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石灯幢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内有一座兴隆寺。每当我工作之际、闲暇之余,凝望着兴隆寺院内,三圣殿前,有一近一千三百年、外貌庄严、壮观、比例协调、上下重力匀称、衬托合理,雕琢精妙细腻,融合了佛教艺术、雕琢技艺、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唐朝渤海国时期(公元698—926)遗留下来的、保存唯一完整的佛教艺术珍品——石灯幢,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叹唐朝渤海人的聪明、智慧、才艺和创意,给后人留下了这件珍贵的国宝,今付诸纸上以飨读者。

一、石灯幢的佛理

石灯幢又称石灯、石塔、灯幢、灯台、石亭等。不同的记载中又称石浮屠、石香亭、石灯笼,当地的老百姓习惯称谓“石灯塔”。灯幢,佛家之称谓,是灯台之意。灯台,可分为实用性灯台和佛教象征兼实用性灯台。灯台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原已有之,起照明之用,有四角和八角等几种,但造型简单,有石质、金属质。佛教传入中国后,原佛灯为圆形,圆柱体托一圆盘,盘中点灯。后来融入中原四象、八卦之说后,而逐渐形成方形(四角,八角)的灯台。渤海国臣服唐朝,接受了中原文化,佛教随之传入渤海。渤海人在长安石灯幢的基础上,融入了释迦摩尼初转法轮的主要内容,创造性地雕琢了佛教艺术珍品——渤海石灯幢。

释迦牟尼“初转法轮”的主要内容由“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法印”组成。渤海石灯幢的设计者独具匠心,把“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法印”的佛理融汇到石灯幢的建造中,得以充分体现。“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石灯幢正合“四谛”之意。石灯幢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幢基,合“苦谛”之意,人生是充满痛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求不得,这七苦可谓之多矣。二是幢身柱(也称覆、仰莲)部分,合“集谛”之意,苦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舍七情六欲而不能自拔。三是幢室部分,合“灭谛”之意,深入理解苦的原因,对道理有深刻的理解,达到一定的升华才能解脱苦的羁绊。四是刹顶部分,合“道谛”之意,灭除众苦,修持“八正道”,从而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对于应如何认识人生之路,寻出苦的根源所在,从而把握灭苦的可能。释迦牟尼则又提出了十二因缘,把这一切又归结为三世两因果。石灯幢由十二节(块)组成,恰合佛祖的“十二因缘”之意。至于根绝人生之苦,释迦牟尼的说法,就应该进入道谛——修持“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石灯幢在形体构造上重点突出“八正道”。石灯幢由十二节块(层)组成。有七节块体现“八正道”之意:幢基、幢座、幢室底、幢室是八角形,呈八窗、八孔,幢盖是八角八面,就连覆莲盘、仰莲托的每层花都由八叶花瓣组成。“三法印”是判定思想是否符合佛理的三条标准(第一条是“诸行无常”、第二条是“诸法无我”、第三条“涅盘寂静”)。表现在石灯幢上,石灯幢是由四个三节块组成(即十二节块),覆莲盘、仰莲托的花瓣各为三层(二十四瓣)。由此可见,石灯幢的设计者们不但精通石雕、建筑艺术,而且对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能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从而,巧妙地把高深的佛理融会到石雕艺术精品中,创造了渤海国石雕艺术珍品——石灯幢。

二、石灯幢的结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石灯幢的结构还是一个谜团。史料记载甚少,清初游记中的记载,认为是一块巨石精雕而成,固有“一石之说”。其中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人和美国人在他们各自的游记中,都把它说成一块巨石雕凿而成的,仍重复着“一石之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有日本学者前来上京龙泉府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一石之说”是错误的,但他们没能拿出充分的论据驳倒“一石之说”。后来国内学者曾提出“九块石”之说,根据什么不得而知了。石灯幢的结构和组成节块曾是渤海文物研究中的一个谜,是引起人们关注、研究的老问题。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宁安市文物管理所为了解决石灯幢向东南倾斜,避免倒塌的危险,拔正扶直了石灯幢时,终于揭开了石灯幢结构的千古之谜,还其本来面目。

石灯幢高约六米,由十二节块(层)组成,共用大小石材四十多块。总体重约二十多吨。整体结构可分为四部分,即幢盖,幢室,幢身柱和幢基座。从外观来看,石灯幢由刹顶、相轮、联珠、莲状覆钵(幢盖顶)、幢盖、幢室、幢室底(即八角方形盘)、仰莲托、幢身柱(中柱石)、覆莲盘、幢基座、底石共十二层叠落而成。

1.细致精巧的幢盖

幢盖自上而下可分为刹顶、相轮(含联珠)、幢盖(含莲状覆钵)。原刹顶已不存在,现存刹顶成馒首状的半圆形石刻。根据《宁安县志》和《东京城》等书所载照片看,原刹顶最上层是宝盖,状如覆钵,其下是呈长圆形瓜状石刻,当为佛家的宝瓶,宝瓶刻有简单纹饰。四层相轮之下刻有联珠(即放平的佛珠),小于相轮,联珠下刻莲状覆钵,置于幢盖顶。幢盖呈八面八角形,成伞状罩于幢室上。幢盖上刻有垂脊八道,脊间刻有筒瓦垅五道,中间一道由顶至边檐,垅间仰瓦盖石下刻出跳头,与幢室相接。幢盖雕琢的如此精细巧妙,充分体现了佛教修炼的最高境界,佛法的圣洁和万邪不侵之意。

2.古朴典雅的幢室

幢室,上连幢盖下接仰莲托。幢室镂空,座置于八角形方盘之上,八角形方盘如建筑物之台基。幢室八角形,各面刻出一个近方形窗口,窗口上刻阑额,其上刻出柱头铺作。幢室八个角刻出八个立柱,柱头刻栌斗。托泥道拱,其上刻齐心斗。泥道拱左右各托一散斗,其上刻替木及撩檐枋,与幢盖相接。幢室角柱下刻有地伏,柱下刻有圆形础石,其下刻凿出榫,置于八角形方盘的铆槽内,用以衔接稳固幢室,其外为泻水八角形方盘刻出两层台,是属建筑物的台基形式。幢室部分是石灯幢得名之所在,是石灯幢内涵之中心,可谓“佛前一盏灯,普度天下生”。

3.挺拔稳定的幢身柱

幢身柱(中柱石),为圆柱形,中间部分微粗,上与仰莲托相连,下与覆莲盘相接,宛如一擎天支柱,支撑着整个石灯幢的稳定。幢身柱上面的仰莲托雕刻有三层莲花,每层为八瓣,层层相叠,莲瓣美观,纹理清晰,线条雕刻自然有力,雕琢成的巨型莲花,栩栩如生,充满活力,它上托幢室、幢盖、刹顶,下连幢身柱下面的覆莲盘,状如一倒置盛开的巨型莲花,形如覆盘覆盖在幢基座上。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佛家圣洁之物,故有“一盏莲花灯,足可避万邪”之说。

4.坚实稳固的幢基座

幢基座由基石和底石组成,为八角八面形柱体,八面刻出壶门,八面刻有类如宝瓶状的柱。八面形既融进了中国的四象八卦之说,又取佛教普渡天下众生之意。幢基座下面为底石,起建筑物地基的作用。幢基座是石灯幢的基础部位,只有它的坚实稳固,才能有矗立了近一千三百年的石灯幢。

三、石灯幢的落成

石灯幢由十二节块(层)组成,节块(层)之间又是怎样衔接的呢?其办法和技术实在是令人为之叹服。原来它的关键衔接部位都是以铆榫相接,既稳固牢靠,又自然美观。由于雕琢十分精巧,所以各节块衔接之处的铆榫之间,可谓天衣无缝、浑如一体,难怪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它看成是一块巨石雕琢而成的了。

石灯幢高六米,幢身柱又是那样的重,渤海人是使用了什么方法把石灯幢叠落而成的呢?这是一个谜团。在对石灯幢各部件考察后,众多学者认定,石灯幢的各部件是先雕凿成型,然后再逐一叠落而成的。分节雕凿,要设计比例协调,布局合理,这一点就很难,但难度最大的是各部件之前的对接。聪明的渤海人在各部件的链接中使用了铆榫技术,这样既保证了石灯幢的稳固结实,又使石灯幢浑然一体、非常美观。玄武岩质脆、多孔、易裂,安装稍有不慎接口处就会有破损,而事实并非如此,接口非但没有损坏,而且上下天一合缝、浑然一体,真可谓巧夺天工。众多学者认为渤海人使用囤土之法,那么占总重量三分之一的幢身柱(中柱石)又是怎样立起来的呢?不得而知。从我无数次仔细观察研究来看,中柱石上接仰莲托,下接覆莲盘而看不出衔接的痕迹,那一定是垂直落成的,垂直落成的前提是把幢身柱吊起来。我认为在利用“囤土法”的同时,结合运用“起吊法”。那就在东、西、南、北四方立牢四根大木桩,再用四根原木把四根立柱上部拴牢,再用四根绳索把幢身柱拴牢,通过四根横原木众人拽绳把幢身柱吊起来,垂直安置在覆莲盘上,完成这艰难的关键一步。用同样方法吊起其它部件,使石灯幢落成。

渤海石灯幢历史经千年风雨,仍然屹立在渤海护国寺的遗址、清代的兴隆寺上。石灯幢不仅是唐朝渤海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研究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

参考书目:

《渤海故都》朱国忱金太顺李砚铁著

《渤海国史》朱国忱

《佛教常识》权一玉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