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物流视角下黄河三角洲地区旅游商品与购物需求的思考

工作方面投入资金力度太小,渠道单一,无法调动全民参与意识。

2.5 旅游商品品牌感不强,品牌建设落后。黄河三角洲地域的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旅游景点在游客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但旅游商品的品牌建设力度不够,缺乏更新、优化和升级,旅游商品缺乏新鲜感,产品雷同,制作工艺粗糙。部分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根本没把树立品牌当作一回事,千篇一律地模仿,比如:陶瓷、手镯、项链、护身符等,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类似的商品很多,毫无地方特色,更谈不上知名度。有些旅游商品是由小作坊制作,质量不达标、造型不优美,导致黄河三角洲地区旅游商品默默无闻。

2.6 物流业不配套是影响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的瓶颈。物流一词源于英文“logistics”,意为军事后勤。二战时传入美国,人们把军事后勤体系移入经济生活,逐步形成了现代物流系统,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旅游业物流的发展步履缓慢,不少学者、专家都深入进行了研究。2009年初郑州大学旅游资源规划中心针对景区游客进行以旅游商品与物流业的关系为主题的市场调查,证明了旅游商品的物流不顺畅。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游客因为不方便携带或难以送到目的地而放弃购买心仪旅游商品,比如玉雕、观赏石等商品分量过重,漆雕、木雕等商品的尺寸过大,名贵花木容易死亡,太贵陶瓷制品易碎,食品容易腐烂压碎,等等。另外,法律法规的制约,如果买的东西过多,超重了或者不许带,或者要罚款,等等。

3 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旅游商品的对策

3.1 提高旅游商品的整体质量。黄河三角洲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旅游商品的质量衡量标准,请有关部门负责协调和监管,坚决取缔假冒伪劣产品。加强旅游者自身的防范意识,不去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产品质量上去了,产品的包装也应该一块提高质量和品味,使旅游商品即实用、又上档次。设立正规的鉴定机构,为旅游消费者购买旅游商品时提供可靠的质量保障,比如:珠宝类商品,普通消费者是很难鉴别的,必须有权威的质量机构为消费者保驾护航,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3.2 体现当地民族文化特色,注重艺术性。发展旅游商品首先要立足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同时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东西,增强传统性旅游商品的新鲜感和竞争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旅游商品开发,要具有明显的黄河三角洲的地域文化和特色,比如:孙子兵法城的旅游商品体现出孙子的特色;黄河口的旅游商品,应印有黄河的标识。

3.3 加强专业型人才的引进。旅游主管部门应充分调动旅游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提高业务水平定期给开发设计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最前沿的时尚需求。可以通过招聘人才的方式,吸引优秀的旅游商品设计者来此工作,为旅游商品开发的员工队伍增添新的血液。 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进行授课、讲座,办相应的辅导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 还可以组织旅游商品开发设计人员到旅游商品开发和设计方面成绩好的地方学习取经。同时,还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吸引具有旅游商品开发和管理经验的中、高级人才。对投资兴办旅游商品的生产企业,视同工业项目享受优惠;对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商品,给予专项政策资金支持;对列入旅游商品重点生产的项目,进行挂牌服务和扶持。

3.4 广泛宣传,增强效果。除了在常规的宣传媒介上做广告外,还可以让游客亲身参与进来,感受商品的制作过程,将旅游商品制作成半成品,再由游客参与进来,将其亲手制作完成并购买,这样既享受创造的乐趣,也能增强对购买的纪念品的印象,以此种方式能有效地宣传旅游商品。再如,可以借助节庆活动的气氛,来提升商品的知名度。另外,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做好电子网络等方式的宣传促销,使该地区旅游商品深入人心,加深游客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旅游商品的感知印象等。

3.5 塑造形象,进行品牌建设。发展旅游商品的法宝就是树立品牌,这是旅游商品上档次并走出困境的必经之路。要想占领市场、人人皆知,就要和知名度挂钩,就要树立良好形象。但不能因循守旧,还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保证产品的更新换代,博取社会的认可。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出一系列具有黄河三角洲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唤起游客对品牌旅游商品的购买欲望。

3.6 突破物流瓶颈,发展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买力的具体思路。旅游业和物流业是紧密相连的,不可或缺。旅游业包涵了消费者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部活动,而这些活动的进行都与物流业密不可分,所以要重视发展旅游物流业,加大对旅游物流业的投入力度。在旅游过程中结合物流中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可以做到车辆的配载、线路的优化和旅游者的定位,还可以通过增加增值服务提高旅游者满意度。旅游业伴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壮大起来的,旅游物流对旅游业的发展的价值主要指两方面,其一,是通过物流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扩大旅游范围;通过物流、旅游资源的整合,将旅游经济外延扩大,物流业是旅游业的支柱。其二,通过物流的及时采购、仓储和配送,实现旅游者旅游全过程的体验。旅游休闲购物已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消费档次和品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这一切的实现是需要物流业的鼎力支持。旅游物流与旅游业的联系如图2所示。

建立和完善旅游购物中心。物流中心作为第三方应该提供存储、流通加工、包装外,还要起到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作用。要从消费者处获得反馈信息,作为旅游商品改进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依据。旅游物流中心也应该进行市场调研,针对目前旅游商品的各种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开展旅游商品电子商务业务和物流配送业务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4 结 论

旅游商品开发可以从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和行业管理等方面来进行,对提高黄河三角洲旅游商品开发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代物流和旅游产业的整合必将极大地提升旅游产业的增值空间,促进旅游产业的高效、快速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旅游物流的整合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随着旅游业和物流业的不断发展演进,旅游物流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的必将催生旅游物流产业的成熟,走向规范化、正规化发展阶段,将更好地服务和提升旅游产业。

由此可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既有十分广阔的旅游商品市场,又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可谓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竞争共存。商品业不是由旅游业而生的,但可以借助旅游业而发展。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物流技术的快速更新,可以预见,物流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影响将越来越深远,旅游物流的发展也必然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石强,江玲,余琳,等. 旅游概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73.

[2] 王之泰. 物流工程研究[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 杨亮. 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旅游业供应链[J]. 山东经济,2004(4):71-73.

[4] 邹燕琼. 中国旅游商品产业现状分析[N]. 消费日报,2004-01-06(2).

[5] 李严锋. 发展云南物流业促进桥头堡建设[N]. 云南日报,2010-05-21(11).

[6] 贺劲松. 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举行吴邦国发表书面讲话[N]. 人民日报,1999-11-25(1).

[7] 奠舂雷,娄冰娜,常向鹏. 论旅游商品开发的问题及对策[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3):61-63.

[8] 赖斌,杨丽娟. 旅游物流:从理论到实践的困惑与解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06(3):62-64.

[9] TURNER L W, REISINGER Y. Shopping satisfaction for domestic tourists[J].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2001,8(1):15-27.

[10] 彭华. 关于城市旅游发展驱动机制的初步思考[J]. 人文地理,2000(2):1-5.

[11] 梁学成. 基于产业内生型经济增长的旅游商品业发展研究——以西安市旅游产业发展为例[J].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7):61-67.

[12] 程丽辉,李骊明. 陕西旅游商品开发及营销研究[J]. 人文地理,2006(6):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