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摘 要:近年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走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及其校长的青睐。本文以“五山小学”为例,具体分析传统文化如何与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德育建设相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课程;德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上升到“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已经成为国内教育界的共识。在2014年3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传统文化进校园”;在2017年1月,国家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高度明确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担当。校园文化存在的终极目标就在于“促进‘校园人’的发展”。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之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校园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发展,影响整个学校组织中所有人的发展。所以校园文化如何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问题。

五山小学在2001年率先引进国学教育,在当时国学教育因被认为是“复古教育”“封建文化”而引起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争议。但当时的徐凤英校长顶住压力率先开展国学教育,如今五山小学的国学教育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国学教育成为其办学特色,并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果,成为省级特色文化示范学校。下面笔者将一一探析,五山小学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以及五山小学是如何进行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德育建设相融合的?

一、 “海乃百川,仁智兼修”的办学理念

五山小学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确立了“海乃百川,仁智兼修”的办学理念。“仁智”来源于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仁”指关爱他人,完善自己。“智”指博雅灵慧,实践创新。仁智统一是孔子的成人之道。构建了学校仁智文化理念系统,使之成为引领全校师生成长的基础。五山小学提出了“海乃百川,仁智兼修”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建设仁智文化,带领师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培养“尚善、儒雅、灵慧”的仁智少年为目标。五山小学希望在“仁智文化”的引领下,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创建国学气息浓郁的书香校园,用传统文化的美德来涵养全体师生,用传统文化的智慧来滋润师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助力。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立根树魂,也是仁智文化最终的价值追求。

二、 立足学生素养,构建课程体系

(一) 开发“浸习式”国学课程

“浸习式”国学课程理念,来源于涂又光先生的“泡菜理论”。这个理论主要是强调个体被环境慢慢地影响。五山小学从2001年开始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每天要求全校学生诵读10分钟,到2003年正式实施国学课程,学生除了每天10分钟诵读之外,还有每周一节40分钟的常规国学课程,到2015年形成少儿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并多渠道多途径相结合。编写特色教材《少儿国学读本》,这是全国首套成体系的少儿国学读物。教材规定了一到六年级的诵读的内容:诗词100首(并按主题分类“爱国、友谊、修身、勤勉”等11个主题)名人名言120句(分“爱国、好学、诚信、自强”等10个主题)古文38篇(分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不同年级以内容难易划分)在长时间的浸染下学生的文化素养明显提高。例如:五山小学三年级学生“奚望”在作业里写道“好一座学堂,书声朗朗,读国学经典;千百名学子,风度翩翩,做少年君子”。

(二) 开发武术课程

武术也被称作“国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个缩影。为了传承好国术,学校特意从武当山上请来两名从小就上山学艺的年轻武术教练,教授武术基本功、套路技巧、学生武术操。积极开发武术课程,编写了校本教材。此外,还对学生进行武术基本礼仪教育,让学生树立“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理念。开展武德教育,主要通过讲述武术名人故事,学习我们先辈刻苦训练、精忠报国的精神,并在日常的武术训练中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三) 开发社团课程

五山小學把国学教育融入各个学科,各个社团。例如,在美术社团课程中开展十字绣、书法、轻粘土手工,学习国画并把国学中的故事融入各类作品中。在音乐课程中,通过合唱、舞蹈来融合传统文化。还相继开发了围棋、象棋、剪纸等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并继承传统文化技艺,在学习和传承的过程中,修身养性,培养技能,提高审美水平。

三、 国学育德、仁智统一

五山小学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诵读—感悟—明理—内化来进行道德教育。

(一) 诵读国学经典,感悟传统美德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我们要挖掘这些教育资源。例如,五山小学编写校本教材《少儿国学读本》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教育。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将经典中的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逐渐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标准,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积极争做品格高尚的仁智少年。

(二) 内化良好习惯,践行国学经典

学校在“榜样三级跳”活动中,学生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找出自己心中的榜样人物,并学习榜样身上的美德,最终规范自己的行为争当榜样。在活动中选取的仁智少年要符合“孝、礼、忠、信、畏、俭、勤、问、律”这些标准。五山小学的经典案例:“芒果树下的天籁”由于五山小学校园内种植了很多芒果,以前学校学生总是在芒果没有成熟时进行采摘,并且吃完芒果随意丢弃,导致校园到处都是垃圾,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国学经典之后,学生在芒果树下出现的不再是乱摘芒果的景象,而是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他们互相背诵国学经典,相互谈着未来的理想。再也没有出现随意采摘和乱丢果皮的现象了。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座巨大的宝藏,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新路,为我们孩子的成长打上中国人的底色。

作者简介:谷彩红,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