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玉蟾山

玉蟾山玲珑地立于薄刀岭的山脊上,这川南佛教和旅游圣地,奇、秀、险、幽,像藏在深闺中的少女,亭亭玉立,一笑一颦,顾盼生辉,使多少游客魂牵梦萦,痴迷忘返。

一个秋后的假日,我们携着清晨一缕微温的阳光来到玉蟾山上,光滑宽阔的水泥路如绫罗绸缎闻风而动,缠绕山间,几年前山路的坎坷和爬山的劳顿已荡然无存,袭上心头的是欲登仙境的飘然之感。此时的玉蟾山已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正热情地招呼着我们,殷殷地牵着我们前行的目光。

玉蟾山秀而不媚,清而不寒,以遍山皆玉无石不蟾而闻名,与周围的大茅坪、椅子石、古佛山、月亮岩等十余座山峰纵横相连,形成莽莽林海。山上玉蟾耸翠、蟾望双河、穿山峡石、仙人推磨、鸣风朝阳、经石风动、飞龙出洞、龙池碧波等八大景象,像八颗珍珠熠熠生辉,或卧悬崖、或立峭壁、或耸山尖,镶嵌在苍髯萧萧的丛林之中,给玉蟾山增添了无限的灵气,让我们不禁暗暗叫绝这大自然妙手偶得的杰作。

据史料记载,从唐代景福二年起,已建有圆通寺。每年观音盛会,川南各地香客游人云集于此,诵经作法盛况空前。到了明清两代,山上寺庙林立,玉蟾寺、禅罗寺、龙岩寺、弥陀寺等众多寺院散落其间。罗汉街内一台一重殿,一级一重天;庙宇巍峨,气象万千。曾号称“大和尚五万五,小和尚不消数”。暮鼓晨钟,青烟缭绕,香客如云,佛事之盛,令人叹绝,林荫中保存完好的塔林就是山上寺庙历代主持和尚的塔墓。在清代同治年间,一场大火将山上古建筑毁于一旦。如今圆通寺遗址上幸存的佛像石刻和摩岩造像四百余尊,依然吸引着众多善男信女。以佛教传说和民间故事为题材的明代石刻,大者盈丈,小不满尺,凤冠霞帔,风格各异,造型生动,巧夺天工。其中千手观音、九龙浴太子、悟道图、十八罗汉飘海图、建文皇帝游历图等都是石刻中的精品之作。它们一个个惟妙惟肖,神态婉约自然,像在沉思,像在凝视,像在缓歌徐吟,像在低声窃语,像在微笑轻颦……美丽的传说让我们感觉到几千年古代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自然造就了玉蟾山,玉蟾山沉积着历史。

穿过罗汉街,攀上金鳌峰,更适于我们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仰视那活泼翘起的屋檐,整齐排列的屋瓦,就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似要凌空展翅而飞。再极目远眺,远山如黛,林如裙裾,山下新兴的县城建筑如林,江河交错,隔河对峙的自龙塔欣欣然矗立。如果说静谧的玉蟾山是一篇精美绝伦的散文。那么萦绕玉蟾山恣意流淌的濑溪河、九曲河、马溪河就是一行行神采飞扬的诗歌。山搂着水,水偎着山,我们的呼吸和山风融为一体,在这天人合一的境界中,一切烦恼琐碎便顷刻间烟消云散。我们收回视线,只见峰下蟾池、山石均状似蟾,或高或低,或立或卧,或相视鼓噪,或蹲而欲纵,栩栩如生,相映成趣,令人遐想万千……怪不得蒋兆和先生曾赞誉道:“石如玉,山似蟾,奇峰妙境甲川南。”我们尽情说笑,随意歌啸,释心休憩,徜徉在这妙不可言的环境里,谁不感到出尘脱俗,飘飘欲仙?荡涤透亮的心情,已忘却了登山的疲劳和饥饿,不知不觉中时至中午。

午后,我们来到了神往已久的《流民图》浮雕前。浮雕长40米,高3米。配有铭文和蒋兆和先生石雕头像,气势磅礴。用石刻浮雕再现国画名作,的确在中国雕塑史上难得。画面中,一百多个人物在日军铁蹄践踏下,失业彷徨,饥寒交迫,流浪卖唱,病中呻吟,死亡挣扎……伫立良久,我们都没有说话,眼前似乎浮现出一幅幅扶老携幼悲惨逃亡的场景,听到一声声惊天动地的怒吼。浮雕是泸县家乡人民对先生的最好怀念。也是为后代留下的一部历史教科书,更为玉蟾山增添了一道意蕴深刻的人文景观。

我们踏着软软的青草和枯叶,攀着乱石,拉着荆棘,穿过一段姿态婆娑、旁逸斜出的丛林,到了古玉蟾关,又是一番“浮云连海黛,山野人青绿”的景象。头上青翠的天空作盖,看银雾从谷中袅袅升起,我们才忽然惊觉已日渐西沉。脚下一条下山的石阶路逶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