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雕塑”行业方兴未艾

目前,“2007泛雕塑艺术展”国内招展工作目前已全面铺开。由于国内雕塑艺术代理机构并不成熟,并且这是第一届展览,组委会采取了比较灵活的组织方式:主要按照作品材料和制作技术,将展馆划分为十余个区域,包括国外展区、港澳展区、铸造展区、陶瓷展区、玻璃展区、石木雕展区、金属展区、漆艺展区、软雕展区、装置及动态艺术区、建筑家居区、艺术院校区和其他门类区等。为了保证展品的高品位和艺术价值,每个展区分别指定一位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负责人来审核展品。为此,本刊记者特采访了其中若干个行业的权威人士,以便大家对各行业市场有更多的了解。

记者:诸位分别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漆艺和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我想先了解一下你们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情况。你们有多少会员?多少团体会员?成员的主要组成群体是什么?举办过什么活动?

林乐成(以下简称“林”):我们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共有600多名会员,其中职业艺术家以院校教师为主,约有400多名。团体会员有三个,他们都直接隶属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我们每两年举办一次“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暨学术研讨会”。这项学术活动从2000年开始,到2006年共举办4届,迄今为止有20多个国家的700多位艺术家参展,共展出纤维艺术作品1000余件。现已成为当代纤维艺术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双年展”。

周剑石(以下简称“周”):漆艺专业委员会现有181名会员,团体会员还没有。会员是以大中专院校艺术专业类的教师、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艺术硕士)、博士生、进修生、访问学者、漆艺企业中的骨干和研究机构的专家等为主组成的群体。他们主要来自北京、沈阳、石家庄、上海、南京、扬州、苏州、杭州、西安、武汉、长沙、芜湖、成都、平遥、新疆、福州、广州、珠海等地。我们已经在中华世纪坛成功地举办了“从河姆渡走来——2005中国现代漆艺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798漆千年艺术中心举办了“薪火相传——2005—2006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作品展”;“从河姆渡走来——2006中国现代漆艺发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扬州高峰论坛”;今年5月,我们又在上海莫干山双城画廊,举办了“千文万华 不可胜识——2007上海当代漆艺邀请展”;11月我们还将举办第二届“从河姆渡走来——2007国际现代漆艺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届时将有百余件作品来京展出与大家见面。

戴舒丰(以下简称“戴”):个人会员未统计,我们成立的晚,才4年时间,估计有几百个人,团体会员就多了有几十个吧。我们每年都举办玻璃艺术的行业博览会一到两次。还有些研讨会和学术展。

记者:您觉得您所在的行业在当代面临着什么问题?科技发展、观念变革对它产生什么影响?您举办这些活动在本行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否解决了什么问题?

林:“纤维艺术”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从1996年在现代艺术设计教材中正式提出到不断地推广、宣传,举办展览及相关学术活动,也不过10年时间。这个概念可以说从理论上解决了传统工艺美术向现代转型的问题,使其跳出了传统与现代冲突的困境。纤维艺术可以在平面、立体、空间装置各个层面展开,这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综合性特征的艺术概念。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变革当然也从各个层面对纤维艺术产生推动作用。在材料上,从传统的丝、麻、棉、毛等天然材料扩展为化纤、塑料、金属等综合材料;在技法上,传统的编、织、绣等技艺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的综合材料则以完全不受限制、随心所欲的技法来表达观念,并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所关注,如果他们想引入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法、新的表达语言,他们就可以在这个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喜欢传统类型的就按照传统材料与技法来进行创作。总之,纤维艺术作品的形式与风格是多样的,观念表达是多元的。

周:漆艺用材,首先是带有毒素的、机械化塑料产品的所谓科技发展、观念变革对于无毒害的、传统手工漆器的强大冲击。其次,是释放有毒物质的、化学涂料形成的所谓科技发展观念变革对于天然漆髹饰的极大冲击。然后,是对中国本土的漆文明、漆文化的毁灭性的打击。致使传统的漆器行业纷纷倒闭、解体、裁员、转业……至今,所剩无几。我们举办以上那些活动在本行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还不能说解决了什么问题,只是提出了关键的问题,逐渐地接近事物的本质而已。

戴:我觉得我们所在的行业在当代面临着一个推广和认知的问题。因为了解的人不是很多,因此科技发展、观念变革对它产生不了太大影响。我们举办这些活动在本行业起到了推广和认知的作用。解决了此行业长期的潜在观众和潜在客户的问题。

记者:您觉得您这个领域的艺术品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林:纤维艺术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材料美、技术美、视觉美、触觉美。纤维艺术品的材料本身具有吸光性、吸声性等物理功能特性,纳米技术的运用有使其具有了防尘、防潮、防蛀等功能。首先,质地柔软的纤维作品本身就有亲和力,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消除了现代环境因大量使用玻璃、钢铁等硬质材料给人的冰冷的感觉。再者,纤维艺术品的体例可以不受限制,大型建筑里大面积的墙壁和空间需要它们。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的作品,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对于建筑师而言,纤维艺术是温暖人心的艺术,是建筑语言中的一个特殊的符号。

周:天然漆这种材料无毒、无污染,可以作为粘合剂成型、造型,用其制作的雕塑,数千年不变形、不坏,这点在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可以证明。漆又可以作为装饰材料(涂料)和绘画颜料使用。漆艺作品的表面可以很洁净、漫射出诱人的柔和光泽,又可以很粗砺、彰显出慑人的坚实质地。做成平面的,可以是壁饰、屏风;立体的,可以是雕塑;也可以是在空间展开的任意造型,多变的装饰。漆艺创作的形态、技法和效果是变幻无穷的……

戴:这个行业的艺术品有着此材料神秘剔透温润的魅力。市场能接受的还是大众审美的作品。艺术与市场结合的点在客户的审美取向。

记者:那么这些展览中的展品去向如何?是走入文博机构,还是走入市场?您觉得这个领域的市场前景怎样?大众审美和学术创作始终存在距离,市场能接受什么样的作品?收藏群体是怎么样的?

林:这些展览的作品大部分还是退回作者。但是这里有一个不断被社会选择的过程,很多大的应用项目都是通过展览做成的。也有不少收藏者通过展览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并经纤维艺术专业委员认证使作品进入收藏市场,还有部分在国内外大型展览中获奖的作品则由国家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从目前来看,纤维艺术的市场前景靠纤维艺术家的自身努力并通过同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的合作共同开发出建筑空间应用的高端市场。而面向大众的低端市场,则需要纤维艺术家和相关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大众的市场是需要物美价廉的艺术产品,因而要使艺术家的作品产品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相当矛盾的问题。如何解决,我们正在和企业家进行探讨。

纤维艺术在西方是属于“贵族”享有的奢侈艺术品。我们的收藏群体主要是四星级、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政府办公楼等。收藏我们作品的有:北京汉华酒店、北京昆仑饭店、长沙通程国际大酒店、海南金海岸大酒店、北京中苑宾馆、北京华腾大厦、北京温特莱中心、香港行政公署、山东省栖霞市政府、微软亚洲研究院、IBM中国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

周:漆艺从来就不缺少市场。只是有些混乱,真伪不分“羊头狗肉”式的买卖关系,将会受到打击。“从河姆渡走来”这个展览是纯学术展览。但也有收藏。在与市场结合方面,我们也参与主办了一些展览活动。比如在2005年底至2006年初在798举办了“第一届薪火相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漆艺作品展”时,美籍华人、IBM公司和日本漆艺爱好者旅游团等前来选购。今年,还在扬州漆器厂举办了一场漆艺作品拍卖会,拍品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个行业的市场空间是很大的。小到首饰,大到漆壁画、漆雕塑和漆空间之类的项目,都大有前景。中小型的作品以个体收藏为主,大型的项目多在宾馆、公共设施的大厅之中。学生的作品现在也悄悄的被收藏。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漆艺(天然大漆)作品,可以卖到每平方米10万以上。与艺术品市场比较成熟的日本相比,我们的可以说是方兴未艾。比如平山郁夫的作品,明信片的大小尺寸售价可达2000万日元(约130万人民币),由此可见国内作品所具有的升值空间。适应和适合市场的作品,那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完全可以用现代的艺术语言继承下去。那些纯抽象、唯美的作品也可以冲出一条很好的路。比如漆艺首饰,可以做得很高雅、很能提升女士的气质涵养。这块市场很大,日本和韩国也没有完全打开。我们也在尝试开设这样的课程。收藏群体是爱好者群体,我们需要培育“粉丝、铁丝、钢丝”式的客户群。

戴: 这些展览中的展品很少走入文博机构,大部分都是走入市场。这个行业的市场前景将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的提高而逐步扩大。收藏群体目前还是在大众审美的客户群里,但正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记者:那么您作为一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除了抓学术、抓创新之外,又是怎么走向市场的?领域内的企业发展面临什么问题吗?你们是怎么扶持这些企业的?

林:和纤维材料相关的企业很多,比如服装、织绣、地毯等。但是专业从事纤维艺术的企业不多。所以这个领域的主体应当是艺术家个人及其工作室。作为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我们在走入市场方面,正通过和企业的合作进行有计划的市场调研。

另外,通过企业和市场结合不是唯一走向市场的方式。我们不光从经济角度寻找突破口,而且从文化角度寻找卖点。比如我们曾经实验性地使用人类早期的纤维材料(麻、棉)和技艺(筐、席的编织手法)进行制作,并且强调这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创造。这和现代相当一部分人的追求古朴的怀旧心理相契合,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效应。我们通过研究传统及考虑现实需要,进行比较深层的思考,通过思考激活卖点。

周:我们之前更偏重于学术,在我回国主持工作后此状况才逐渐转变,以学术带动市场。市场一定要考虑,包括学生的出路问题。企业很需要人才,但是现在学生里面存在一个问题,他们一定要做“艺术家”而不愿意到企业去做很实际的设计制作的具体工作。扬州的漆器厂就愿以十几万的年薪招聘人才。其实在企业里呆上一段时间,可以特别直接地接触市场,对以后的自主创业都很有益处。在行业内,有三家企业与我们联系密切,北京金漆镶嵌厂、扬州漆器厂和漆宝斋,我们相互支持、合作得很愉快。对于北京雕漆(剔红、剔黑和剔彩),扬州螺钿工艺、厦门漆线雕、平遥推光漆器、福州脱胎漆器、天台山干漆造像和成都雕填漆器等,我们不仅积极努力代为向国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同时,我本人还在华觉明、李绵璐二位先生主编的《民间技艺》一书的第七章中,专门普及介绍以上七种髹饰工艺。我想随着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政策的具体出台,我们还将努力为更多的需要保护、扶植的项目去争取资助经费。

戴: 作为一个行业的带头人最重要的是让企业认识真正的市场在哪,如何将学术、创新引用到真正的市场里。行业内的企业发展面临市场客户群的开拓和产品的定位以及经营模式的定位上。我们对企业的扶持更多的是在帮助企业规划经营模式、策划产品的定位、培训技术和设计人员上。

记者:你们是怎么培养这个领域的人才的?培养的目的是什么?又是如何构建专业领域理论的?

林:我们基本上通过在院校开设纤维艺术课程来培养人才。培养学生的方向基本上是艺术家、院校教师、以及相关企业需要的设计与管理人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目前有30多位学生在读,包括本科生、研究生、访问学者、进修生。我们从来没有把理论放在一个形而上的位置,而是非常强调学术的实用性和教学的实践性。我们目前出版了:《中国高校通用设计教材——纤维艺术》《国际现代纤维艺术》《当代国际纤维艺术》《国际纤维艺术》等书。

周:我们已经明确了今后培养学生成为这个行业人才的大方向。首先,学生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漆艺实验室的学习期间,必须扎扎实实地经过传统大漆材料的技术训练,交出具有专业水准的作品。只有这样,他们将来不管是到国企、私企、文化事业单位还是自主创业,都能够安身立命,有望成为大设计师、名艺术家和有威望的学者。另外,漆艺专业委员会肩负着理论导向的任务和责任,其建构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两部漆艺专著。其中五代朱遵度的《漆经》早已失传。另一部是明代黄成著、杨明解的《髹饰录》。在流失于日本多年后,经朱桂辛先生辗转借得,才幸存下来。由大陆王世襄先生、台湾索予明先生分别注释成白话文版,发行于两岸之间。随后,在沈从文的《中国漆艺美术史》、何豪亮与陶世智合著的《漆艺修饰学》、蔡奋编写的《生漆化学》、乔十光主编的《漆艺》、周剑石与陈勤群主编的《从河姆渡走来——2005中国现代漆艺作品展及论文选》、陈振裕著《楚文化与漆器研究》、诸葛铠著《墨朱流韵》、尹文编著《漆水寻梦》、洪石著《战国秦汉漆器研究》、长北的《髹饰录图说》、杨文光的《国漆髹饰工艺学》、俞磊与高艳编著的《中国传统油漆髹饰技艺》等书中,都贯穿着中国漆艺发展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同时,我们经常的举办各种类型的漆艺学术研讨会。另外,《中国生漆》杂志已经在与我们合作招商,增版发行。

戴:培养这个行业的人才主要在几个方面:发现管理能力强的人才对其进行艺术修养的培养,或从有艺术功底的人才中发现有管理能力的人才,从相关行业中挑选有市场业务能力的人进行艺术修养的培养,培训技术和设计人员。培养的目的就是要这些人才能真正的在市场中发挥作用。行业理论的构建基于行业发展目标的确立,它并不是艺术学术的范畴,但和它紧密结合。所谓行业首先必须要有一定从事此专门业务的群体才能称为行,因此先要构建行,发展从事此专门业务的企业,规范行业的要求和标准。确立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产品的定位,制订行业发展目标。

记者:其实雕塑艺术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下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理论上的、实践上的、市场上的各种问题。现在的雕塑艺术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的石木材料、雕与塑的技法来定义,雕塑在材料、技术手段和观念的运用上都不断地创新、拓展,于是我们提出了“泛雕塑”的概念,并且将于今年10月份在上海举办“2007泛雕塑艺术展”。您对“泛·雕塑”这个概念是怎么看的?

林:“泛·雕塑”超出了传统意义的“雕塑”概念,一方面是雕塑原本的内涵因素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另一方面是雕塑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其外延需要不断的拓展,如果说能够把具有雕塑属性的其他艺术形式融入“泛·雕塑”概念,应该说这是一个新的文化资源整合的最佳策略。倘若纤维艺术作为“泛·雕塑”展的一员,它将以柔软的质地,多彩的材料,以及历久弥新的形式语言,诠释“泛·雕塑”的概念。

周:我非常赞成“泛·雕塑”的概念。我觉得《雕塑》杂志思考的问题很入时。交叉学科、融合、大美术,原来固有的石、木、金属的雕塑概念大大扩展了,出现了很多新材料的作品。如纤维中的软雕塑、漆艺中的漆雕塑。这样会使每种材料都可以在平面、立体和空间中最大限度的展开自己无限广阔的艺术空间。去年,我指导的一名雕塑研究生的夹纻造型作品,还获得了贵专业委员会的奖项。这说明“泛·雕塑”概念的群众基础是有的。

戴:“泛·雕塑”这个概念本身是一个大的概念包罗众多,很值得探讨,它是一个“大”雕塑的范畴,要从很多的角度来看,不能简而概之。

周:西方的强势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冲击。在雕塑、漆艺等门类中都能感受到。但是随着我们经济的腾飞所带来的民族自信,以及全球一体化所带来的平等观念,对于唯有西洋体系才是正宗的体系这种审美会有质疑。人们将重新认识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的重要性。漆艺以及其他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会随之得到应有的存在价值和应有的地位。我非常乐意介入到这个活动平台之中……希望我们的活动顺利!成功!

记者:谢谢您各位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希望在各个行业带头人的带领之下,我们能够更好、更快地搭建“泛雕塑艺术展”这个平台,推动艺术走向市场,走向生活,推动各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