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做好事

“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在大人眼里看似很小的事,也许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终生的阴影。

作为一个正在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的心很痛。

我班的教室对面是个洗刷间,是整个楼层惟一的洗刷间,因之来此的人多如过江之鲫,忘记关水龙头的事也就很常见。我班因离洗刷间最近,所以每当此时,班上的孩子就会主动把水龙头关掉。

一日下午,我正在教室里上活动课,忽听见洗刷间内水声大作。我只一个眼色,门旁的一个孩子就冲进了洗刷间,稍后,他满脸是水地回到教室说:“老师,水龙头坏了,关不上!”

没等我说话,另一个孩子又毫不犹豫地冲出了教室。我到洗刷间看了看,水龙头有人按着就不流水,手一松,水依旧“哗哗”地流个不停。那个孩子在按着,我让班长到总务处去找校工李叔叔来修,我则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一会儿,班长回来了,脸色不太好看。

“是你把水龙头弄坏了!”我听见洗刷间里有呵斥的声音。进去一看,李叔叔没找到,来的是总务主任王伯伯。

那个用手捂着水龙头的孩子一脸尴尬,小声说:“不是我!”

“不是你是谁?不是你弄坏的你能在这摁着?你脑子又没进水!”王伯伯在用钳子掐一段铁丝,一边掐一边说:“你看我闲着了,就不舒服!再弄坏了,扣你们班的分!”

那个孩子一听说扣班上的分,一害怕手一抖,溅了王伯伯一脸一身的水。我面带笑容作了简单的解释,那个孩子便回教室了。

从此,那个水龙头坏了便无人去摁,也无人去禀告总务处,任自来水不分昼夜地流淌。当这种流淌成为寻常景观时,人们就习惯于“不做好事”了。

这件事情过后,我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那就是不仅不能做好事,闲事也不要管,而一管就可能惹上麻烦。

班上一个很内向的小女孩儿因走路说话,给班级扣了分。我问她具体情况,她说,放学时,她看见叔叔家的妹妹拿着本和笔在道边站着,就问妹妹在干嘛,为什么不回家。

她哪里知道,妹妹是学校纪律“监督岗”的新成员,是第一天上岗,正苦于抓不到违纪的人交不了差,当下就把姐姐的名字记在了“违纪”一栏里。

我鼓励小女孩儿到分管校纪的主任那里说清楚。良久,小女孩儿闷闷不乐地回来了:“主任说我管闲事,还说就我们班事儿多!”

问问自己的妹妹放学后为什么不回家,是管闲事!就这个班事儿多!小女孩儿的事没有洗清,我还生了一肚子气。从那以后,不管谁给班级扣了分,都不用向我解释,一视同仁“写一份说明书”。

我想,“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在大人眼里看似很小的事,也许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终生的阴影。

看到这儿,读者或许会说:怎么能这样对待孩子?长此以往,孩子能分清是非吗?读者担心的极是,这样下去,岂止是孩子,连老师也无法分辨是非了。

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幼儿园的老师,把教室打扫干净后,带小朋友去宿舍睡觉。刚走出不远,老师看见地上有几片纸屑,为了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老师弯腰把纸屑拣了起来。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说:“老师,给我,我把纸屑送到教室的垃圾桶里!”老师把纸屑给了孩子,并让小朋友们停下来,在原地等那个送纸屑的孩子。

这个幼儿园每天中午要检查教室卫生,那天,这个拣纸屑的老师所在的教室被扣掉一分。原因呢,是那个送纸屑的孩子往垃圾桶扔纸屑时,有一片大的飘了出来。

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那一年,这个城市的教育系统实行“末位淘汰”制,就是每年按学校给老师各项成绩的综合打分和民主评议,淘汰一位老师。这个拣纸屑的老师被淘汰了,她与排在前边的老师仅差0.5分。她哭着告诉我,她非常后悔拣了那几片纸屑,真是“管闲事落不是”,那小小的纸屑改变了她的命运。

我想,我们是否应该从很多看似堂皇的“工作”中停下来,检视并反省一下我们的教育。

编辑乌耕

幸福感悟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椎心之言,读后令人悚然。真善美如果只是停留在教科书上,便只能是苍白的符号而已。

生活即教育,处处皆教育。力戒校园中的形式主义,杜绝权力意志,循名责实,知行合一,我们的教育才能回到真诚与笃实,也才能真正接上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