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造访碧云洞

步入进碧云洞口,抬头便可看见立于洞门岩石上高大的徐霞客石雕,他头冠长发,肩挎行囊,背负雨伞,风尘仆仆的宽袖长衫下,那曾经踏遍千山万水的步履,正从容的迈向前方,神情盎然。

相关史料记载,明崇祯十一年(1638)五月初三,徐霞客从当时称之为普安州的盘县城(今盘县老城)去三十里之遥的丹霞山游罢归来时,“望三一溪北来,有崖当其南,知洞在是矣,遂下,则洞门北面迎溪,前有巨石坊,题‘碧云洞天’,始知是洞之名碧云也”。

因此,后人便将此洞称之为“碧云洞”。碧云洞也因为徐霞客的造访和其名著《徐霞客游记》对碧云洞的生动描述而声名远播,为世人熟知。

游春消夏的清凉世界

据盘县老城一位长者彭云书说,碧云洞是盘县古城的排洪口,城内所有的河流都经碧云洞流出境外,老城里三条小河汇成三一溪后,在碧云洞里弯弯曲曲绕了18道弯,便流出古城。三一溪流经的地下暗河河口,便是人们通常说的“水洞” 。

碧云洞分为三层,下为水洞,中为天洞,最上面则为干洞,干洞是碧云洞最为宏伟的部分。《徐霞客游记》里也写道:“土人以此为水洞,以其上有佛者为干洞,始向明窗之下,旋转而东,拾级数十层,復跻危崖之根,则裂窍成门。其门亦北向,内高二丈余,深亦如之……”徐霞客此段文字所记,就是水洞上方的干洞了。

相传在清光绪年间,潜修于这里的湖北籍人士陈兰田,依势垒筑,扩建殿宇,始得悬着“碧云洞”匾额的山门、斗拱飞檐相映的“百子台”、立于岩巅的“三清殿”等庙宇建筑群,配之以干洞里的形状各异的石刻佛像,在峭拔险峻的悬崖绝壁下,在拔地参天的繁荗古木中,衬托着三一溪水流入的水洞,组成了碧云洞这个游春消夏的清凉世界。

如今,碧云洞已建成对外开放游览的公园,每年正月二十三日,为游碧云洞的日子,当地人称为“游百病”,即游洞免灾之意。近年,政府修葺了 “碧云园”、“廊庙飘香”、“柏径园”、“碧云洞天”等建筑景观,信佛者又在干洞原寺庙的旧址上,修葺了香火不断,鼓磬常鸣的“碧云寺”,让碧云洞的风貌更具有了层次无穷,蕴籍丰富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南洞胜游天下奇观

碧云洞除了独特的洞穴以外,在天洞内外还有数量庞大的摩崖石刻群。摩崖字体多样,内容丰富,书写者也不乏地方名人,文人骚客。明嘉靖三十年(1551)所编纂的《普安州志》在更订普安州十景时,将十景之一的“南洞胜游”更订为“碧云佳兴”,得“碧云洞”之称。碧云洞摩崖石刻数量较多,位于内外洞壁上。主要有“水洞”、“廊庙江湖人间仙境”、“通天一门”、“天下奇观”、“碧云宫”、“复处春深”、“花盈曲径水盈川”、“南之阳”、“尘清”、“独立撑天”、“冗翁诗文”、“碧销锁云封”、“乃大自在”及褚民宜题刻等。据考证,这些摩崖石刻,年代最早的为明嘉靖三年(1524)。

洞外摩崖多数字迹清晰,字体较大,如“独立撑天”摩崖,刻于干洞东上侧一块巨大的而突出独立成碑状的巨石上,坐南朝北,颜体直书,雄浑庄重,粗劲有力,刻度较深,约5厘米,每字高70厘米,宽80厘米,是碧云胜境地势最高最具特色的摩崖;“尘清”摩崖,刻在天洞口右上百余米崖壁上,宽约2.6米,高约1.2米,距地面高约8米,楷书阴刻,刻度深约4厘米,每字高约100厘米,宽约70厘米,笔势雄劲庄重,为摩崖群中字形最佳、字体最大的一方,书镌时间为同治八年(1869);“通天一门”摩崖在天洞口东面的峭壁上,每字高约90厘米,宽约75厘米,为横排楷书圈刻,上款刻有“万历十八年庚寅仲冬立”,下款刻有“巡按贵州监察御史成都陈效题”。

洞内的摩崖,大多位置巧险,不易察觉,有的字迹较难辨认。摩崖字体正、草、隶、篆皆有,内容多为抒情、状物、写景之辞。书者亦不乏地方名人,如明代中期盘县进士蒋宗鲁等。

碧云洞摩崖石刻群中,很多石刻都有其各自的来历,是研究贵州西部社会发展历史、咸同农民起义史、抗日战争史和古代民俗的珍贵资料,与碧云洞同被收录于《中国名胜辞典》。(责任编辑/肖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