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耀南:行走“艺术江湖”

工作参加高考,并顺利地考到了湖北美术学院。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甚至一度成为主流。在读师专时,初出茅庐的姜耀南也顺潮涌动,对油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他的美术学习也是从油画开始的。但经历了几年的沉淀,当姜耀南再次踏进校门时,却选择了国画专业。从西方现代艺术转入中国传统艺术,这种转变虽然并不是很难,但在时下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八五思潮的到来,突然让姜耀南有些迷失了。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批的青年不满于当时美术的左倾路线,厌烦了苏联学院派艺术的老气,也厌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试图挣脱学苏、生硬、严谨的艺术追求,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从而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艺术新潮,这就是八五思潮。

在八五思潮的影响下,艺术家开始大量借用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与手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八五思潮虽然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气象和新的文化景观,但却没有立足于本土文化,几乎成立一个“全盘西化”的运动。于是,像姜耀南这样立足于研习中国传统艺术的画家突然间变成了被人嘲笑的“守旧的”“土老冒”。

其实,这段时期不仅是姜耀南的迷茫期,也是中国美术发展的迷茫期。“当时出现了许多人们看不懂的新潮的艺术。看见这些艺术现象,我有些迷茫了,感觉突然之间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了,也分辨不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姜耀南说。这种打击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姜耀南也因此对艺术失去了信心,从而退出了“艺术江湖”,下海经商了。

在之后的10年里,姜耀南的生活中不再有艺术。10年也许会彻底改变一个人,但它会彻底改变姜耀南吗?会让他的生活一直平淡下去吗?

回归

在姜耀南放弃艺术的10年时光里,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做一个普通人,普通地工作和生活下去,但命运并不是这样安排的。

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姜耀南,在放弃美术之后的那看似平静的10年生活里他内心却不停地做着斗争,并整整持续了10年之久,但最终还是分出了胜负,姜耀南不得不重拾画笔。

“艺术就像个魔鬼。”姜耀南说,“一旦踏上了这条路,就注定没有归途。并且,也没有终点。这是件可怕的事。”

这次回归,姜耀南把主要经历都放在了中国画的创作上。他仍然延续着过去写实的风格,但把主要题材锁定在了家乡鄂西一代的风土民情。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姜耀南的笔墨根植土地,将家乡的一草一木都真实呈现在了宣纸上。他追求生活的乡土味,他认为最美的人就是那在广袤的田野里劳作的乡里乡亲,最动人的画面就是那片净土上人民清澈的双眼……

也许经历那10年的沉淀,姜耀南的创作无形之中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站得高,则望得远。姜耀南站在了这个新的高度上再审视自己的时候,发现还是缺了点什么。于是已经年过50的姜耀南放下身段,只身来到北京,以学生的身份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继续深造。

三段学习经历,也代表着姜耀南艺术生涯中的三个阶段。如今,在艺术成熟期,姜耀南将他在学习西画时的艺术思想与创作连环画时积累的写实和造型基础都用于现在的创作之中。使得他的作品在笔墨、结构和造型上的造诣都可圈可点,他甚至可以用中国画的材料和中国画的绘画技巧画出西画中光影效果。

在题材的表现上,姜耀南也另辟蹊径,扎根在中国的文化基因里,创作出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姜耀南的《守望》《咱爹咱妈咱儿子》打动了很多人,因为他抓住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这一敏感的社会现象,并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加以彰显。在沉重的色调里,姜耀南用单色的画面传递出了悲伤和压抑的氛围,细腻的表情刻画和繁复的线条充满了内在的感染力,让人叹息。这样的艺术造诣,决不是简单的突破技术层面就可以达到的。

这样的作品也许不是艺术市场最喜欢的,但却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喜欢的。每当姜耀南深入基层采风的时候,那些农民都围着他,恳求他能用最低的价钱为自己画一幅画。“其实最基层的人民是非常热爱艺术的,只是挂在殿堂中的高高在上的艺术品与他们的距离太远。不行走在他们身边,不为他们画画,就根本不会知道他们对于艺术的热情。”姜耀南说,“他们的这种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

如今,姜耀南几乎不再参加大型美术展览,也几乎没有大的创作。他把大量的经历都放在乡土题材作品的创作上。已经年过六旬的姜耀南不再需要名与利,他最想过的生活就是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在休息的时候浇浇花,种种菜,在归回艺术的同时,回归生活。但这不代表姜耀南不再有更高的追求。

“经历了几十年的创作,想再有突破就非常难了。不过我现在突然间意识到,真正好的东西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力气才能得到,而是要找到正确的路子。那个突破点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难题是你如何找到它。”姜耀南的这番话颇具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