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廷用玉略说

zoޛ)j首买卖精美玉器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在江南市场的带动下,明代玉器分为官、民两个体系。供给宫廷使用的玉器风格端庄大气,显示出皇室风范;民间玉器则具世俗气息,寄托寻常百姓的美好愿望。与此同时,“君子比德于玉”的传统观念仍存在于人们心中,玉仍然受到文人阶层的追捧,并受其审美影响。时玩之风兴盛,仿古玉器、文房玉器以前所未有的形态和数量带动了玉雕工艺的变革和丰富,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玉器的制作都在追求文人所钟爱的精致、文雅的境界。此外,在工艺上,明代玉器还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吸收了同时代其他工艺品的题材和工艺特点,如对雕漆锦纹地子的仿制,对竹、木、牙、角雕刻技法与效果的借鉴,都使明代玉雕作品具有了更多样的表现形式。二是金镶玉工艺的流行,这种工艺虽很早出现,但在明代才迅速兴起,金玉相映生辉,使器物更加华丽。

明代建立之初就实行了封藩制度,皇室成员被封到各地成为藩王以稳固统治。明代江西先后受封藩王分别为:宁王、淮王、益王三个谱系。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发掘的明代藩王墓葬主要集中在山东、上海、南京、江西等地,这些明代藩王墓葬均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如山东鲁王朱檀墓出土的玉器,做工精致严谨、琢刻细腻,代表了明代早期的玉器制作水准,一改往日人们“粗大明”的认识。而江西省发掘的宁王、益王墓出土玉器则代表了明代中晚期玉器的风格。以下介绍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玉器,一探明代宫廷用玉的种类及特点。

圭见礼仪

圭由生产工具石斧演变而来,从考古发掘资料看,玉圭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过商周时期的发展,到战国时期达到鼎盛。汉代,玉圭往往与玉璧组合使用,作为祭祀天地的礼器。汉代以后玉圭逐渐衰落,直至明代,玉圭才再度成为重要的礼仪用玉。

明代玉圭造型均为尖首,尺寸分等,大小有别,有素面和有饰纹两种,纹饰又有弦纹、谷纹、蒲纹、山形纹等式样。《明史》记载玉圭和玉璧作为祭祀朝日、夕月的玉礼器使用,皇帝举行郊礼时会手执玉圭。除用于祭祀,玉圭还是身份等级的象征,据《大明会典》记载:皇帝冕服所用玉圭为“长一尺二寸,剡其上,刻山四,盖周镇圭之制,以黄绮约其下,别以囊韬之,金龙纹”;皇后礼服用玉谷圭,其“长七寸,剡其上,琢谷纹”。

青玉谷纹圭(图1) 长15.2厘米,宽4.7厘米,厚1.2厘米。1958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益庄王夫妇墓继妃万氏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青玉蒲纹圭(图2) 长15.4厘米,宽5.6厘米,厚0.8厘米。1958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十八年 益庄王夫妇墓元妃王氏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玉带尊贵

以腰带束衣,古来有之。唐代时,玉带制度被规范化,使用以玉为主要装饰的革带成为皇帝大臣们正式礼服的一部分。革带上饰玉的数量、颜色、材质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以此来体现佩戴者的身份官阶。玉带制度被后世继承,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明代玉带的使用更加严格,玉带成为明代最重要的服饰礼仪用玉。

明代早期,带板数量不等;材质除玉外还有金、银、铜、琥珀、木等;样式有素面、雕刻、金包玉带等不同类型。洪武时期,对冠服制度进行规范和调整,规定宫廷使用的腰带有大带、革带、束带、素带,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皇帝冕服用革带、大带两种;永乐三年(1405年)又定皇后冠服:“玉革带,青绮鞋,描金云龙纹,玉事件十,金事件四”。这一时期,玉带形制由多样走向统一。明代洪熙至正德时期,玉带形制规范,鲜有变化。嘉靖至明代末年,玉带的使用十分普遍,甚至有逾制使用玉带的现象。这一时期考古出土的玉带板数量多、雕琢精美,与之前相比,带有雕刻纹饰的玉带数量增多,迎来玉带使用的鼎盛期。明代受封亲王62位,其中建立藩国的有50位,遍及全国各地,其中江西的藩王墓发现较多,出土了相当数量的玉带板。

除了皇族使用之外,玉带还被作为与外国交往的礼品或嘉奖大臣的赏赐之物,如《大明会典·给赐》记:“(渤泥国)永乐六年,王来朝,给冠带、袭衣,王子袭封,还国,赐金镶玉带一条。”另有《明宫史》记载有内廷太监得到皇帝赏赐的玉带,而文武百官的朝服革带因品级不同,带板的材质也不同:“一品玉,二品犀,三品、四品金,五品银花,六品、七品银,八品、九品乌角”。

碧玉带板(图3) 长方形銙(kuǎ):长7.1厘米,宽4.1厘米;(chá)尾:长8.1厘米,宽4.1厘米;桃形銙:长4.1厘米,宽1.7厘米;长条形銙:长4.1厘米,宽1.6厘米;厚0.3~0.6厘米不等。1954年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食品公司工地明墓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明代玉带板可分为光素、饰浮雕图案、饰镂雕图案等几类。其中光素的玉带板现存数量最多,贯穿整个朝代,而饰有花纹、镂空装饰的带板则在明代中后期较多。明代刘若愚《明宫史》中关于佩戴是否有琢刻纹饰的玉带有这样的记载:“冬则光素,夏则玲珑”,可见光素无纹饰的玉带板并非比有纹饰的等级低,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皇帝使用的玉带板全部为光素无纹饰,也可证明这一点。

明嘉靖时期,随着玉带使用的兴盛,带有纹饰雕刻的玉带板数量增多。明代玉带制度对带板的图案没有明确的规定,常见的图案有龙、飞龙、麒麟等神话传说中的动物,狮、马、骆驼、鹿等现实生活中的动物,仙鹤、云朵等与宗教有关的内容,以及花卉、人物、喜字、寿字等带有吉祥寓意的题材等。从雕刻手法上看,明代的玉带板以浮雕、镂雕为主,其中镂雕工艺十分发达,由于借鉴了雕漆工艺,常见在凹陷的底层采用多种锦纹以衬托上面的主纹饰的雕琢手法,达到“花下压花”的多层透雕效果。

白玉松树牡丹麒麟纹带板(图4) 尾:长9.7厘米,宽6.6厘米;大长方形玉片:长7.1厘米,宽6.3厘米;桃形玉片:长6.2厘米,宽5.2厘米;小长条形玉片:长6.5厘米,宽1.6厘米;厚均为0.7厘米。1982年江西省南城县明崇祯七年(1634年)益定王夫妇墓次妃王氏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佩玉玎珰

组玉佩始兴于西周,是周人礼仪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佩戴者的身份与地位。战国时期组玉佩形式趋减,由珩、璧、觽(xī)、珠、管等穿缀而成,佩戴位置自胸腹改为腰间。西汉中期以后,组玉佩逐渐衰落,魏晋时期偶有所见,但形式已发生较大变化。唐代沿袭魏晋时期组玉佩的形式,颇有复古意味。明代努力复兴汉制,服饰追摹唐朝,组玉佩也再度成为服饰用玉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明代文献中,组玉佩被称为“大佩”,主要以珩、璜、琚、瑀、冲牙等多种形状的玉件串连而成,为王公贵族所佩戴。《明史·舆服志》记皇帝穿冕服时佩戴的组玉佩有:“玉佩二,各用玉珩一、瑀一、琚二、冲牙一、璜二;瑀下垂玉花一、玉滴二;瑑饰云龙纹描金。自珩而下,系组五,贯以玉珠。行则冲牙、二滴与二璜相触有声。”皇后、皇太子及亲王、王妃的组玉佩与此基本相同。一副“大佩”挂于腰带上,成对使用,左右各一。行步时叮当作响,清脆悦耳,佩戴者迈步舒缓,姿态优雅,显示出非同一般的身份。

银钩玉佩(图5) 通长66厘米,1979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益宣王夫妇墓宣王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玉凤纹佩(图6) 通长55厘米,重610克。1972年江西省南城县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益端王夫妇墓彭妃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除去正式礼服用玉,明代贵族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量使用玉饰。明代琢玉业发达,抛开身份等级的限制,玉佩饰充分发挥了材质自身的美感,题材多样且富有更多世俗吉祥寓意,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代流行的佩玉大致可分为头、帽饰玉,腕饰,服饰饰玉,腰带饰玉,挂坠等。用玉的材质也十分多样,青玉、白玉、碧玉、墨玉、水晶、玛瑙等美不胜收。

琥珀七梁发冠(图7) 横5.5厘米,纵4.5厘米,高3.6厘米。1979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益宣王夫妇墓宣王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白玉梅花片(图8) 直径2.8厘米,厚0.2厘米。1972年江西省南昌市塘山公社永和大队明墓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白玉鸳鸯戏莲纹扣(图9)通宽4.1厘米,高1.9厘米,厚0.3厘米。1980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益宣王夫妇墓元妃李氏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青玉负蕉叶童子(图10) 长5.4厘米,宽2厘米,厚1.5厘米。1956年江西省南昌县明墓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古意风情

追慕古风,研究和收集古物的风气兴起于北宋,明代仿古玉器更加盛行,仿古玉器的种类多样,装饰玉、生活用玉、陈设玉中皆有所见。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对汉代玉器大加赞扬,可看出明代文人对追仿古玉风潮的推波助澜。

青玉猪(图11) 长10.5厘米,宽1.7厘米,高2.7厘米。1979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益宣王夫妇墓宣王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青玉环(图12) 直径5.3厘米,内径2.7厘米,厚0.6厘米。1979年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京山学校明墓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皇室龙纹

龙形玉器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此后绵延被使用,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传承最久远的图案。明代龙形或龙纹玉器往往与皇室有关。明代早期的龙身体较短粗,龙头呈长方形,龙发多分为三绺,龙身饰大鳞纹,龙爪粗壮。明代中期以后,龙纹玉器的数量增多,此时的龙纹,龙头变长,身体细长,饰浅细网格状鳞纹,尾部变细长。除此以外,明代还有卷鼻龙、螭龙、飞龙、穿花龙等不同形式的龙纹。

白玉透雕云龙纹牌(图13) 长6.3厘米,宽5.3厘米,厚0.6厘米。1960年江西省新建县乐化枫岭明墓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白玉镂雕螭穿花纹香筒(14) 通高14.5厘米,外径3厘米,内径1.9厘米。1982年江西省南城县明崇祯七年益定王夫妇墓益定王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金玉生辉

金玉结合的器物最早见于夏代,但此时的金泛指金属,并非后世所说的黄金。春秋战国时期,黄金和玉都作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出现了不少相互结合的器物。经过汉代至元代的漫长发展,明代迎来了金镶玉的兴盛。明代考古发掘品和传世品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金镶玉器物,功能遍及礼仪、装饰、陈设、生活用玉等各个种类,用途广泛,工艺精湛。

从各地考古发现看,明代早期的金镶玉器物有玉带、绦环、帽顶、耳环、发簪等,其中以玉带居多。明代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金镶玉器物也被商品化,由宫廷上流社会逐渐走向民间,江南富商、文人也普遍使用。因此,这一时期的金镶玉佩饰数量大增。明代晚期,金镶玉器物的工艺更趋成熟,很多金镶玉制品中的玉器雕工上乘,再镶嵌上各种宝石,显得十分华美。

白玉凤首金簪(图15)长17厘米,宽4.3厘米,厚1厘米。1979年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京山明墓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金蒂瓣珠形玉坠(图16) 通长2.5厘米,直径1.6厘米,钮径0.3厘米。1972年江西省南城县明嘉靖十九年益端王夫妇墓彭妃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明代镶宝石金器以皇室上流社会女性饰品为主,镶嵌宝石的流行,得益于海外贸易的畅通,郑和七下西洋,使得东南亚宝石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宝石的种类繁多,除红、蓝宝石以外,还有猫眼石、绿松石、琥珀、碧玺等材料。优良而充足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需求,使得明代的工匠们发挥创造力,制作出大量的镶宝石的精品。

镶宝石嵌白玉仙人金钿(图17) 横21厘米,纵4.5厘米,厚1厘米。1980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益宣王夫妇墓继妃孙氏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鎏金镶宝石云纹头银掩鬓(图18) 通长12.9厘米,云宽5.8厘米,高3.5厘米。1972年江西省南城县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益端王夫妇墓彭妃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镶宝石蝶恋花金扣 (图19)通宽8.5厘米,花径4厘米。 1958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益庄王夫妇墓元妃王氏棺内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 责编 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