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缘

制度下的印度,产生了释迦牟尼佛陀一样吗?

还有那些随处可见被称作“苦行僧”的人,是最令人敬畏的特殊“乞丐”,也引起我思悟万千。我没有去深究他们追求什么?但在形式上,可真是种灵魂的求乞。

他们为了修行而四海为家,偶尔也在寺庙里找些活干,但多数时候要靠乞讨或别人施舍为生,他们中不少人属于突然看破红尘,于是将烦恼连同物欲一起抛开,一意求得自我心灵的平静,有的甚至是散尽万贯家财后,走上云游之路。

苦行僧在当地是比较受尊敬的。他们的形象都非常有特色,全身一色着金黄色的衣服,赤着双脚,眉问画一道长长的金红色,神情超然;旅途中,每当对他们拍摄时,导游都提醒我们别忘了要给小费。

一次,我问一个乞讨到面前的“苦行僧”,他们与一般乞丐有什么区别,他坦然答道,他们鄙视物质享受,乞讨仅仅为了肉身的基本需要,填饱了肚子就不再索要财物和食品;乞丐则不同,不断乞讨,永无满足,即便超出生存需求仍希望得到更多的物资和钱财。

作为社会现象和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印度教文化不认为乞讨是件丢人的事;提倡施舍,认为施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人们认为,这让那些企望积德行善的富人有了可以施台的对象,乃是成全他们通往天堂的桥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印度这种奇特的乞讨现象。

我想,乞讨,也是人的本性所求,中国古人日,“食、色,性也。”站在这样的角度分析,乞丐们是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达到本能所需的目标,又有何不可?

再细悟人的一生,何尝不是一种在乞讨过程中的生存?只是乞讨的形式各不相同而已。

人类在祈求生存的欲望之中,各人需求的目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乞丐、苦行僧都是在乞讨中追求着满足,前者是生理上的追求,后者是精神上的灵魂求乞。而各种人因环境和教育的不同,精神上所追逐的目标及层次也各不相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 “当人类在满足低级生理本性所需之后,就会追求精神所需,去完善精神目标上的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

我想,今天在印度为了修行而四海为家的“苦行僧”是如此。

释迦牟尼2500年前离开皇宫奢糜的生活,去悟道修行成佛;法显、唐玄奘不畏艰险,越过喜马拉雅山脉赴天竺取经,也应是如此。

今天,我们远赴印度寻探佛教造像艺术之源,去续1500年前的缘,更应是如此。

我想起泰戈尔的那句诗“……啊,傻子,想把自己背在肩上!啊,乞人,来到你自己门前求乞!……”

此行,我们将放下自己的一切,去乞缘!

我们能放得下世俗的包袱吗?

——2010年5月5日印度旧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