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情感场的营造与校园文化建设

长期以来,学校管理中存在着“以物为本”、“以权为本”的管理模式,其根本出發点是把人当作“物质人”、“经济人”看待,通过制度和利益机制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诱导与控制。其弊端日渐凸显,学校出现了人无“精神”物少“效率”的局面。教育本质上是充满情感的,然而现代教育工具理性的泛滥导致了人文情感的缺失。利用情感机制,营造“和谐情感场”形成同步、共鸣、共振的校园文化,是增强学校管理实效性的有效策略与根本途径。

一、和谐情感场的基本理念。

所谓“场”本是物理学术语,最早由格式塔学派在心理学领域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像电场、磁场、引力场一样,人类的心理活动也有一个场。心理场是由人与现实环境、主体与客体、情与景相契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疆界的心理生活空间”。学校管理学中所说的“场”管理,主要是指与“以物为本”的传统管理模式相对的人性管理模式。学校是一个典型的场环境,在学校里教师的情感信息、学生的情感信息、管理者的情感信息以及学校物质形态所包含的信息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张力作用,构成了一种空间,一种物质运动的特殊形态。这种情感信息所辐射和作用的时空被称为“情感场”。学校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让学校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之中,使学校人力资源的物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也都处于一个不断流变的过程中。

如何保证学校的人力资源有效而长期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不至于随着管理者的变动而人心离散这是学校管理的目标,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所在。学校如果在把握办学方向、制定总体目标、进行宏观决策的同时,注重加强领导与教职工、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联系,使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领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进行交互沟通,达到情感共鸣,那么学校就会形成一个链状的、循环的互动情感场。在“场”的作用下,人的心理需要容易得到满足,创造潜能容易得到激发,学校管理中的各要素自然就形成了和谐诗意、共存、共荣的校园文化。我们把这种以情感为核心引导领导、教师、学生进行交互性、连续性和网络性互动,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从而创设和谐校园文化的管理模式,称之为“和谐情感场管理”。“和谐”的“元”即“要素”是指与学校管理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包括领导、教师、学生、学校环境等。“和谐”的“互动”是指各种管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学校管理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和谐情感场的核心理念是对生命的关爱,从生命的整体性与生成性看这种关爱,有3个基本要素.1对成长的宽容。使被管理者在成长中沐浴人性光辉,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成长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却不是纵容。2.对主体的尊重。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看成真正的人,尊重主体的自由与个性,让主体学会“为(we1)人”,然后“为(we1)人”。3.对事业或学业的真诚。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这种真诚体现在不断地完善自我中。

“和谐情感场管理”存在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不但发挥管理者的形象、言语等“在场”信息的作用,而且注重内隐的人格、个性、意识形态等“不在场”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主要功能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其一是感染性功能。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情感又可以调节一个人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管理者的情感可以感染被管理者,当管理者的情感指向学校目标时,被管理者的情感就会有所回应,产生情感共鸣,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奋斗.当学校目标与个体目标紧相呼应的时候,在管理者的情感感召下,被管理者就能够聚集个体精力,将荣誉感、责任感、自豪感融为一体,自觉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其二,弥散性功能。情感是生命的推动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在学校和谐、充满关怀性的场景中,学校领导注重强化教师内在的情感体验,教师又把这种体验巧妙地传达给学生,极大地引发了学校管理系统的负熵流,使学校管理系统的总熵值减少,由原来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新的有序状态,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从而使学校焕发生机与活力。其三,动力性功能。学校和谐情感场的形成,多以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出现所形成的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体现了学校群体大多数成员的价值、集体荣誉感或精神意志,它以潜在的规范性促使在“场”之人在追求生命完善的过程中获得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将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前进的心理动力。其四,激励性功能。人需要得到满足是产生积极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而被管理者最大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的进步能够得到承认(表扬或鼓励)自己遇到困难时能得到理解与支持,生活在情感场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能够以平等的心态倾听对方的心声。

二、营造和谐情感场,开凿校园诗意文化流的基本策略。

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哲学理论。他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因此,要从社会性的角度去激发人的首创精神,并最终为人服务。学校管理就是要充分认识并遵循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原则,营造和谐情感场,把诗意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对待,常抓不懈。

(一)构建“互动观念场”形成校园诗意文化导向机制。

社会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人,人人都在社会扮演一定的角色,因而人人也都有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匹配的角色意识人的行为往往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受这种角色意识的影响甚至支配。学校管理不仅具有“单向性”而且具有“多向性”、“互动性”。不只是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对微观层次加强管理,微观层次的教师、学生同样有权利成为管理的主体,管理自身的同时也有义务对中观层次的中层干部乃至宏观层面的校级领导进行监督。营造“互动观念场”的目的主要在于转变领导、教师乃至学生对学校教育、学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学校兴衰是我的责任”认识到“学校是共同的家,我是家的主人”认识到各自的责任和作用,敬业爱岗,安心工作,专心学习,既发挥领导对教师、学生的引导作用,也发挥教师、学生对领导的监督作用.既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示范功能,也发挥学生对教师的促进功能。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一心理事件都取决于人的状态及其环境也就是说取决于人的心理生活空间。当传统的“权力管理”以“主宰、主持、包揽、处理、处罚”的方式直接地、强制地去干涉和左右被管理者的行为,他们对管理者以及管理的内容至少是缺乏热情的。与之相反的是,营造一种和谐诗意的校园文化观念场,将校级领导的办公桌移到教师的办公室,让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学习、成长,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朝夕相处,发挥各自的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等非权力因素形成“情感场力”有利于发挥管理者、被管理者的自主性和自控性,有利于培养领导、教师、学生作为“学校主人”的角色意识,有利于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科学、民主的学术研究氛围,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二)营造“教育物理场”夯实校园诗意文化的物质基础。

校园诗意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信息交流具有容量大、渠道多、周期短、频率高等特点。要想把校园诗意文化的观念融入师生的灵魂,发挥引导、规范、协调的作用,需要物质载体以及先进的文化设施作为基础。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教育与空间的紧密结合,逐步演化出校园这一独特“教育物理场”。它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领导、教师、学生不仅身在其中,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而且从中领会特定文化的空间设计,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营造“教育物理场”就是指对进入教育过程的各种物质资源的优化。它主要包括.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教育辅助手段以及提供给师生良好的物质待遇等。

众所周知,人的精神状态会受其生活、学习环境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本身会对人起到一种无声的熏陶作用,它对培养人的良好的生活习惯、陶冶人的审美情趣、缓和人的紧张心理都会产生积极影响。思维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物理环境对人的思维有很大的影响。单调、刻板、阴沉、脏乱的环境往往阻碍人的思维并伴之产生郁闷、忧虑的情绪。营造和谐“教育物理场”首先应在环境建设上下工夫。学校应该努力净化、绿化和美化校园,通过栽花种树、设置景点,让自然美、创造美去熏陶师生的身心。其次,由于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定要体现其特殊的育人功能,要能对学生起到感染、引导和激励的作用。比如用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科学家的格言和肖像适当装饰校园,可以启迪学生,使其懂得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价值。在校园内醒目的地方布置有关校风、学风、教风建設的奋斗目标,可以使学生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便清楚地知道学校的办学理念,从而努力使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与学校的价值观保持一致。良好的“教育物理场”为营造和谐情感场架设了不可或缺的平台。

(三)营造“主体心理场”建立校园诗意文化传导结构。

学校管理涉及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其核心是人的行为管理,但着力点却应放在人的心理方面。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需要所推动,人的重要情感需要有以下几种:1爱与安全的需要;2交往的需要;3信息的需要;4表达的需要。学校管理如果适应、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就会引发积极的接受效应。学校管理单凭物质手段是难以奏效的。在重视“教育物理场”建设的时候,也应注重“主体心理场”的营造。“主体心理场”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树立领导、教师、学生都是管理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领导、教师、学生三方面的作用,使管理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渗透,形成“人人是教师,处处是课堂,事事是教材,时时都育人”的良好氛围。在“主体心理场”中,领导、教师、学生处于场内,他们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作用与熏陶,同时又反作用于场中各要素。

所谓“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是指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实践者、行为的主动发起者、改造者、控制者和活动的承担者。就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而言,领导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将国家的政策法规、学校发展目标及实施措施、教育教学理念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将个人道德品质、人格魅力以理性的方式给教师、学生施加影响。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将加工处理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自身的道德、人格形象以客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主导性和主动性等方面.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主体身份对领导、教师这一客体展现的信息进行选择、判断、接受和内化的自主性、创造性、独特性等方面。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对学习内容主体化以后,又以新的反应作为新客体,呈现给领导、教师主体领导、教师也会发挥他的主导性与主动性对新客体展开新一轮施教活动,也完成主体客体化或客体主体化就这样循环往复,逐渐推进深化管理过程,领导、师生多主体就构成“主体-客体-主体”的互动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一定的文化组织作为依托,必须形成合理的传导结构。其一,改变教师、学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处于接受者、被塑造者的地位,营建“道德对等场”。管理主体中的领导、师生在构建情感场的过程中的责任是对等的。也就是说,领导、师生都应养成主体意识,涵养主体情意,发展主体能力都应该遵守相应的道德规则,且各自的行为与道德要求是相对称的。其二,建立新型的干群、师生关系创建“互动管理场”。干群、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干群、师生互动是干群、师生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每一位教师、学生均有机会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有机会和学校领导对话、交流、沟通,对各级领导均有评价的机会和权利,使原有金字塔式组织结构扁平化,逐步形成了“有形管理——无形管理——自我管理”的发展体系。其三,建立和谐的传导结构,建立“网络评价场”。管理系统的要素是管理者和受管理者,他们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所谓“和谐的传导结构”是针对单向传导结构而言的,它具有多向传导通路,即不仅有领导者向广大教师传递信息的通路,也有广大教师向领导者传递信息的通路,教师不仅向学生传递信息,领导也直接向学生发出信号,学生也直接向领导或教师表达愿望,每一传导通路都有一定的时间和形式的保证。这种传导结构,在注重定量检测的同时加强定性分析评价,注重结果的同时加强过程的指导。更为有效的是,采取成长档案袋式的评价方式,让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协同起来,制定学校发展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时总结达到某一子目标的经验与教训,及时提出新的目标以引发新的行动,使得广大教师、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可以有目的地参与其中,并通过评价、反馈来调整整个系统的运行。

管理工作其实是人的心灵最微妙的互动。学校只有充分运用情感机制,营造和谐情感场,发挥情感的感染性功能、弥散性功能、激励性功能和动力性功能,激发教师和学生本身所固有的向善、向上的道德潜能,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才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对学校各项事业的认同,激发领导、师生与学校和谐共存、同体共荣的意识,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