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的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基本均衡教育向优质均衡教育的发展,各校校园文化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推进,使得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的实践探索已经逐步开展。继承各校优良传统,融入中华民族精髓,突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全面有效提升学校素质教育,打造一校一品尤为紧迫。接下来本文将对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的实践探索,进行一定分析探讨,并对其做相应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民族文化;校园文化;和谐共生;实践探索

民族文化即体现民族特性和民族特点的物质以及精神财富。民族文化有一定教育价值,民族文化的一系列具体内容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它又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民族文化传承发扬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将其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发展,能够使我国民族文化完全渗透到教学工作中,保障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效果完全得以体现,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一、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意义

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能够有效提升民族文化繁荣,促进民族团结,全面提升我国经济以及教育发展建设。与此同时,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也与当前时代发展趋势,形成同步统一性。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和落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华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使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能够充分结合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来全面促进民族建设,使地方学校课程自身实效性和发展方向能够完全得以体现。对建成一校一品行之有效。总体来看,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对我国教育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效果显著;其对我国整体教育行业师资建设以及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二、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实践探索

1、注重民族文化与教师教学模式的结合

进行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实践工作时,应结合实际从教师教学模式入手,明确教师作为校园文化工作的基础;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特质。通过改善自身教育模式的方式使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能够有客观认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并以此丰富其学习内容,实现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这个过程中主要通过学校类型,以及其所具有基本教育理念,从提升教师民族文化素质开始,做对应方案设定。教师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深刻认识民族文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时有效的做好对应参考、学习工作,保障其能够完全了解民族文化内涵,实际实践期间校方应根据具体信息为教师提供一定的资源条件,进行交流研讨会议来使教师得以提升自身民族文化综合知识,促进自身对民族文化全面认知,同时结合自身教学模式,将民族文化做全面吸纳,使自身教学过程突出民族文化特性,丰富自身教学模式,保障学生学习实效性,为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提供基础依据。

2、结合区域进行民族文化资料整合

明确民族文化特性,相关教育部门应结合实际对其我国民族文化资料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民族文化本身所涉及内容较多,这便导致在对传统民族文化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和传承作用价值,进行引用时,整体差异性相对较大;因此进行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和共生作业时,必须对我国民族文化内容做好全方位的分析,搜集过程中按照其所体现“物质”,“精神”两方面特质来做对应分类,利用网络搜索,历史人文纪录片、走访调研等方式,确保我国民族文化能够全面立体的得以呈现,在搜集完成后,针对其内容结合自身历史、校园类型、结构、定位不同做一定筛选整理,将具有代表性内容与自身校园文化进行融合,使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建设性系统框架,能够完全得以体现。

3、创造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氛围环境

在完成上述两点基本实践工作后,针对校园做对应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氛围环境的创造;明确校园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教育场所,结合校园文化使民族文化内容完全在校园中得以开展建设。比如:结合实际通过打造对应具有民族气息的校园环境,将教室走廊进行一定的装饰改良,使其能够从内至外散发民族性气息。将我国民族人物以及民族文化典故通过文化墙以及板报的形式做全面呈現,使整个校园民族文化特色能够充分得以发挥,学习环境得以全面改进,逐步提升其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同时这个过程中结合校园推广宣传。通过校园网站,广播站等渠道,周期性的进行民族文化特色、历史典故等知识的讲解,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时刻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以此使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形成和谐共生发展。

4、校园内部课程活动标准制定

营造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氛围后,对其内部课程活动进行标准制定。注重校园内部课程活动中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规定班会,民族专题讲座活动的时间以及秩序规范,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阅读民族历史发展文学作品,做实时跟踪记录和总结;在课表以及课堂上教师应做好民族常识完善工作。同时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培养。可通过在每年节假日前后,教师组织进行民族节日文化学习,让学生熟悉民族节日,促进其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以此全面提升其对整个学校生活的热情度,使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价值作用充分发挥。

5、不断完善更新和谐共生发展质量

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实践期间,相应地区政府,教育部门等应结合实际具体信息,对其工作开展进行周期性时间节点评审工作,通过对其实践过程中所出现问题进行第一时间的分析总结,达到不断完善更新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发展质量的目的,同时在此期间对“标杆校园”以及“专业师资人员”进行一定表彰作业,总结相关成功经验,以此使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最终实践效果完全达到预期要求[2]。

结束语:

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的实践在开展进行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做好全方位的要点把控,其本身所涉及工作量极大。实践期间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华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相关要求,根据具体信息进行全过程专项方案设置,同时建立对应评审体制,以此使其推进过程中自身和谐共生发展体系,整体更新性和完善性全面得以体现,以此使我国民族文化渗透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继而最大限度提升当前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综合认知,各校早日建成一校一品!

参考文献:

[1]陈铭彬.论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对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35(03):47-49.

[2]陈宇,韦霄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民族文化的调查和分析——以7所高校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 10(07):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