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苇:儒雅处,落笔驭道

杨苇身上有一种淡淡的儒雅。和朋友独处时,往往坐而论道,所谈之事自然多是画墨。他对历史的熟谙来自于连环画,读过许多历史名著。他说,读连环画可以节省阅读的时间,并且有种与文字不一样的效果,这也是他后来从事连环画创作的一个初衷。

他喜欢读禅理极深的书,譬如弘一法师和张中行的。弘一法师的“皈依自心,超然尘外”的画骨,或者最终成为杨苇画中的滋味。张中行的精神深处,本能地拒绝世俗功名,他对中国人淳朴精神的描摹,杂多的人物脸谱,均被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亲情的人生趣味里。这些,也恰恰是杨苇人物画里的那些深蕴。

有时候杨苇也看老庄。飘逸、自然便落入他的画意之中。

作为典型的SOHO族,杨苇没有固定的工作室。有地方需要他的画,他就去画几天,甚至几个月。没事的时候,他就静静地待在家里作画,接送孩子。

杨苇喜欢孤独和沉默。这是艺术家的共性,他们更在意内心的世界。因为不喜欢动,朋友就来找他坐或聊天。他的朋友很多,也很杂,有书画家、也有作家,甚至于些工艺美术师。

杨苇工作的内容一般是那种大型的壁画、雕塑,譬如临汾古城公园、侯马庙寝公园、曲沃大街上的那些。很多人认识杨苇就是从这些地方开始的,甚至于,有个省报的副主编头一次见了他会惊奇地跟他说,“哦,我知道你,侯马中心广场上有你的东西。”当然也有另一些是从别的地方记住他的。譬如有一回,有人在大街上问他,“你就是那个画连环画的杨苇?”那会儿的杨苇多少有点当名人的感觉。

事实上,杨苇在晋南一带的名气的确相当的大。他的业务也主要在那里。虽然,现在的他已经寓居太原多年。

杨苇作画很早,起初是连环画。那时候,连环画风正热。出了许多名家,譬如张令涛、胡若佛。从十岁左右起,杨苇就开始临摹他们的作品,并进行创作。十六岁作品就在《山西民间文学》上发表。那时候,样书往往比市场上要晚,至今,杨苇还记得在报摊上买到自己的作品时心情非常激动,睡到半夜起来还翻着看看那是不是真是自己。当时省里有不少插图作者,能够从大家中间脱颖而出,为杨苇奠定了信心。随后,他的作品便层出不穷,屡屡在省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并每每在诸如《中国连环画》等杂志上作头条、封面。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连环画家。

杨苇的连环画作品,注重手法与内容的结合,往往采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不同的体裁。其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濡养,他的画有着独特的风格,有着中国民族艺术的精神。这些作品构思精巧,用意深远,人物造型与情景烘托相辅相陈,极好地表达了中国人文情志的绘画技法,并表达了杨苇多种艺术述求。为日后杨苇专业从事中国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尽管杨苇在连环画上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由于1998年后,连环画市场日渐萎缩,杨苇不得不终止了连环画创作,开始转向中国人物画上寻求发展。

由于多年从事连环画,并通过连环画汲取了大量的历史人文知识,儒释道精髓。杨苇不自觉地就采取了以历史人物为主,雅俗共赏的路子。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就在于“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自然之道。

自然者无拘,可以在自由的状态下接触到事物的本质,从而最终抵达艺术的原质。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杨苇一直没有把自己归入某一个门派体系的缘故。他不希望自己被束缚在某个框框里,尽管这有可能让他绕些弯路。

当然,杨苇并不是不看别人的作品,相反,他看得很多,譬如范曾、戴敦邦。所谓海纳百川终成汤。杨苇的道就在于“纳与融”上。

再有,杨苇从不为自己设定目标,他认为自然发展就好。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业余书画家超越专业人士的现象存在,就是因为遵循自然发展的路子,没有受到框架约束的缘故。

杨苇崇尚入俗。他认为俗并不等于艺术的消亡。只有八俗才能了悟“人”这一独特的道。为了更好地表述自己所熟知的“俗”,杨苇把目光放在了“晋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上,创作了诸如《三晋百名人图》、洪洞祭祖《大槐树移民图》等富有地域特色的作品。

他的人物画,形象高大,大局粗放自如,细部纤腻有刚,人物情态由人而已,因势而象,俨然肖真,出神入化。笔法上或简洁勾勒,或精于勾挑。与此同时,在用墨上也多采用传统古朴的色调,保持大众口味。杨苇认为,艺术不能脱俗,只有大家喜闻乐见的才是真正有命力的。为了更好地贴近大众,他在落款上采用了楷书,便于大家理解绘画之真意。

现在杨苇的作品在河南、西安等地的收藏家群体里广为收藏,海外也有慕名前来求画者。

当然这些对于杨苇,并没有什么,他只想画些画,交些朋友,好好生活而已。对于他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他所驭的“道”才刚刚开始。

杨苇,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