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案子引发的关于人性的简单思考

摘要:完美学子吴谢宇弑母案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大原因是因为人们无法相信一个如此完美、如此优秀的北大学子竟然能够以如此毒辣的手段残忍杀害自己的母亲,这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没?

关键词:人性;性善;性恶

随着北大学子弑母案震惊全国,我们必须开始对人性之说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我们对于吴谢宇狠心杀害自己的母亲感到无奈,痛恨,对于这样一个完美的学子感到害怕,但是再最后的审讯过程中,吴谢宇却声称他是为了帮助母亲解脱,因为看到母亲在父亲去世之后痛苦不堪,所以想和母亲一起离开,但是在杀害母亲之后,却看到更加痛苦的母亲,进而自己感到害怕,因此踏上了逃亡之路。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吴谢宇到底是善是恶,毫无疑问,在大众眼中,这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孩子,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他到底是选择了善还是恶?对于母亲来说,他选择的是善是恶,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尽管如此,这个让人吃惊的案子还是足以让我们对人性产生更近一步的思考。

一、对“人性”之说的思考

我们都知道“人性”是一个非常高深的问题,是非常难以捉摸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性”是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的根本标准。人性论的问题一直是我们的哲学家们激烈争论的问题之一,自古以來,各位先哲们就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上尝试着揭示人性的善恶,提出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最后都归到性善还是性恶上,因此我们的哲学史上关于人性之论的内容非常精彩也非常丰富。章炳麟先生在《辨性上篇》中说:“儒家言性有五家:无善无不善,是告子也。善,是孟子也。恶,是孙卿也。善恶混,是扬子也。善恶以人异殊上中下,是漆雕开、世硕、公孙尼、王充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每位先哲都对人性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我们在这里只讨论比较出名的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这二者为后世研究比较多,影响也比较深远。但是我们必须要强调也必须要看到的是尽管大家对于人性善恶持着不同的态度,最终的却都有一个归属点,那就是人性善恶之说最后都是对人类共同本质的揭示,是在寻找人们生来就有的共同规律。这种探究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我们思想史的发展都是有推动作用的。那么非要给人性下定义的话,如何定义呢?古代学者们认为人性是指人生来就有的欲望、能力等等,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本能’”。而当代的人性论更加系统、更为深刻,不仅包括善恶的辨证关系,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合,甚至超越人作为现世的存在物,站在时间与空间的高度重塑个体生命的存在及其属性。当然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人性的善恶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这不仅关系到道德教育价值观的构建,也影响到我们对于人性的引导。因此讨论人性善恶,尤其是孟荀人性之辩,对于我们的理论推进以及教育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孟子认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意思是人的发展中如果能够吃得饱、穿得暖、有安逸舒适的房子居住,但是却没有教养,那么就和基本上禽兽一样了。人和禽兽的差别非常小,普通百姓丢弃了人道因此成为庶民,而君子都是保留了人道的。应该是遵从仁义而产生行为,而不是在履行仁义。孟子还认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由此可见,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恻隐、羞耻、恭敬以及是非之心,也就是仁义礼智,而这些都是从人一开始出生就有的,而不是外物强加给与的,这也就是说人生来其实是善的,没有这四种心的人都不能称之为人。在吴谢宇弑母案中,可以说吴谢宇的行为近乎禽兽,他对于母亲没有恻隐之心,没有羞耻心,更没有恭敬之心以及明白是非之心,因此就算是吴谢宇是人人佩服的“学神”,但是按照孟子的性善论来说,他依旧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恶魔,甚至不是人,而是禽兽,他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没有道德判断能力,在杀害自己母亲的过程中,没有一定悲悯之心,没有为杀害母亲感到羞耻,没有认识到这件事的不道德性之高,在这个案件过程中,吴谢宇彻底的丧失了“人性”,他没有一点的善良,没有一点点的愧疚。

荀子则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意思就是荀子认为人性是生来就有的,而不是学习而得的,经过人的后天思考而有所行动的是人为的,是“伪”。荀子还认为:“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可以看出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是趋利的。追逐自己的利益是人的天性。不论是动听的声音还是美味的佳肴都是人的逐利行为,因此一味追随人性,会导致社会混乱。

通过孟荀之辩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不同,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不论人生来天性如何,善恶都是可以引导的,注重后天的学习,加强对善的行为引导更为重要。

二、小结

通过吴谢宇弑母案或许给我们上了深深的一课,不论人的初性如何,我们需要做的都是讨论人的初性,而是要更加注重对于人的初性的引导和教育,最终达成好的结果,以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