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士搏熊

【西汉·石刻】

【高277厘米 宽172厘米】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雕刻,现原件由陕西茂陵博物馆收藏。

这件洋溢着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是用一块椭圆石料雕刻而成。工匠巧借石材的自然形态,略施雕凿,便勾勒出一幅惊心动魄的力士搏熊的景象。力士左腿跪地,腰系带子,其身材剽悍魁梧,夸张的头部显示出高额深目,隆鼻阔嘴。此刻,立起的熊死命咬着力士的下唇,力士因被咬而龇牙咧嘴,面露痛苦表情,粗壮有力的臂膀和双手,似铁钳一般紧紧擒住该熊,人熊斗得难解难分。张显出人欲征服自然界任何天敌猛兽的坚强意志。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熊为威猛之兽,是力量与勇气的化身。故熊多比喻勇士,如“勇猛如熊罴(pi,音皮)之士”。黄帝姓“姬”,姬字从女从臣,而商周青铜器铭文中的臣字就是直立熊的形象,所以“姬”字可能就是熊的象形。东汉班固著《白虎通义·号章篇》就有“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的记载。多数学者认为黄帝是在统一各氏族部落之后,取各氏族部落图腾之特长,将蛇身、鹿角、鹰爪、蜈蚣尾、虎头、虾目、马齿、公羊须等形象组合成一个“龙”的新图腾。此外,熊还用来象征男儿,《诗经·小雅·斯干》就有“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的描写,是说孕妇若遇有“熊梦”,即为生子的先兆,是要祝贺的。因熊是帝师之兆,男子之祥,所以汉代公卿、列侯都乘坐有熊轼(车厢前面的横木扶手)的车辇。

据西汉编著的《淮南子》中有一篇“大禹化熊”的故事:远古时,人类遭遇肆虐洪水的侵袭,威胁人们的生存,舜帝选派大禹去治理水患。禹在凿通龙门、劈开三门峡后,來到轘辕山(今中岳嵩山一支),进行疏洪泻流工程的最后决战。其妻涂山氏怀着身孕也毅然跟随丈夫,支持其专心治水,而每日为其补衣烧饭。有一天,大禹在出门时,对妻子说:“工地凌乱不安全。你还是等到我击鼓后,再来送饭吧。”于是,每日涂山氏备好饭食,就单等工地那边的鼓响,再送饭。原来,大禹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就化为一只大熊,开山凿石。为避免妻子看到熊的模样而受到惊吓,他就想出击鼓为号的办法,待他还原人形后再夫妻相见。这天,大禹又全身心投入到工地中,直到该吃饭时间时,他还在埋头苦干。这时一些石块被踢落崖下,恰好击在鼓上。涂山氏闻声将饭食送到轘辕山下,可工地上不见丈夫的踪影,却见一只大熊在工地上忙前跑后。她心中一惊,羞惭之下便化成了一座巨石。大禹见状大呼:“还我孩子!”只听一声巨响,石破孩出,传说这个孩子就是史书上的夏启。

西汉历史上还曾发生过著名的“婕妤挡熊”的故事。婕妤(jieyu,音捷鱼)是帝王妃嫔的称号。据西汉刘向撰《列女传》记载:一次,汉元帝(前48~前33年在位)带着妃嫔观看惊心动魄的斗兽表演,这期间有一头熊突然冲破护栏,它咆哮着,直立其身,伸出前爪,直奔观看的人群而来。元帝左右侍从皆惊吓或逃走,前排的元帝也被突如其来的险情吓呆了。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冯婕妤奋不顾身地抢在元帝前边,挺身挡住张牙舞爪的大熊。待大熊迟疑之际,缓过神来的武士终将其制服。惊魂未定的元帝问冯婕妤为什么不怕,回答:“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挡之。”由此冯婕妤得宠。

汉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刚即位时,喜欢狩猎,甚至还搏击熊、野猪一类的猛兽。在年青的刘彻眼里,时时威胁汉朝廷的北方匈奴,又何尝不是一只强悍骁勇的大熊呢。狩猎作战似乎更加刺激——亲身参与搏击猛兽,目睹被弩箭戟击之后,这些侵略弱小、贪婪凶暴的猛兽在挣扎嗥叫,武帝无疑体验到一种快感。那时,还未有卫青、霍去病这些叱咤疆场的骁勇战将,西汉在寻求如何应对匈奴骑兵的机动作战战术时,感到力不从心,但武帝已决心消灭这股威胁大汉、肆虐北疆的强敌匈奴。观赏这些大型石雕令人想起当年祁连山野兽出没、勇士征战之激烈;也深刻理解当年鲁迅先生在看过这些精湛的石刻作品后,所发出的“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由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