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之企业文化建设核心于以人为本

 东北师范大学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设计题目 :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

  姓

 名

 专

 业

 公司管理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目

 录

 内容

 内容摘要

 复旦大学苏东水教授认为,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价值、鼓励创新,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就有的人本管理思想。这种思想流传到西方得以发展,形成了整合东西方思想的新的人本管理思想,这可朔源到行为科学理论。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聚集在一个焦点上,即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日常经营管理行为的规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如何实施人本管理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领导者不仅要在技术、产品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更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全体员工,主动出击,参与竞争,以谋求发展。因此,培育和建设企业文化就成为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重大课题。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反映了企业的基本信念和最高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逐步实现价值观的内化,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使每个员工自发地形成对企业的忠诚感和责任感,发自内心地认同并接受企业倡导的价值观念,使企业目标转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最终实现员工自我控制,充分发挥其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重视关键管理要素(消费者、企业员工、领导艺术等)的公司的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不经意间成了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人作为一种最富有能动性的宝贵资源,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以及不断增值意味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意味着他们更能效终身效力于企业,为企业发展带来持久的动力。以人为本之理念要求企业必须珍视人、用好人、发展人,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在追求最大限度的利益的同时,对社会、股东、从业人员、顾客等各方面都应有最优化的关系,实行人性化的“满意管理”,以适应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以人为本,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龚自珍发自内心的呼喊。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对人才简单的定义就是有人品、有才干之人。凡是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完成企业给定的目标,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都可称之为人才。对人才的关心及对其价值的充分重视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对人才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现在与将来。所以企业实施人本管理首先应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观要求我们,一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任人唯亲、忌贤妒能以及把安分守己、稳重听话作为选拔人的标准的狭隘的人才观;二要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三要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谋求人才的科学组合,以发挥整体效能;四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激发人的潜能。这就要求现代企业要具有深邃的视力、多维的视角,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唯才是举,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美国在人才问题上擅长“拿来主义”,以此大兴本土经济,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在美国高技术公司的现有科技人才中,华人占约 1/4,这不能不说其得益于自身的人才观念及人才战略机制,美国企业的人本精神。中国加入 WTO 以后,与外企之人才争夺战将使我们经受一次严峻的考验。

  二、以人为 本,就要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是人们共同劳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以人为本强调了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关注人的需求。一方面,人性是个抽象的概念,人的天性中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并与环境紧密联系,产生不同的需求。这决定了人是一复合体,而非简单的“经济人”或“社会人”。马斯洛有关人的需求五层次的实质不会改变,但在不同的环境下,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不尽相同。另一方面,“人性”的东西决定了人的道德观念、意志、兴趣、创造性等这些事关企业命运的“个性品质”。再有,制定着重于人的理性,具有强制性、不可变通性,常会导致人们僵化的思维、保守的行为,人们习惯于墨守陈规,逃避现实,害怕变革,甚至自欺欺人。所以,企业必须在管理中对人性的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按照人性的原则来实施管理。

  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一面,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方面要对人性中不利的一面加以抑制,弱化其反面作用。在企业管理实施手段上采取“人性”的、灵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

 定来进行管理。尊重个人与人性,不只是以组织意志、管理者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员工。在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应给员工更多的“个人空间”。

  人性化管理可以融入到每一个过程、每一项活动,可以体现在一项制度,一个举措,其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团队型参与管理模式是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现代管理理论提出 7—13 人为最佳管理幅度,通用电气却将管理幅度变成数十人乃至上百人,使得每级管理人员不得不向下属授更多的权,让下级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基层人员的意见能很快反映到公司的决策层。总裁韦尔奇向几乎所有员工发出过手写便条;常安排与比他低几级的经理共进午餐;喜欢突然视察工厂和办公室,让人们感受到他的领导,鼓励和鞭策员工。这是对僵化制度的打破,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员工天性的释放。这是制度与弹性的完美结合,更是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三、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于现代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对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的竞争,但最终应归结到人力资源的竞争,因为人是最为重要的资本,没有人,什么也干不成。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使企业筹集或使用的人力资源的目标与行为素质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既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又使人得到满足与成长,这应是一种由经理人控制的磋商机制。造就“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功能,是强化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彼得。圣吉坦言,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从战略设计、培训与发展、评价与激励、组织设计与控制等几个方面入手,为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提供支持性的氛围和组织保证。

 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如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调整战略、考核管理战略)是现代企业的共性之一,它涉及企业内部人事管理的各个方面,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和综合战略。例如实施发展战略必定要增加雇员;实施紧缩战略常常导致裁减;实施转向战略会引起人事更迭。但在制定与实施以前,应知道企业经营环境对人才的客观需求是什么,同时还要把握在相应的社会环境中人才的主观追求是什么。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性回归”的时代,“以人为本”是一切企业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该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人才的培养和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的形成对企业的作用是决定性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临近,人才资源开发的争夺战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人事措施同教育训练相结合的能力开发体制的建立已成为现代企业获得高级人才的基本途径。

  四 、以人为本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点,企业文化之根基

  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各种教育指导企业员工的行为,以形成统一意志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其基本任务就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现代的知识教育人、以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来凝聚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宣传、教育、引导员工的工作,它在发挥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本身就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基点。

  以人为本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在思想上、政治上鼓励企业员工,在为共同目标求得共性统一的同时,注重员工的精神需求,重视与保护员工的精神财富这一无形资产,照顾到每个员工的个性,即不失“个体精神的自由冲动”,又能为共同目标齐心协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调动员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及民主监督的自觉性,使员工对当家作主有深切的体会,这是“挖掘人的潜力的最好的手段”。谈到企业文化,管理学者自然会将

 企业文化与以人为本联系在一起,原因在于 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企业的迅速崛起导致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日本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信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是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依靠,强调要发展人和服务人,它们才获得发展与成功的永久动力,也正体现出企业文化所不能离开的以人为本之根基。当今,美国企业竞相学习日本企业的信任感、亲密度和凝聚力,注重通过人的潜能的发挥来提高生产效率,这是人本企业文化魅力之使然。

  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充分肯定了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作用。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改革和生产力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支柱。在作为管理对象的整体系统中,人是其它所有构成要素的主宰。人的能动性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科技创新力度。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宗旨是抓住人、用活人,培养人,开发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企业应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指导下,针对人的需求进行管理,在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的同时,塑造以人为本的健 康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束语 经过这段时间对论文的撰写与实例的分析,使我个人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有了很大进步,不仅让我在激励研究的问题分析上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在获知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代企业不仅是由经济、技术、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因素组成的生产、销售系统,而且是由企业精神、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等要素组成的文化系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向社会展示了企业良好的管理风格和精神风貌,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支持,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会自发形成,需要管理者有意识地去培养,去建设。在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

 企业领导者率先垂范,积极倡导企业文化。

 (二)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人才成长。

 (三)构建和实施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

 (四)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致

 谢 完成论文之后,我不禁感想颇多,真诚的想对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们表示忠心的谢意!

 首先感谢东北师范大学的老师们,尤其是论文的指导老师。从论文的选题、研究思路到论文的的修改、定稿,感谢他们对我论文写作和答辩过程中对论文的结构和内容给予指点。无不倾注着他的心血和智慧;同时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都使我受益非非浅。

 再次对百忙之中审阅我枯涩文稿的各位老师表示真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企业文化设计师证书(CCDC)课程讲义(上册)

 2、管理心理学(中国农村智力开发函授学院 张文青编写)

 3、企业文化在中国(光明日报出版社)

 4、企业文化(刘光明编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第三版)

 5、跨文化管理(经济出版社 [瑞士] 苏珊 C.施奈德)

 6、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概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培训部研修班学习参考资料)

 7、刘亚臣,管理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8、赵有生,管理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9 、郑海航徐炜,行为科学的演进与发展,经济管理 新管理,2001(24):20 10、陈坚,浅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工程,2001(6):45~49 11、胡震编著,管理学十日读,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