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式优雅


打开文本图片集

我们虽然从小便认识珐琅(Enamel),可是从来你我都不会认为它拥有珍贵的价值。对于一般大众而言,珐琅是我们牙齿上最外层用来保护牙齿免受侵蚀的物质,对于表迷来说,珐琅是腕表品牌及表匠用来表现过人工艺的媒介。

由“釉”至“珐琅”的进化

此珐琅不同彼珐琅也。用在腕表制作之上的珐琅材质,是由铅丹、硼酸盐、玻璃粉、不同的氧化金属等材质经过高温熔合,再经过冷却处理而成的物料。珐琅的颜色由加入的金属成分来决定,例如钴会给予蓝色,含锰则会泛紫色等。这种珐琅材质与我们牙齿上的珐琅质是不一样的,所以不错后者对保护牙齿是有价值,可是与前者比较,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珐琅普遍用于艺术品之上,而且早在中国古代便出现。根据历史记载,珐琅早于元朝末年便从阿拉伯传入中国,其后应用在瓷器及金属艺术品的装饰之上,这种技术当时称之为“釉”。如果它应用在钟表产品,便称为“珐琅”。在芸芸腕表制作工序中,珐琅彩绘可算是最易评价的种,因为虽然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可是对于美仍然有一些共同点的,特别是珐琅彩绘,它讲求成品呈现光滑、细节、通透及色彩等元素,顶级的珐琅制品所呈现的美态是令人一见倾心,无法忘记的。

“大明火”的奥秘

经过化学工序制成的珐琅是不可直接用于制作腕表的,必需要把它先磨成幼细的粉末,混入经过滤杂质的水,再涂在要绘制图案的金属板上,送去窑炉反复以高温烧制才算完成(图2)。由于烧制珐琅对温度的控制十分严格,太高太低温度都会破坏珐琅的表面。烧制的温度大致是摄氏750至780度,超过摄氏800度便称为大明火,但也视乎最终的颜色而决定,因此成功的难度再加一分。同时,珐琅在加热之后,体积会收缩,表面会出现许多凹凸不平的部分,所以要把一块珐琅烧好,表匠至少要有十年以上的功力,而且很讲耐性,因为每次成功生产枚珐琅表盘,总要经过多次的失败,据说现时专门作珐琅彩绘及烧制的工匠全球不多于五位,可谓极之罕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珐琅腕表总是受腕表收藏家的青睐,售价也十分高。

珐琅彩绘的三大门派

现时最普遍的珐琅工艺约有三大类: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及手绘珐琅。

掐丝珐琅是指在涂上珐琅前,表匠先利用极幼细的铜丝(或金丝)把要画的图案勾勒出来,接着把它焊接在成品的金属板上再填上珐琅。这种工艺最讲求金属丝构成的图案轮廓的平均性,其次是焊接时位置需固定,否则在烧制时熔化的不同颜色的珐琅便会流动混合。另外,在冷却之后的打磨功夫也要格外细心,否则前功尽废。Hermes在2008年首次推出掐丝珐琅腕表D ressage(图3),表面是一块直径32mm、重14.86克的18K金圆盘,以品牌的标志“H”字作主题图案,利用多条纵横的珐琅线条构成,各线条之间以人手镶嵌了合共108条笔直、阔度备为0.137mm的金线,可谓鬼斧神工。而今年,Hermes亦推出了以宇宙星空为题材的Arcea PocketAstrolabe珐琅怀表系列(图1),镂空珐琅装饰经三个复杂工序完成:工匠首先于金属托片上雕刻出图案,再将金线沿雕刻图案捏出星盘轮廓的空格及在空格中填上珐琅粉,最后于摄氏800度高温的窑中反复烧制,期间更嵌入形如小月亮的黄金薄片,令星盘表面如闪烁微妙星光。

与掐丝珐琅同样难度高的是内填珐琅,表匠首先于表盘上雕刻出图案,然后填上珐琅粉,再于高温的窑中反复烧制。这个技术的难度在于要在表盘上雕刻完整的图案,是十分花精神及讲究手工的技艺。

三种最常见的珐琅彩绘工艺,以手绘珐琅最“简单”。表匠只需直接在表盘上用不同颜色的珐琅画上图案,反复烧制即可(图4)。话虽如此,表匠仍需具备耐心及技巧,因此每多次烧制,出错的机会便愈多,中间某一个步骤出错,便要从头再来。不过腕表收藏家要小心留意这类型的产品,由于它是直接在平面上绘画,因此手工不好的会在烧制时令颜色互相混合,导致图案模糊的瑕疵,挑选珐琅腕表便要小心检视了。

“珐琅”品鉴步骤

首先要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用放大镜细心观察表盘的表面,如果是白色珐琅的话,颜色必须要均匀丰厚,而且呈现玲珑剔透的质感。

如果是彩绘珐琅的话,它必须要表现出西方油画讲求的立体感,如光暗及颜色的深浅层次,否则都是次一等的产品。

另外,用大明火烧成的珐琅表盘,都会有凹凸的瑕疵,对于些中型的表厂来说,只要不太严重,它们也会被推出市面出售,可是顶级表厂却宁愿放弃次等的成品,据说珐琅腕表的专家Jaquet Droz每次成功生产枚珐琅表,便要抛弃19枚,所以耗损量十分高,而优质的成品也相应地更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