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鄞州多山,所以多石,其著名的石料开采之地——鄞江,历史上曾是著名的石料集散地,其经济命脉也是以石为主的贸易石,成了鄞州人难于抹去的记忆

鄞州地域像一只飞舞于中国大地的彩蝶,在辽阔的海岸线上翩翩起舞,彩蝶两翼翠绿的翅膀分别是天台山和四明山。天台山余脉成为东海屏障、而四明山成为西障屏风。马鞍状的鄞地地形像一处巨大的避风港,故历代少灾,人们默默地做着石头文章文章一做恰做出了名堂,做出了世界罕见的全石结构拦截江河的它山堰、为中国汉字增添一个碶闸之“碶”的文字、做出了鄞地工匠于800年前携梅园石出口到日本并成为该国国宝。

鄞江石的魅力

滔滔鄞江水从四明山的源头流向三江口,接左边的姚江和右边的甬江鄞江,左右之江又像鄞蝶上的一对触角,而三江口成了蝶嘴。三江达海,成为宁波城市繁荣的港口城市,离不开用石叠出来的它山堰引鄞江之水进城,用鄞江的小溪石建设甬城、梅园石雕刻甬城,正是鄞石之乐章的魅力。

鄞与石始终是宁波城的魅力。宁波的前身为明州,明州的出生之日起,她的州治就在鄞江了;比明州再早的就是鄞州,她的州治当在鄞江。

二百八十峰的四明锁钥就在鄞江镇,樟溪之水直冲锁钥之地后分二路落鄞江进小溪,南江、北河分道扬镳而达宁波。鄞江在樟溪冲击而来的山脉中有着众多洞穴,如禅岩洞、云石岩洞、冷水岩洞、小岩洞等等。这些天然岩洞中,特别是小岩洞引出了“小气”鄞江桥的故事。

唐开元间,有位老人来到鄞江寻找隐居之地,沿江而下,不远处的鲍家勘北山坡,看到了临江的小岩山上有个山洞,随着羊肠小道,蜿蜒而上,到了跟前才发现高达2米的岩洞(今已被开采而毁去),他开怀大笑,惊呆了。“人之笑语,洞能应和,声音清亮”故小岩洞又称响岩。这位老人于此设钓台,一天钓得之鱼因钓杆甩得太重而将鱼脱钩甩向鄞江桥上,当他前来桥上拾鱼时,已被他人拾走。故有小溪鄞江桥变成了“小气”鄞江桥。这位老人就是翰林院秘书监,被李白称之为“四明狂客”的贺知章。

石坝建筑

小溪作为鄞江镇域的小地名,她像商标一样被依附在石头的产品上,衍生出小溪石,还有另一张名片叫梅园石,因梅园山而得名,山因汉代隐士梅福隐此而得名。小溪石和梅园石成为鄞江发展甬城的二大基石。鄞州石材的开采历史,是一位推动石料开采的中心人物。

833年六月的一天,骄阳如火,一位魁梧的年青人,头戴一梁冠,身穿深绿袍,脚蹲马靴,骑着枣红色的高头大马,在急速飞驰中荡起了银质九銙的革带。他从京城长安领旨前往会稽府方向的驿道驰向明州郧县。他上任后,为民治水,阻咸蓄淡,造起了一座世界罕见的石筑结构江河隔离坝——它山堰,历近1200年,至今仍发挥着作用,并为宁波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这位中心人物就是六品县令王元暐,建立了它山堰,造福鄞江乃至宁波府一带的宁绍平原。这一伟大的古老工程,因为采用了先进的建造技术,而名垂千秋。

古代的堰体或其它大型的桥基做法都采用打木桩,沉竹笼装石砌成,如都江堰等就是如此。《中国水利史纲要》姚汉源专家对都江堰的堤堰认为:“这些堤堰在近代以前基本都是用竹笼装石砌成,远在唐代以前,甚至秦汉时已有这类构件”。但是它山堰就不一样,利用山体自然岩基,再在其上下游两边用条石砌筑,中间又用沙砾石填筑充实,堰上部再覆以条石,叠石成堰,堰体长114米、宽4.8米、高约5米以上。而其每块条石长3~5米、宽0.5~0.4米、厚0.2~0.35米,每块条石均达3吨左右。它山堰采用通体用条石的堰体结构是世界罕见的,它将彪柄千古。

王元啤采取以巨石挡万峦之水,漫山遍野地踏勘石材。虽有432年建城史的鄞江小溪石已在开采,但大石材却不易得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马鞍岗山岙里找到了意中之材。

目前。马鞍岗山岙里的半山腰,东侧洞口高近三米,西侧洞口略小,内洞径达30米,能从东口进西口出而互通,所以后人称之为“东进西出”。“东进西出”位于它山堰南岸的背山一面,上世纪70年代,马鞍岗的村民整山平地时发现山脚上有条宽约3米的石蛋路,想必就是运料之道。料想当年王元暐绕山脚而进,用滚木或木车,用众人之力或牛马之畜牵引而来。吱吱、咯咯的动力声和人们的号子声汇成一片,人山人海之威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壮举。

鄞江之地从东晋建城起,虽有用石开采,但真正意义上的石塘开采史。始于王元唪筑它山堰。该塘交通不便,至今无人再采。而后,随着宁波城的不断繁荣,官宦人家不断勃起,宅第建筑用石也越来越气派,小溪石的用材由此越来越广泛。

南塘北塘

小溪石是广义的称法,其实以其周围的山塘,如上化山、光溪塘、毛家塘、天塌塘等连绵数里,更是明清建筑用材的石块主产地。上化山古宕又称光溪塘,因其整座山头已被凿空。用南北二面开采而入,后人称之为南塘北塘。

进塘盘山而上,过巨石林立绕至山顶,迎面出现“古罗马竞兽场”般的景观。南北塘洞口高近10米,南塘洞口更是石柱林立,其东侧积水成潭,下大上小的石柱在绿水中像是艘艘船帆。南北塘口相通,深达百余米,纵横交叉,迂回曲折,可同时容纳千人相聚。塘之西端开采所形成的,像是大象迈步西去。北塘有的还像汉代的门阙。塘之大是伟大的,据说塘中无一例因开采而造成的死人事件。北塘的北山南麓有一许多石室构成的坟冢,或许是石工们老死的归宿地。

石塘的进出古道就在南面,它以“之”字形构成曲折沿山而下的古代取石进出通道,山脚为鄞江村鄞溪村落。悠悠采石古道,对古代运输码头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价值。

梅园石,国宝级雕刻石材

小溪向北的梅园山也是一处著名的石材产地,今称之为梅园石。清著的《四明谈助》记载:“浙东碑材。不能得太湖石,次之梅园。质颇近腻。今石孔久闭,佳者亦不易求矣。”说明当时的梅园石排在了太湖石之后。梅园石的开采时间也无史料记载,据现存最早刻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的广德湖御笔碑是梅园石,上雕盘龙碑首,是目前发现的最早雕刻作品。

据日本奈良东大寺碑记记载。中国的雕匠师陈和卿、伊行末等人于中国的南宋时期被邀请到日本造作。后成立石匠集团。其子孙并在日本繁衍生息。当时的陈、伊等人,去日本的海船上用于压仓的二块石材荒料,后来亦雕刻成一对中国式石狮,镇守在东大寺,至今已成为日本国的国宝。据说该石料就是鄞西的梅园石,至今还在进一步考证之中。从鄞江镇通江达海之地的繁荣状况、梅园至今还可大量开采大规格的荒料、以及南宋史氏家族在东钱湖周围的墓道石刻中最佳的作品就是梅园石,且这些墓道作品已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等分析,日本东大寺的镇守狮很可能就是梅园石材。

说不尽的鄞江石

小溪石因其为火山碎屑岩,大规格的荒料较难觅,而梅园石往往是成片通体的山体混合状,除了个别的石筋外几乎都是整体石料;小溪石是一层层的叠状体岩层,像千层饼,当然有厚有薄,厚至40公分,薄至1公分,便于开采,几乎用铁棍就可搞成,所以开凿成洞穴式采石场,便于雨天亦能操作;而梅园石是通体与山体混成一片的石材,开采时只能从上往下开,且必须使用相对复杂的工具,如用锤子、铁棍、铁麻将等大量的开凿工具,并只能是露天的开采场;小溪石以长条石为主的并可做成方石或厚薄不等的建筑板材,所以为发展宁波城市的建筑用材、平原水网上的桥梁建筑用材等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可在城中老建筑中和各地的古桥梁中都能找到小溪石材的运用;梅圜石具有色泽美观。素雅大方。石质细腻,硬度适中。块度大的特点,而广泛应用到工艺雕刻、碑刻、基道石刻等定型石雕的运用。

无论是小溪石或梅园石,都是后人将它概括为产料地的石材分类,小溪石以酱红色为主,而梅园石以浅紫灰色为主。小溪石的分布广泛,以小溪鄞江镇周围一带,而梅园石分布较少,基本以今梅园村华兴塘一带为精品,且越往地下越精良。

近几年。小溪石向北方向的石塘中,在清理塘渣时也有发现毛坯石雕,根据其隐隐约约可见五梁冠形制分析,当为南宋之作。但为何丢弃?可见其鼻已出次品,所以小溪石对于雕刻到细部时容易脱落,不适宜于用作较精细的人物及其复杂的衣饰雕琢。小溪石塘的塘渣中也有简易的雕刻作品,如家用产品中的石磨、石桌、捣臼、鼓凳等等日常生活用品。

近来又在其北面的山上发现了二具武将作品,一件为毛坯。另一件为半成品,石质相对比上述五梁冠文臣要好,而仔细观察它的石质确比梅园石要差。据调查,此石属假梅园,也是地处梅园石与小溪石接近之地,个别地段能取出上等的好材,所以称假梅园,确有一定道理。

不同石质因材使用,而鄞江的小溪石在为发展甬城的民居宅第和桥梁建设上作出过贡献外,而梅园石也为甬城雕刻史、外交史以及交通建设作过贡献,如宁波的第一条公路,由民国时通车的鄞奉公路上所用石子都是鄞江梅园石,当时的华兴塘老板叫谢桂生,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以亏本的志气采用轨道小货车运料,反映了鄞人的傲气。石头成了鄞人的品牌。