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艺术的研究

【摘 要】2011年中国皮影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皮影戏是利用光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皮影戏用浪漫主义的表演方式承载了人们祈求吉祥平安、惩恶扬善、生活富裕等浓浓的情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民俗信息。中国皮影戏分布广泛,各具地方特色。该文主要对皮影戏流派的划分标准、皮影戏的历史、皮影的制作、皮影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皮影 艺术 研究

2011年中国皮影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表演时,操纵皮影道具的人员站在白色幕布后面,同时用蜡烛等光源照射皮影道具投影在幕布上,皮影戏是利用光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操纵皮影者一边使皮影做表演动作,一边用当地流行的唱腔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中国皮影戏分布广泛,各具地方特色。对皮影戏流派的划分标准主要有形态特征、唱腔差异、地域分布等。根据地方唱腔的差异,皮影戏可分为甘肃的环县道情皮影戏,陕西的华阴老腔、华县阿宫腔、弦板腔皮影戏,山西孝义碗碗腔皮影戏,河北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浙江海宁皮影戏,湖北江汉平原皮影戏,广东陆丰皮影戏,辽宁复州、凌源皮影戏等。

1 皮影戏的历史

皮影又称“皮影戏”、“影子戏”、“灯影戏”、“驴皮影”,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据《孝武本纪》记载:“其明年,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汉武帝)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术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唐代佛教中用纸影讲故事。两宋时期皮影戏扩展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山西繁峙寺有《影戏图》壁画,形象的表现了当时皮影演出的场景。元、明时期皮影戏流派纷呈,繁荣兴旺,元代汪颢在《林间叙录》中记录:“傀儡牵木作戏,影戏彩纸斑斓;敷陈故事,祈福辟禳。”明《荔镜记》第六出《五娘赏灯》中有“打锣鼓动乐抽影戏”的唱词。清代,皮影戏无论从制作到唱腔、表演等技巧均达到鼎盛。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等政治因素和受外来文化冲击等原因,各地的皮影戏兴衰不一,但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皮影戏在民间保持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皮影戏除旧布新,创作了一大批现代革命题材皮影戏。文革期间皮影戏同其他地方戏剧一样遭受停演的命运。改革开放后,皮影戏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面临亟待拯救的状况。

2 皮影制作

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瓦舍众伎》中记载:“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簇,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虽然用纸材料制作影戏成本低,易制作,但也存在着投影效果不好,易损坏断裂的缺点。吴自牧在其《梦梁录·百戏伎艺》中有专门解读皮取代纸的原因:“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色彩装饰,不致损坏。”虽然各地的皮影设计制作都存在着地域差异,但皮影制作的工艺流程都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雕刻、染色、熨平、缀合等工序,要求工艺精细、严谨,羊皮、驴皮与牛皮的制作工艺又有所不同。其中制皮、雕刻、染色三道工序最为重要。

2.1 选皮、制皮

选择适合的皮质是制作出好皮影的基础。《都城纪事》中记有:“大小影戏分数等,水晶羊皮五彩装。”这里讲述的是用羊皮制成的皮影如水晶般透明。各地对制作皮影材料的选择大多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制作者个人经验、喜好的原则,基本上有牛、羊、驴等皮质。以牛皮为例:皮子选好后要制皮,常用的硬刮制皮法大致在经过泡皮、刮皮将皮子上的毛、附肉、脂肪去除干净。刮好的皮子利用木框撑开绷好,放置在蔽日处阴干。阴干好的皮子还要再经过三次细致打磨;软刮是将皮子浸泡在石灰、臭火碱、硫酸、硫酸铵的配比药剂中,反复几次再刮制而成的,最后要进行多次推磨,使皮子平展。这种方法制出的皮子光亮剔透,适合雕刻。由于手工泡制的皮子成本高、费时费力,所以现在已越来越少采用,取而代之的“机制皮”。

2.2 雕刻

制好的皮子有薄有厚,根据即将雕刻皮影的角色或部分不同进行选择,精确细致的排版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皮子利用率、降低成本。将设计好的画稿、画样描画到皮子上,为了便于雕刻,在正式雕刻前还要通过“闷皮”程序将皮子软化。雕刻是皮影制作中的关键步骤,要求雕刻者细致、耐心,刀法流畅准确。用来雕刻的刀具种类繁多,仅凿眼的凿子就有圆形、花形等几十种。一名皮影雕刻者通常备有斜口刀(雕刻弧形线)、平口刀(雕刻直线)、花样模口刀(各种形状,如圆形、三角形等)等数十把各种类型的雕刻刀具。雕刻的线条有虚、实、虚实、暗、绘刻线等技法,其效果力求达到清晰、干净、精准地表现出皮影的空间结构关系。

雕刻完毕的皮影为了防止日后皮子起翘,皮影两面都要进行推实压平的定型程序。

2.3 上色

皮影上色以红、绿、黄、黑、白五种颜色为主,经常用到的还有蓝、紫、棕、金黄、桃红、浅绿等颜色。皮影中颜色的选择使用主要根据人物身份、性格等因素确定并具有民间特色、流传性和程式化的特点。例如关中皮影的敷色以当地人喜爱的大红大绿为主色调,间以黑、桃红、浅红等颜色;唐山皮影以黑、绿、红为主色调,花青、槐黄、紫色为辅色,强调色彩浓重、对比强烈。一些人物的造型和色彩搭配相对固定,如皇帝身着黄袍,关公绿袍红脸等,属于特定的色彩符号。

在上色技法上以平涂为主,颜色保持纯度,很少调配。有时会根据需要采用勾线和晕染的方法。皮影上色所用的颜料在明清时期都是从矿石和金属中提炼出来的,上色效果好,色彩浓艳维持时间长,民国之后,改用更简易的化学色,但容易退色。为了提高颜色的附着力,还会采用往颜料中添加少量骨胶的方法。

最后经过熨平、缀合等工序,一件皮影艺术作品便产生了。

3 皮影造型

宋朝《百宝总珍·影戏》中记载:“影戏头样并皮脚,并长五小尺。中样、小样,大小身儿一百六十个。小将三十二替,驾前二替。杂使公二、茶酒、著马马军,共计一百二十个。单马、窠石、水城、船、门、大虫、果卓、椅儿,共二百四件。枪、刀四十件。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由此可见复杂繁多的人物角色,布景道具,一应俱全,令人叹服。皮影造型主要来源于戏曲、剪纸、民俗、古代壁画、佛像等艺术形式,地域不同,皮影造型的分类和特征也会存在差异,另外皮影雕刻者的技艺水准、性格、素养、爱好等个人因素也会导致皮影会具有个性特征。

皮影粗分有头茬、身子、头盔、马靠、桌椅、布景大片、道具花石、朵子、站堂銮驾、地狱变化、车轿、銮輿、神怪、戏片等,每造型种类又可细分,再细分。如头茬,头茬是指皮影人物头部造型,分脸谱和头饰。头茬中人物身份的区分主要以头饰为标准。头茬可分为生、旦、净、丑、高盔、翎子、相貂、鬼怪头、神头、变脸头等,其中旦又可再细分正旦、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媱旦、媒旦、犄角旦、刺杀旦、妖旦、钉子头等;在衡山皮影中,头盔可分为盔、帽、翎、巾、无头饰等,帽又可细分为皇冠、皇帽、相顶、乌纱、帅盔、员外帽、专用包巾、专用帽、普通人戴的方巾、章甫、一支笙等,其中仅专用帽又可再分为新科状元用的状元帽,和尚的佛帽、僧巾、六叶佛巾、波叶帽,道士的春阳巾、一字巾,习武者的英雄扎、方巾冠、驼帽等。

在人物性格表现上,民间艺人用“口决”总结出了造型特点,如环县道情皮影中男子的特征是:眼眉平,多忠诚;圆眼睁,性情凶;若要笑,嘴角翘;若要愁,锁眉头。女性的特征是: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圆额头,下巴尖,小脚尖尖手指长,不要忘记刻耳环。赤眉豹眼、狮鼻阔口是武将形象,鹰鼻鸡眼是奸相,圆眼、吊眉、冲天鼻是丑角。

4 结语

元朝汪颢在《林间叙录》中说:“影戏彩纸斑谰,敷陈故事,祈福僻禳。”皮影戏根植于民间,是古老优秀的乡土文化艺术形式,是民间艺术与戏曲艺术融合的典范。皮影戏用浪漫主义的表演方式承载了人们祈求吉祥平安、惩恶扬善、生活富裕等浓浓的情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民俗信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文化娱乐的多元化等诸因素,导致皮影艺术的急剧衰落。研究并具体实施保护皮影这门优秀民族传统艺术并使之重新参与到社会发展进程中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畅,周岩.道情遗珍—中国环县道情皮影珍藏[J].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

[2]李志荣.从人神共娱到生存追求: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乡土叙事[J].民族出版社,2014.

[3]王晓鑫,彭薏菁.陆丰皮影戏[J].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4]梁志刚.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关中影戏叙论[J].大象出版社,2013.

[5]童芸.皮影[J].黄山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