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宋设计艺术之不同

摘要:在唐朝时期和宋朝时期,中华艺术都呈现出百花竞放的局面。但是从唐代到宋朝,社会结构、氛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设计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样式。本文从雕塑艺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两个方面展开,通过举例详细论述了唐朝设计与宋朝设计的不同之处,并对其各自的艺术价值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雕塑艺术;工艺美术;设计艺术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06-01

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有着一脉相承的连贯性,又有融会各族文化和各种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艺术设计体系。这样一种文化的继承性和相容性在唐朝时期和宋朝时期设计艺术的发展史上体现的淋漓精致。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古代设计发展史上的十分重要历史时期,他们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在中国的设计艺术史上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一、雕塑艺术

(一)唐朝雕塑

唐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唐朝雕塑艺术史中国雕塑发展也是史上的鼎盛时期,主要表现在陵墓石刻和佛教石刻两个方面。同时唐代的陶俑制也有不小的进步,其中塑造得最成功的是骆驼、马俑和侍女俑。石雕艺术中的陵墓石刻最为杰出则以唐太忠的昭陵、高宗及武则天的乾陵和武则天母亲的顺陵为代表。佛教雕刻在这个时代发展到了极致,其著名代表是有 高大的如四川乐山弥勒佛石雕像,陕西彬县大佛寺的阿弥陀佛石雕像,敦煌莫高窟的弥勒佛彩塑像;小的如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出土,都是唐代的杰作。在唐代的雕刻艺术中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品种,俗称“唐三彩”。“唐三彩”中一个成功的题材是贵族仕女像,她们的装束大胆艳丽,体现出唐代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三彩歌舞伎》是“唐三彩”仕女像中的一件珍品。这件作品以写实的手法将歌舞俑塑造的如此神形兼备,显示出了唐三彩的辉煌成就。

(二)宋朝雕塑

两宋时期的雕塑艺术,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宗教雕塑,主要是佛教雕塑占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受到禅宗盛行的影响,佛教雕塑的那种神圣性和理想性已经明显的减少了,石刻雕塑只要表现在陵墓、寺庙的仪卫性,雕刻在样式和手法上都有新的创新。石刻艺术,由唐之盛而衰,如敦煌、麦积山石窟在这些地方的建造是极少的,但是在个别地区,仍出现了浩大的造像工程,如四川大足石窟和陕北石窟。由于受到禅宗的影响,这也是宋代的寺庙以及以后的寺庙造像特别发达的原因,代表有山西晋城青莲寺十六罗汉塑像和山东灵岩寺的彩塑等。

二、服装工艺

唐代的服装工艺非常的雍荣华丽,宋代的服装特色则是非常的朴素优雅,唐朝凸显出一种情感上的升华,而宋代则充满了理性的色彩,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唐朝的服装工艺富于情趣化,宋朝的服装艺术较之唐朝是高雅的。

(一)唐朝的服装

唐朝时期的服装,在经济文化十分繁荣的背景下,服装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片灿烂的景象。唐朝改革服装制度,用颜色来区分天子和百官的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唐代以柘黄色为最高贵,红紫、蓝绿、黑褐等而广泛。[4]白色则是最没有地位的。唐代男子的服装的主要特点是上层人物为长袍,百姓着短衫,阶级划分十分的明显。女性装饰则十分富有时代性,尤其是宫廷妇女服装样式,流传到民间,妇女之间纷纷效仿,并且咋自身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其风格特色也受到了周边民族的影响而别具一格。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女子最盛行的服装是上面短衣下面长裙即襦裙,盛唐时期的妇女体态丰满,女服宽大拖曳,服装特点是宽袖,袖子的宽度竟大过四尺,长裙拖地四五寸。唐朝服侍的材料多选用丝绸,并经过多种工艺处理而成。

(二)宋朝的服装

在长期战争的背景下,各民族的服装有了很大程度的交流与融合,衣服仍然有等级之分,宋代男装上层人物多穿整齐的袍杉,长度可以掩足,平民大众则衣着变的很短,农民和渔民一开始还被称作“短衣汉子”。宋代女装则一改唐风,将就瘦长,一显露身材之苗条。新式的旋袄、胡服等,有着大方朴素的特点,一般贵族的妇女,服装颜色也不及唐代的华丽,但是用色大胆,已经打破唐代时期青、碧、红、蓝为主色的习惯,更多的使用一种复杂而且和谐的颜色搭配;花纹也突破了唐代对称图案,生色折枝花色尤为时尚。

三、總结

通过雕塑设计和工艺美术设计的对比分析,唐朝的设计艺术和宋朝的设计艺术都有着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的不同,因此各有特色,以至于设计艺术也有很大的差别,总的来说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朴素优雅,他们的美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设计艺术史上两个华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张晶.设计简史[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