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有灵性,诗禅会文心

工作,移师北京继续其艺术人生之旅。徐善根在北京的艺术氛围中,因缘际会,在收获了生活的美满的同时,也开始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的开拓:木雕造型艺术。因为材质的不同,色感的差别,他开始了新的艺术语言的寻找。如同一个人在异国学习一门外语,他渐渐掌握木雕造型艺术的语言,由最初的疏离陌生,渐与表达对象的融洽,到最后彻底读懂了一块术材的前世今生,一段木头的身体内所蕴含的梦想、感觉与情感、意境,于是一件件作品充满灵性地在刀凿下呈现出来,如同美玉从混沌的石头里被雕琢出来——《青铜时代》《唢呐》《和平年代》《天工开物》《千古一醉》《酣畅淋漓》《天地同酣》《纯真年代》《荷风》《血脉》《缘筏今渡》《莲的传说》及一组组系列木雕造型艺术小品创作:书籍、如盘、镇尺、笔筒、莲蓬、占琴、葫芦……而无论是巨制还是小品,徐善根的木雕造型艺术创作,不变的是他独创性的艺术魅力,这种独创性,是徐善根区别于古代竹木文人雕刻家与竹木雕刻大师的人文精神的独立存在,又是他艺术才情的充分展示。这种展示,更多地表现出的,是徐善根那种诗人的诗意梦境的人生营造,这是一个把人生的苦难转化为精神的蜂蜜所酿造出来的东方艺术婉约朦胧的“美丽中国梦”……

徐善根改写了当代中国美术史的谱写。因为他的出现,当代中国美术有了属于自己的雕刻领域里一流的造型艺术家,他以刀凿为笔墨,展木石为长卷,会天地之深心,聚木石之灵性,“写”诗“绘”画,营造出他独到的艺术天地,将心中的感动与美的会心,倾诉给远方的知音。文化家的创造性与美术家的艺术追求的主体意识,使徐善根不同于传统文人的雕刻创作,又不同于当代过分强调了其造型性而缺乏思想价值的挖掘与情感价值的贯注的那类“工艺大师”们的工艺制作。他虽来自于民间,但不同于民间工艺家,而是一个独立创作的美术家。他不同于一般美术家之架上绘画,而是采用一切有用的雕刻技艺,克服种种工艺的困难,创造生活中的美,艺术的美。由于徐善根的出现,中国当代美术史在石雕木雕的雕刻史上翻开了历史新的篇章。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名家辈出,表现领域丰富:竹、木、牙、玉、骨、石、漆、金属雕等各种雕刻领域各有精擅绝艺的工艺大师,代有佳作问世,但缺乏有独立思想与艺术审美能力、善于创作独创性作品的造型艺术家,其题材与手法、布局与构思也易流于单调雷同,有工艺而无美术,有美术而无人文精神高度与思想感情。——学院派出来的雕塑家创作作品,不是受主流政治文化观影响创作趋时附势图解政策粉饰太平缺乏生命力的作品,就是按西方文化理念重复西方美术思潮与语言,缺乏民族美术艺术语言,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有些甚至堕落成商业与市场的附庸,创作一些迎合市场的东西。徐善根的出现,改写了这一现状,为这行业打造了新的艺术标杆,使中国当代在石雕木雕造型艺术领域里,建立起了一个高度,一个时代艺术创作的高度,这就是徐善根的意义所在。

与徐善根相识相知,知其日深,也愈对其生敬重之心。这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个在这商业化社会里难得的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永以艺术的独到创造为追求的艺术家。我这样说,徐善根看了一定会不同意我的观点的:不,不,我还远没达到你所说的高度,我的一切才刚开始,一切都只是在路上跋涉而已,我还在寻找我心目中的艺术王国的路上……每次我们见面,他都这样强调他的观点:一切都还在学习之中,完善之中,离理想还差得远呢!

是的,徐善根还在艺术跋涉的路上,他的艺术世界,明天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