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世纪欧洲建筑与室内风格

摘 要:欧洲大陆从罗马帝国瓦解后的公元400年到公元1200年期间进入了一个动荡时期,被称作“黑暗时代”。曾经繁荣的经济、律法、建筑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都消散殆尽。封建领主间连年争斗四处掠夺,在这种特殊条件下坚固石材修建的城堡和带有城墙的城镇保护下的社会生活,发展出了这个时期的建筑和室内装饰。

关键词:中世纪;罗马风;哥特风格

1 罗马风和哥特风格

中世纪早期领主间混战和蛮族进犯数百年间,罗马帝国辉煌的建筑和建筑技术消失殆尽,在这种居无定所的条件下人们无暇顾及建筑的美观和室内装饰效果。直到8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后,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建筑和装饰的发展。开始被称作“加洛林”式的罗马风源于9世纪意大利伦巴底地区。罗马风设计对古罗马的建筑构造技术进行了重新的发掘,在设计中大量使用古罗马元素特别是对于半圆弧拱券以及母题的运用,这也正是区别中世纪哥特风格最有效的识别手段。 “诺曼底”或“罗曼”风格是英国对罗马风的称谓。

罗马风建筑不管是从早期的筒拱还是后期的交叉拱都一直沿用半圆拱形式。重新启用了中断已久的石造拱顶;空间由连续的由廊柱构成;由高塔、中庭、侧廊、圣坛、环形殿构成的外部特征;建筑檐口及开口分多层都附着大量的雕刻;在风格细部上运用了大量的索形、钉头形、半圆棒交错形、锯齿形、鸟头形、玫瑰等装饰雕刻是其代表性特征(见附图1);以及在支撑连接上层的墙面出挑的部分设置挑檐,其造型形属于罗马风的明显特征。

图1

图2

罗马风柱子造型明显区别于罗马五柱式,柱子底部是立方体雕刻成的微弧的圆锥形,柱头部分大多雕刻有动物和植物图样,柱头和多层拱券雕刻及集中曲面雕刻也具有明显特征。另外罗马风显著特点是高超的石砌法修建墙面本身的装饰效果。如果是不规则石材可依照不同的建筑要求可以铺设成为乱石砌、琢石砌等效果,另外如果都是整齐的石材料,那么也会根据不同的建筑铺设不同变化的砌法。砌筑的同时灰缝也有平缝、凹凸圆缝、斜缝、v形缝等效果变化。

12世纪中叶后期封建主义日渐巩固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建造工艺、木工手艺、金属制作、编制技术都可以制造出种类繁多的产品。由于手抄本的广泛使用室内知识和装饰得到了极大的加强。高大的城堡保护着拥有高塔宏大教堂,教堂的飞扶壁、彩色玻璃、滴水兽作为这个时期建筑最主要的特征,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作“哥特风格”,到15世纪扩展至全欧洲。

哥特建筑特点是中殿天花采用四分肋拱构架,飞拱支撑,以及运用尖券等技法。装饰细部上,出现了全新的蛋形、标枪形、齿形等抽象装饰,结合三叶、四叶、卷叶型等植物图形构成了哥特独有的装饰风格特点。阐释宗教主题的圣人和殉道者形象雕塑、怪诞形象和令人恐惧的滴水兽雕刻相结合,被石窗棂划分着宗教故事的着色玻璃花格窗。所有的哥特要素都使设计不再拘泥于任何系统性规则的古典装饰原则。哥特风格在欧洲不同时期和地区也有不同的称谓,如法国哥特早期“桃尖拱式”、中期“辐射式”、晚期“火焰式”。英国也由时间先后出现“早期英国式”“装饰式”“垂直式”等称谓。

哥特建筑在构造和部件本身也是室内装饰的要素,初期英国式和装饰式哥特的窗顶部大多为等边尖拱,到了垂直式时出现了四心拱,法国末期则常可见到葱形拱。初期哥特式窗户顶部,设计有三叶形或四叶形等形状的孔,孔中会嵌入玻璃成为开口部。然而随着时代推移,开口部的面积逐渐变大,镶板慢慢变成由细线条构成的窗花格甚至整面窗。天花拱顶架构也随时间变化由构成四分拱顶和六分拱顶的哥特式肋筋,之后也发展出许多元素构成的复杂图案。最后肋筋变成如扇骨般平均散布的扇形拱顶。

2 宗教建筑

罗马风初期教堂的长条形中厅上常布置着石砌的筒形拱顶,筒形拱赋予了空间的连续性但却造成了开窗困难,从而使室内比较阴暗。人们把中厅分成若干部分,各部分拥有独立的拱顶,或者直接采用木制屋顶。开较大的高侧窗改善采光条件,后来具有巴西利卡特点的罗马风教堂都由中厅、侧廊、和过渡的连供构成。中厅采用高侧窗形式,屋顶大部分采用木制屋顶,有些教堂在屋顶上绘制以简单几何图形为主体结合动植物造型的彩画,到后期由于结构技术的发展拱的使用趋于复杂化,开始使用交叉拱和石砌屋顶代替木屋顶。在法国和意大利教堂地面和墙面会采用深浅两色大理石相间铺装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而裸石的运用取代了古罗马时期华丽的马赛克拼图和华丽的彩绘。在柱头拱肋处会有一些抽象的雕刻外其余空间都布置得简朴自然。教堂内的家具主要是用来存放珍贵的圣物和制作精美镶嵌着珠宝的庆典用陈列品,其储藏用的柜子也同样被雕刻和装饰的精妙绝伦。由箱子增加靠背和扶手改造成的宝座供主教和贵族使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把朝圣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拥有华丽装潢的圣物上。

到晚期中世纪,石结构的哥特教堂中配置了金属铸造的大门和格栅、带有雕刻的石屏、墓碑和祭坛。唱诗席的座椅、宝座和布道台的木刻与教堂中的石构件雕刻协调统一。精美的烛台和礼拜仪式用具以及绣花织物成为室内装饰品,另外在祭坛后部的墙壁和拱顶也会有宗教壁画布置。教堂最重要的色彩要素来自着色玻璃窗,主要由红色和蓝色、琥珀黄、绿色组成的强烈明快的色块,构成了基督和圣经人物形象,讲述着宗教传说和故事。

中世纪还会在偏远地区修建修道院提供给那些为了躲避动乱且热爱宗教研究的隐修者。这种带侧廊的拱顶教堂从建筑到室内布置都极其简朴,十字形平面布局,中厅上覆盖着筒拱侧廊是半筒拱,墙壁上开很小的窗。室内布置只有屋两侧的石长凳和五个圆龛,也构成了这种清修教会的平面布置要素。教堂有一小门通向外界其他部分完全隔绝。整体空间由回廊和楼梯连通,空间里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只有经过精心切割和拼装石制构件展现的自然美感。生活区内,每一个修士会有一个用帘布围起来自己的空间用来摆放床和简单的生活用品。

3 城堡和要塞

中世纪城堡用来防御战乱和动荡的社会环境,早期城堡只是建筑周围建有篱笆或木桩围墙,后来逐渐被石头取代。城堡内建筑物自由分布,营房高出城墙且常建造几座角部突出的塔楼便于防御。由于其属于防御和临时性建筑所以建筑装饰和家具以简单、轻便、实用为主。墙壁大多是裸石建造,有时会进行粉刷,地面铺裸石或木板,裸露结构的木制屋顶。玻璃还未普及所以窗开的小而细长便于保温。大厅中央布置一个炉灶后来演变为经典的壁炉。在大厅一端有高出地面的台面用于接待客人,大厅里用木板放在搁架上作为桌子或者实用性台面,坐具是长凳或者短凳,桌首会放置拥有权利象征的领主椅子。墙面悬挂装饰性挂毯或旗帜用来装饰裸露的墙面同时对室内起到一定保温作用。作为照明用的火源和火炬放在架台和墙壁的托架上,也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晚期中世纪由于火药的使用城堡逐渐走向没落,豪华宅邸逐渐被大众接纳。哥特时期的城堡的居所比早期更加精致且舒适,由于生活方式的延续,室内布局与装饰并未发生大的改变。有所不同的是窗户上部装饰着哥特拱券,玻璃的广泛使用使具有装饰性哥特风格的花窗和带有雕刻的门在城堡中大量使用。

拥有了稳定的生活条件的权贵和富商开始从城堡移居到大宅邸中,但生活习惯得到保留,大厅仍旧是主要的功能房间。大厅一端常有一个用屏风分割出的门厅,门厅上部会经常设置一个挑台可以进行乐师表演。另一侧会布置一个高台将家人和贵宾位置分隔,而其他人则坐在临时放置的桌边长凳上。大厅里会设置一个雕花壁炉且周围设置壁炉框。卧室、起居室、祈祷室等房间也必不可少。小型的房间都采用哥特式的石拱顶,大一些的房间则会使用木屋顶,主要的房间也会设置壁炉,有些壁炉前面还会放置防火隔屏造型与近代的壁炉已无太大差别。窗已经安装了铅条镶嵌的玻璃片但开窗依旧较小,内侧还会安装百叶窗,窗台边会布置石凳供人们休闲眺望。

有的房间是由厚木板搭建的,板间采用了榫卯连接或是嵌入雕花框架中。木板常刻有哥特式拱券样式,或是带有褶叠亚麻布饰面嵌板,同时墙壁上部还会有装饰性的檐口。室内依旧会布置临时性的活动家具,但贵族和富商会购置带有华盖和帘子的精美的床,享有更充分的温度和私密性。室内色彩一般是石墙本色,天然木材的棕色或棕褐色,以及用来覆盖床或家具染织物上鲜艳亮丽的色彩。

4 民居

中世纪早期多半是农奴的居民只会有一间非常简陋的两坡顶小屋。窗户开的很小且没有玻璃所以光线很差,室内用石头砌成炉灶用来采暖和做饭。有时空间同时住着人和动物只简单的进行分隔,墙壁用野外采集的石块砌成。屋顶铺设成捆的稻草。农民为了安全会到城镇居住,住宅一般都是采用木楼板的多层建筑,由于街面限制建筑上部会采用外挑空获得更大的室内空间。底层房间敞开用来做商店和手工作坊,上层是多功能起居室,房子的最上面是阁楼和库房,属于儿童玩乐区或是仆人和工匠使用或者用来存放物品。屋后围绕小院设置卧室和厨房等房间。在室内城镇和乡村区别在更多的使用木材去搭建空间,建筑木构架会暴露在室内。墙面和地面直接裸露光秃的石面,由于当时物资匮乏室内很少有多余的物品,只有包括简单长凳短凳、木板桌子、墙壁上的隔板、一张很小的酷似木盒子的床等少量家具。有些家庭会有储物箱子用来存放衣物,同时兼做长凳使用。室内色彩由未染色的灰棕色织物颜色和墙地面未经粉刷的石料及泥土的颜色。

有钱人的室内布置,箱子用来储藏财物或当行李箱使用,区别是配置了金属包角、合页和锁具。柜子会靠在床边脚或者靠墙单独放置,铺上垫子可以代替矮凳或长凳当座椅使用,也有的贵族在长凳上铺垫刺绣织物或是羊毛垫子。贵族和领主的居所会在墙壁四周挂满织物或帘幕,豪华的室内会由室内长凳、柜子和桌子上铺设着织物和陈设品呈现出亮丽的色彩。窗户上并没有窗帘,为了保证休息区的私密性会采用帘幕进行遮挡空间。室内也仅有会有杯盘、水壶等生活用品和烛台等简单的装饰品。地面铺设石板和花砖,更复杂的有的地面用几种不同颜色地砖相间铺设或铺设成图案。

中世纪晚期有钱人会在城镇拥有相当别致的住所,空间也较以往要大很多,生活条件也明显改善有的更显得精美华丽,有的更近似一个小型的豪华宫殿或城堡。一组多层建筑和院子构成一栋住宅,住宅各部分设有楼梯和连拱廊。屋顶上会有精巧的老虎窗,室内布满雕刻的门口线和壁炉外框装饰,顶棚会带有色彩绚丽的绘画,四周墙壁上布置壁毯既保温又能增加室内的色彩和装饰品味。

到末期,无论贵族还是普通家庭,生活环境都得到相应的改善。木板被用来装饰墙壁或直接粉刷石墙表面。限于木材的尺寸还会将小块的木材组成整块木镶板,通过拼装形成了自然的纹理变化和图案。有些木镶板交接处还会用线脚进行装饰,或者单独用线脚围绕墙壁形成框线装饰,墙面有时会采用木刻裙板重点部位还有浮雕装饰。装饰细部有简洁的几何图形、植物花和叶、动物、盾形文章等复杂图形以及哥特式尖拱和玫瑰窗形式。整个空间呈现出一种自然的木色或棕色,局部雕饰会用涂上鲜艳的色彩进行装饰。由于中世纪晚期玻璃的普遍使用窗的数量和尺寸开始增加,发展出多种变化的哥特式窗形,加上多种拼接组合的铅条玻璃图案成为了晚期中世纪室内的标志性装饰(见附图2)。火炉也发展出了精美的花砖装饰,而且壁炉的形态也是当时哥特建筑造型特征的微型翻版。奢华的装饰也成为贵族间相互攀比和炫耀的工具。

5 结语

建筑和室内装饰是人们生活的必要物质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社会状况和人们生活习惯。欧洲中世纪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最终造就了为其服务的建筑与室内风格特征。

参考文献

[1] 约翰·派尔.世界室内设计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王文卿.西方古典柱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 铃木博之.图说西方建筑风格年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4] 丰子恺.西洋美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5] 姜娓娓.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基金项目: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天津风貌建筑室内装饰风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B10015。

作者简介:高宏智(1974.11- ),男,汉族,本科,天津城建大学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