元素加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但也有少数的设计师从造型着手,将“龙”的整体形态简化,用蜷曲张扬的“龙”的姿态作为设计出发点,把坐具的形态和“龙”的整体形态结合起来。这样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是“龙”在坐具中真正的未来。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坐具的设计及应用始终是与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而中国人民对龙的喜爱也从未改变。现代坐具的设计样式及材质较古代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坐具的设计,我们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人机工程学的尺寸,现代审美的眼光。但是,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始终是本土设计师开发民族化设计的立足点,“龙”这一传统元素就不能被忽视。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现代坐具,不论从功能上或者是造型上都应符合现代审美方式。对于“龙”的抽象提取,然后将其应用到坐具造型中去,是现代坐具应采用的设计方法,不应再简单地叠加龙纹装饰。对“龙”进行形态、结构、图形等方面的提炼,将“龙”的精神融入到现代坐具设计中,使现代的坐具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现代坐具的设计。

从精神起源,历史来源来看,中国传统文化都对坐具设计有着深厚的影响。因此,无论从功能到美学,坐具设计中都应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