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研究

摘 要: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效果的呈现。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依据,对学生学习结果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对地理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与实施进行分析,并提出多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中的问题

1.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目标设计思想上,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意识淡薄,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普遍将“高分”作为唯一目标;目标设计内容上,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内容大而空,二是教学目标体系不全面,三是教学目标要求不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或者“消化不了”,四是教学目标远离课标和学生,忽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计和达成,五是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目标设计的形式上,目标的陈述普遍不规范,教学目标中的行为主体混乱,而且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模糊抽象,不能较好地指导教师的行为,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2.目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相脱节,无法实现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前呼后应。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相脱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目标物教学环节,二是有教学过程无教学目标。其次,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过于机械化,缺乏与教学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灵活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教学目标实施过程过于随意化,比如,盲目添加教学目标或教师全盘指导。第四,教学目标实施过于形式化,弱化了教学内容,忽视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第五,教学目标实施过于片面化,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相悖,过于突出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高中地理课堂目标设计实施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主观原因。受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中教学目标的设计观念陈旧,往往忽视知识与技能习得的过程与方法,进而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新环境中,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依然不够,对教学目标的把握缺乏足够的能力和自信。此外,多数高中教师由于自身教学任务繁重而缺少研究和交流,导致教学目标在实施中容易出现形式化的现象。

2.客观原因。一是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考试、评价制度制约了目标的设计与实施。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的考评依然过于注重高考成绩与分数,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希望将考试分数提升上去,其他方面可有可无;二是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理论研究不足,缺乏足够有效的相关研究成果供高中地理教师借鉴;三是大班教学的客观事实决定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较大,这使得教师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无法充分针对每个学生完成最高效的能力提升。这些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建议

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建议。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应明确目标设计的依据,即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设计目标,依据学习内容设计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及学校教学条件设计教学目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具体如下:第一步,分解目标,即将庞大、多层次的目标系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自上往下逐步分解,做到目标的具体化和细致化。目标的分解与陈述应抓住和围绕教学重点来选择方法与策略,并细化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中。第二步,研究学生背景,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习习惯,分析学生存在的和潜在的学习需求,准确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第三步,分析学习内容,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找出目标设计的载体,即教学因子。第四步,表述教学目标,表述过程应注意教学目标中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应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2.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实施建议。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以分析的方式进行的,因此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在实施中应注重“过程优化-贯穿目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改善教学方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在实施教学目标时,可在课前将教学目标提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准备,并将这作为课堂导入的方式。教学目标引入课堂之后,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教学目标,最终在教学活动中真正落实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曹书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及改进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袁文斌.高中地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