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工作,重要节点设计也还没有进行建设施工。笔者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村民都不知道村庄正在开展规划改造工作,可见政府宣传力度不够,规划没有得到落实。通过与村民廖新安先生的沟通得知,一些村民自愿成为古村建设志愿者,集合乡亲一起开展道路修缮、水系整治等工作,但是收效甚微。

4 道县清塘镇小坪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4.1.1 传统建筑保护、监督机制不完善。道县清塘镇小坪村遗存明清时期古建筑7 300多m2,古民居70余座,但是大部分建筑破坏严重,古建构件被偷偷买卖迁移。目前小坪村的传统建筑还未纳入文保单位,其产权是属于村民个人的[7],村民享有对其进行修缮的权利,但有些村民宁愿重新建房,而任由老宅坍塌破败。2015年村民对旧祠堂进行翻新重建,但由于材料选择不当,导致建成效果与周围古建筑群格格不入,风格迥异。

4.1.2 村落规划执行落后,村民参与度不高。道县清塘镇小坪村被纳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央财政会下拨300万元作为首批建设资金,并且有后续资金投入,村落在2016年进行规划设计,而截至2018年3月,规划执行并不到位。笔者发现许多村民不清楚村落发展情况,在谈及村落建筑保护、规划情况的时候,大部分村民反映“这个我不知道啊,是政府搞的”,这就导致产生了村落发展与村民意识脱节的现象。

4.1.3 村落基础设施不足。道县清塘镇小坪村现有村委会办公楼1处、卫生室1处、小学1所,有入户自来水,据村民说由于是从附近山上流下来,因此是免费提供的。村内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村中的小溪水质极差,有许多生活、农药垃圾。村落缺乏交流活动场所、文化服务设施,村民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

4.2 建议

4.2.1 完善村落普查调研,分类保护。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道县清塘镇小坪村进行深入调研,对传统建筑、古树名木、空间格局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拍摄、整理并建立数字化档案,便于监督管理。

4.2.2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域环境。维修村内道路,对青石板路、鹅卵石路进行保护修缮;重塑排水系统,对村内小溪进行污水处理,重建生态乡村;全村覆盖照明系统,解决住在古建筑内的村民采光问题;建设村民活动中心,丰富村民日常生活。

4.2.3 提高政府和个人的保护意识。由政府牵头成立保护组织,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呼吁村民自发保护居住环境,自发监督,杜绝私下售卖古建构件;村干部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村落建设,只有村民主动参与,让当地人用当地的材料、当地的工艺、原始居民的智慧来维修当地的村落,才能真正尽可能地保住历史地域建筑风貌,修缮如旧。

4.2.4 保留传统技术、活动仪式。鼓励传统活动的开展,如小坪村丧葬文化,可以在古井处设立指示牌,既有宣传作用,又是一种对文化的保护;设立专项资金,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鼓励传承人走进课堂,让村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豪感和危机意识。

5 结语

笔者通过前后2次实地调研发现道县清塘镇小坪村作为古道州府衙遗址,其历史文化非常浓厚,有着珍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独特情感与思维方式早已渗透于小坪村村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政府已经委托设计公司对小坪村进行规划改造,但是施工还不到位,村庄整体情况没有得到改善,明清建筑群没有得到保护,经济方面也没有得到发展。传统村落建设任重而道远,如何在建设过程中传承和保护物质及非物质文化还需要多方参与者共同探索。

參考文献

[1]杨彩虹,王开开.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J].中州学刊,2016(6):86-89.

[2]王禹,彭宇.川南传统村落分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15):172-174.

[3]王云庆.保护传统村落留存乡村记忆[J].城乡建设,2015(1):66-67.

[4]林熠.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新[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4):74-77.

[5]戴莉娜.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和传承的有效途径[J].浙江档案,2012(6):50-51.

[6]王天意.宗族的功能及其历史变迁[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50-53.

[7]胡彬彬.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立法建议[J].人民论坛,2015(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